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子养亲汤(白芥子、莱菔子,还有紫苏子

(2011-12-11 21:05:32)
标签:

健康

三子养亲汤(白芥子、莱菔子,还有紫苏子)

本帖最后由 牡丹漫地 于 2011-3-7 06:38 编辑
" x' k1 T8 U9 g/ G5 ^1 U$ h/ E4 p
7 j; r+ S1 X& B" R博士医案:* B' T/ y. K# r7 E7 G' e
慢性咽喉疾患(2
% ^* Z3 O: t0 m. }
咽喉绿泡
1 e3 T3 X  w3 b4 K
曾遇一人,咽喉绿泡,治疗多年,未见明显好转。为此,她甚至早早办理了退休手续,四十出点头,便休养在家。 $ |) w2 H# x! s- M  o: T2 E
咽喉是人体交通要道,此处绿泡,显见与肝相关。绿色属肝,故绿泡当为肝之故。既责之肝,便找解决办法
7 _$ q+ T3 u; B  |( I: R6 _# q
肝属风木。和煦的春天,正是厥阴风木主气之时。金黄的油菜花在春天盛开,非常之美。白芥子正是油菜花的果实,也在春天收获。白芥子味道辛辣,辛能散气,辛为肺之味,于是白芥子,必然肝、肺经,发散这两经的郁气。萝卜在秋天下种和收获,却在春天开花,春天结籽。萝卜子药名为莱菔子,味也极辛,故也入肝肺经,散这两经之气。

0 n, L( }7 c9 o* i( _6 J* A# J
白芥子、莱菔子,还有紫苏子,组成中医名方:三子养亲汤。通常用以:降气平喘,化痰消食。用于治疗:寒痰夹食证。然而,根据以上分析,此方不仅仅只是上述功效,它应该也能治疗咽喉绿泡。 % k/ P: }6 A* _7 `/ J: B
三子养亲汤化裁,处方十帖。服药之后,她原有的手臂痛迅速消失,咽喉绿泡也在十帖药服完之后不见。
' ?3 g" M0 d0 z4 P* x
与她闲聊饮食,告知不能多食辛辣烧烤及鱼虾,平常之时,适当饮用菊花茶,以疏散肝经郁火,不使疾病再发。两年之后再遇她闲聊,未见咽喉绿泡复发,而其饮食,也一直遵循我给予的建议。
. U8 ~9 J& S* R6 Y% G9 D' a
咽喉绿泡患者常见,有效疗法却不多见,故记下此例,以供参考。平常自己试验,上述三样药物都买5克,服用两帖,以试效果
2 ]/ `2 X- ~' Y* G" i
0 n. @' A' y. K0 c! x- Q3 ]& k
) |9 U+ A1 \" l1 Y+ T6 g1 W% g/ G
附上古代医案以便大家开眼界:名医莱菔子的故事
9 |" E. |. g# ]' J: W* V6 k1 f/ ~4 l
清朝年间,苏州府有位姓杨的富家公子,年已三十多岁,仍然沉溺于声色犬马,不务正业。 5 Y! [% w& k/ D- G7 g( E  p8 Y& @
  有一次,这个杨公子为了嫖妓,偷着花了家里一千两银子,被父亲发觉后挨了一顿责骂。他本来就身体虚弱,精神受了刺激后竟病倒了。一开始像是伤寒,后来渐渐地神志昏迷,卧床不起。其父请来一位医生,诊视之后,认为是纯虚之证,只有大补一法,每日用人参三钱。 ! D6 [! E( |/ z2 Y. r4 }3 U
  谁知愈补痰火愈结,最后竟身强如尸,皮下还大大小小地生了上千个痰核。家里人都以为他不行了,已开始哭哭啼啼地准备后事。 6 t: y% |4 J8 _: k: d
   这时,有一位邻居对其父说:“叶天士是当今名医,住处离这儿也不算远,何不请他来看看,或许还有一线希望。”其父一听,心想也对,反正死马当着活马治,于是立即派人去请。
/ ^& V* ~. y, y   叶天士诊视之后,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那些围在四周的亲属都吃了一惊,顿时止住哭声,朝他观望。
7 ~3 z" R! S9 e4 k) o   叶天士说道:“你们哭哭啼啼地准备后事,都以为病人无救了是不是?你们拿来大板,重打他几十下,他都死不了。”
- |7 N6 a9 A% k8 Q   其父一听叶天士出言不逊,大不以为然,当即对他说:“我这个儿子自得病后,光吃人参就花了一千两银子。你要是能治好他的病,我就再拿出一千两银子作谢酬。”
( q/ v# {7 Q/ n4 C2 n/ U- Q   叶天士摇摇头,说道:“这样一大笔银子,能让别人动心,对我却动不了心。再说,我自从行医以来,还没有收受过这么丰厚的诊金,咱们还是先治病人要紧。”说罢,便开了一张方子,上面都是些清火安神之类的普通药。然后,又留下些自带的药末,叫病人一起服用。
* e' ^) P5 z  j' W+ z   病人服药之后,三天就能讲话了,五天便坐了起来,一个月便行动自如了。 , I8 Z. C1 g1 j8 O4 r* j1 ~% R, o3 X
6 m- i+ {+ @4 ~& p
  其时,正值杨家花园里的牡丹花盛开,全家人会同亲友饮酒赏花,以庆贺公子病体的康复。叶天士此时刚好出诊路过此处,顺便来看看杨公子病本恢复得如何,大家便邀其入席,少不了一番感谢之辞。 ! @& ^, G% E0 {) g4 m# L' |( i
   叶天士杯酒下肚后,对其父说道:“令郎服了一千两银子的人参差点儿送了命,吃了我带的那种药末转危为安,少说也得把药的本钱还给我吧!” 4 d2 d  v: O0 B6 Z9 p. F+ z( K
   其父连忙点头称是,说道:“那天一时疏忽,未能付给药金,这当然是少不了的,还请先生说个数目。” # v( d3 e  k( i; u9 g9 f& S
   叶天士回答道:“增病人参,价值千两,去病药末,自当倍之——不多不少,二千两银子!”
% v5 G3 j, I8 y; i- f0 b  D* G   其父一听,顿时面露难色。在座的其他人也都面面相觑,一言不发。 ! O7 y; k" P4 b. Z% E
   叶天士突然又放声大笑起来,说道:“不要害怕,不要害怕!我就以实相告吧——那药末是我花八文钱买来的萝卜籽(中药名“莱菔子”)研成的。”大家这才知道叶先生方才是故意开的玩笑,便也一齐大笑起来。
' T( R/ j0 U) q; b( P0 w! {0 p6 a( n, q; x5 G1 }
  注:莱菔子,治咳嗽痰喘,食积气滞,胸闷腹胀,下痢后重。有消食除胀、下气化痰的功效。
( e) J: D9 K6 u; o/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脂肪瘤
后一篇:莱菔子的传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