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STM32F103单片机复位电路回顾

(2018-01-19 12:04:22)
标签:

it

杂谈

在设计“单片机控制线路板”时,一般需有4部分电路:“电源电路部分”、“晶振电路部分”、“复位电路部分”、“下载电路部分”;对不同的“IC芯片”,工作所需“电源电压”各不相同,大多为“+3.3V”或“+5.0V”;“晶振电路部分”和“复位电路部分”也需根据“芯片”对应的“datasheet”进行设计,特别是“复位电路部分”,必须参考手册,确定“低电平复位”还是“高电平复位”,否则会导致上电后“芯片无法复位工作”;

在“初代温控板V1.0”中,控制芯片为“STM32F103RCT6”,为“低电平复位”,但由于设计失误,未添加“复位电路”,如下所示:

http://p3.pstatp.com/large/59490001d38355f11d81

复位电路图

如图“红色部分”所示,在“初代温控板V1.0”中,此部分电路被忽略,导致PCB板上无此“复位电路”,但在焊接后,其实物如下所示:

http://p3.pstatp.com/large/59480001de02c4ce5f88

http://p3.pstatp.com/large/594400026ea1bfd0897a

有“复位电路”如下所示:

http://p1.pstatp.com/large/59490001db49959ec6a6

通过实测后,得出结果:

i)、在“有复位电路”条件下:“线路板”仍可正常工作;

ii)、在“无复位电路”条件下:所设计的“线路板”仍可正常工作,此例中的“STM32F103RCT6”,为“低电平复位”;若需“复位芯片”,则需使用“断电复位”实现;

iii)、在“无复位电路”条件下:首先,将“代码”烧录至“芯片”中后,执行“连续3次断电复位”,程序均能“有效复位运行”;之后,再对“线路板”进行“连续3天不间断工作测试”,其能工作无误;之后,再焊接“3块线路板”并进行“同样测试”后,其结果均一致;此时,可得出结果:对“STM32F103系列单片机”,在省略“复位电路”条件下,其认可正常运行;

注意:此时在“无复位电路”条件下,在“线路板”周围放置“磁钢”、“电机”、“舵机”等设备,并逐渐增加“负载数目”,其与“有复位电路”的“线路板”比较,前者出现“程序异常终止”的“概率”高于后者;特别在“电源输出功率”超过“80%额定功率”时,在“无复位电路”的“线路板”,其对“外部干扰”的“抵抗能力”明显下降,出现“工作异常”的“概率”较高;

因此,在“设计STM32控制线路板”时,,在“无复位电路”时,其虽能正常工作,但为提高“线路板”性能,建议保留“复位电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