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田家小学低段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活动方案

(2016-06-09 13:11:58)

关于开展小学低段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活动方案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规范教学常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田家小学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并用这些良好的方法和习惯进行终身学习,锻造他们严谨踏实的学习态度,特制定本方案。

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好的学习方法,规范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活动主要内容

(一)课前准备习惯

1、学习用品准备好。本堂课所需的课本及资料准备好,并摆放在适当位置,与本堂课无关的书籍有序放在书桌里;各种文具准备好(如铅笔削好)并摆放在适当位置。

2、知识预习习惯。主要教育学生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课前预习:读、画、问、说。读即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画即让学生画出不认识的字;问及向家长或老师询问不认识的字或词;说即让学生学会自己说一说课文所讲的主要意思。

3、生理准备习惯。教育学生课前不要做大量运动量的活动,并及时喝水和上厕所。

4、师生相互问好。

(二)课中学习习惯

1、发言习惯

回答问题时,指导学生如何举手,提出说话时的要求等养成良好的回答问题的习惯。

2、倾听习惯

养成专心听老师讲,认真听同学发言的良好习惯,并能发表自己不同意见。

3、写字习惯

写字姿势的训练。指导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从坐姿、铅笔的选择、铅笔的握法等方面进行。

4、阅读习惯

阅读姿势正确,坐姿端正,书本的拿法正确,声音洪亮,阅读流利有感情。

5、作业习惯

1)按时完成的习惯。教育学生当堂作业当天完成、当天作业当天完成的习惯,规定的作业完成了,再去做一些其它活动。

2)整洁的习惯。教育指导并督促学生确保作业字迹工整、整洁。

3)及时改错的习惯。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下发后,及时改正作业中做错的题目。

(三)课后整理的习惯

1、文具整理。教育学生在下课后应及时把课堂中所使用的各种文具(包括课本、铅笔等)及时归位,放到指定位置,并为下节课作好准备。

2、站队集会的习惯。学生列队要做到快静齐。

三、具体实施方法

本次活动主要通过导、促、评等方式进行。导即教育指导学生应如何做,各科任教师应向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促即随时督促学生改正不正确的学习习惯,从而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评即在班级中开展“学习习惯我最棒”的评先活动,各班之间也相互竞赛,从而激发学生养成学习习惯的兴趣,同时,各班通过一节课来展示,各班相互交流和学习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方法。

1、课前

学生听到上课预备铃后,快速、安静地走进教室,坐在座位上,身体坐直、坐正,不和同学讲话,眼睛看着前方,跟随值日同学齐背儿歌:铃声响,进教室。书放好,坐端正。老师讲,专心听。要发言,先举手。站起来,大声讲。同学讲,仔细听。有问题,要补充。背诵完后值日生叫静息(头朝门)等待老师上课。

2、教师每节课前一两分钟检查课前准备情况,表扬做得好的同学,等所有学生平心静气后再正式上课。

3、上课前,班长喊:“起立”,全体学生立正站好后,再鞠躬向老师问好:“老师,您好!”老师也鞠躬回礼:“同学们好,请坐!”学生再按照要求安静坐下。

2、课中

(一)、聆听

1、要求学生既要认真听老师说话,又要认真听同学的发言;在听老师和同学讲话时,坐姿要端正,专心致志地听,边听边想:别人说什么,说的对不对,完整不完整。可用以下进行提示:小小手——(生)放桌面。小耳朵——专心听。 (师)小眼睛——(生)看老师。(师)小嘴巴——(生)不说话。 (师)小腰板——(生)挺直了。 (师)小小脚——(生)并并拢。 (以上通常用于集中学生精力)组织教学:⊙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通常体态语示范学生坐好)第一第一在哪里――第一第一在这里! (通常用于引导学生尽快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如:收拾学习用具)谁的眼睛最最亮――我的眼睛最最亮!(通常指提醒学生看黑板)快快快,动作快――我是第一坐好啦!(通常指学生下座位活动)谁来帮帮他――我来帮帮他!(通常用于学生回答问题需要帮助)火车火车开到哪儿——火车火车开到这儿。

2、老师课上要注意观察学生听课的神情,及时评价、肯定并表扬认真倾听的同学每节课下课时,还可点评一下此节课学生的听课情况,点名表扬,低年级可发贴画。

(二)、发言

1、教师提的问题要学生能听懂,给足充足的思考时间。举手时,左手自然举起,五指并拢向上举直,肘部不离开桌面。右手平放在桌上,得到同意后,才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别人在发言时,其余孩子放下手,要补充、要更改等同学回答完后再举手。

2、发言时,自然大方,声音响亮,口齿清楚,不要重复前面同学的发言内容,说完整的话。同一个问题,要求后面发言的同学与前面同学的发言内容不重复。

3、学会用“我读了这段话知道了(明白了)……”;“我是这样想的……”“我体会到……”,“我还认为……”;“我有不同意见……”;“我补充……”;“我们小组的意见是……”等句式回答问题。

4、发言后,对于说得好的同学可进行表扬,比如用儿歌:xxx你真棒,我们为你鼓鼓掌。Xxx再想想,我们为你加加油。

(三)、读书要求

1、学生朗读时,要用普通话朗读,吐字清晰,声音响亮,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不重复字句,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不唱读,不指读、学习按照要求停顿。

2、低段语文课堂,教师应该尽可能多地在学生读文前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标出长句的停顿,模仿老师的语气和腔调,用心初读。初读时,强调速度慢一点,要读准字音,读出停顿和节奏,不添字漏字,长句多练读几遍。(教会带有“的、地、得”的地方轻而快地读过去,反复示范并纠正)再读所学内容时,要体现读书的层次,要带着问题读书。教师在指导朗读时,应读出具体的感受,教会学生处理的技巧(如:抑扬顿挫的运用,轻重缓急的运用,以及读书时神情、动作等的辅助表达。)

3、默读时,不指读、不出声、神情专注、态度认真、思维集中、边思考边批注。

(四)、读书姿势

1、读书前,平心静气,身体做直,双脚自然放于桌肚,双手自然拿已打开的书的两边下端,书与身体间保持一尺以上的距离。将书放于桌面正中,书上部微向外倾斜。两眼平视书本。 起身读书时,注意双手拿书于胸前,书略低于脸部,身体保持直立,声音洪亮。

2、低年级初学读书时,可以右手食指指读内容,然后再渐渐改为划读,最后再转为一般的用眼睛扫读。

(五)、握笔姿势

拇指、食指捏着,中指、无名指托着,小指往里藏着,笔杆向后躺着,笔尖向前斜着。

(六)、写字姿势

做到“三个一”,胸离桌边一拳,眼离书本一尺,手离笔尖一寸。

可用儿歌:师:眼离桌面生:(齐答)一尺远师:胸离桌面生:(齐答)一拳头  师:手离笔尖生:(齐答)一寸长

(七)、小组讨论

1、两人合作读书,共用一本书时,放在中间,同桌合看;四人合作,首先四人都围坐好;每名组员都认真参与小组活动,不能个别成员被排斥在外。

2、每次合作前,每位组员都明确要合作的任务,做好合作准备;小组组织者、记录者、报告者等角色分工合理,组织有序;小组成员间互相认真倾听,积极讨论,小组内信息交流渠道畅通。

3、老师提出的合作问题要值得学生讨论;每次合作的问题不要多。

4、教师的评价要有利于推进小组合作的进程,提高合作的效率。

如:“这一小组可真棒,想的办法最多。”

“这个小组,有的说,有的记,有的补充,分工合作,很快就完成了任务。”

“这组同学读书很快就分好了朗读的角色,大家边读边演合作得多愉快呀!”

“这个小组最抓紧时间,老师听到他们在讨论时,互相补充,互相尊重,讨论得很认真!

可从以下方面评估小组合作的效率:

1)合作目标完成与否?

2)合作进程中,小组成员参与程度如何?

3)遇到争论不决时,能否依靠小组力量妥善解决?

4)合作组织状态如何?

5)合作中是否有新的观点和见解?

6)小组成员是否在合作中获得帮助?小组成员是否均有收获?

(八)、批注

1、批注的字要工整偏小。批注指导之初,老师示范引领,明确“_    ﹋”等批注符号的规范使用,最好形成一套比较稳定的符号系统;

2、课前批注:标出课文小节序号、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读懂了的课文主要内容、所疑之处等。

3、课上根据老师的问题及时写出自己的阅读收获,记在紧靠阅读有所思之处的空白处。

4、鼓励将书写整洁,圈画清晰、内容充实的优秀批注课本,拍成照片在班级展示,供学生学习借鉴。

课后

1、下课铃声响起后,老师宣布下课,由值日生喊“起立”,学生鞠躬说:“谢谢老师!”,老师说:“同学们再见!”后,学生方能离开座位。

2、教师提醒学生准备好下节课的学习用品,一般是文具盒、课本以及其它任课老师要求的用品。文具盒放在桌子正中间的上方,课本放其下方,其它用品放在课桌右上角。然后离开座位,喝水、上厕所、出去活动。

作业

(一)、作业的记录

1、低年级要养成记录作业的习惯,每种作业按顺序记录清楚,刚开始时,同坐可以互相检查,以免错记、漏记。

2、回去做完一项作业勾一项,养成不遗漏作业的习惯。

3、提醒学生整理书包时将作业本按顺序放好,不要遗漏在家。

(二)、作业本封面项目书写

1、作业本封面一般有四行:学校、班级、姓名、教师,指导学生在书写时跟上一行对齐,姓名若是两个字,中间空开,四行对齐。

2、低年级为了区别种类,可以统一在作业本的左上角统一标注序号,序号是否要括号、圆圈,要求要明确。

4、封面、封底的内外不得随意划线、写字、打草稿,保持作业本的整洁,更不允许有米粒、菜汁、面包屑等。

(三)、作业的书写

1、在家作业时,应先洗净双手,以保持作业本的整洁,最后做作业。

2、不要一边吃零食一边写作业,以防零食的碎屑留在本子上。

3、作业前将书桌收拾干净,本子铺放平整,有些作业本较薄,后面应垫一个稍厚的本子,以保持作业写字的平整。

4、每次作业中的书写力求端正,字迹清楚:汉字或数字均应靠近下边的横线。教会低年级孩子用橡皮,左手拇指、食指按紧错误处,右手拿住橡皮,小面积擦,不会擦破或擦皱。

5、作业本内的橡皮屑要清理干净,作业本内不应有橡皮屑、断笔芯等杂物。

6、每次做完作业后,将作业本的拐角捋平,特别是有下角,容易皱折要及时捋平。(教一个简单的小窍门:用干净的半干抹布轻轻地抹作业本卷角的地方,然后用重物压住,就会好一些。) 

8、有错题需订正:应在教师批语下一行顶格写上“订正”两字并加上冒号,然后另起一行订正。

9、周记、作文每次新的一篇另起一页,不需要接着上页写,体现文章的完整性。

10、家长在家作本上的签字,请用水笔、圆珠笔等,不要经常换不同颜色的笔。请家长书写时也要注意整洁和规范,榜样示范很重要。

(四)、作业书写的强化奖励:

如果孩子书写有进步,作业本干净整洁,可以在作业本上画五角星或者笑脸,也可以将作业贴在可以让大家都能看到的地方。受到鼓励之后,孩子会更加注意作业的整洁,做作业时也会更加细心,从而达到作业准确工整的目的。

四、成果展示方式

每班用一节课来展示课堂常规训练成果,各班相互交流和学习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方法。

总之,低段的常规训练需要低段各科老师的密切配合,持之以恒的加强训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老师不断督促引导。我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田家小学学生的学习习惯将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