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国——史记

《典籍里的中国》
用戏剧的形式表达典籍,当代读书人撒贝宁穿越千年,古今对话,穿插康震、蒙曼老师介绍
国家倡导传统文化回归,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主流媒体这几年—《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国宝》《经典传唱》《故事里的中国》。
个个出彩经典
典籍里的中国,刚刚播3期
《尚书》《天工开物》《史记》
《史记》开播前,对于一个历史爱好者,就充满期待
未想到会如此激动,反复观看
司马迁人生的跌宕起伏,忍辱负重,完成未竟使命
万世不朽史学巨著——24史之首的《史记》
黄帝到汉武帝2000多年的历史,130篇
开辟纪传体的先河,52万字
康震流泪了,或者是使命让他熬过了那段漫长的,沉重的甚至屈辱的岁月,
炎黄子孙,舜宇美德,屈原家国情怀,圣人杏坛讲学,廉颇负荆请罪,
这么多生动鲜活的故事,感谢编剧,把他串联的如此贴切
我们可能没读过史记,可是史记中的故事却家喻户晓,
司马迁记载的人物,鲜活而生动。
他少年读书,青年立志,壮游山河,网罗天下逸闻,
中年横遭祸事,因言获罪—李陵之祸
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青史未就,死亦为不孝,
只能就极刑而无愠色
那时他曾终日惶惶不安,肠一日而百回,出门不知所往
生无颜祭拜先祖,死无颜葬入祖先坟墓,
使命——这两个字的千钧重量,我第一次沉甸甸的感受到、
世代史官,父子两代太史令
要敬畏写下的每一个字
史官终将离去,青史千年永存,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周文王被拘禁之时,推演周易
孔子窘困之时,编著春秋
屈原被放逐,赋离骚
左丘双名失明,做国语
孙膑被残害,写出兵法
诗三百篇,多是圣贤发愤而坐
横遭祸事,身躯已残,青史不废,
从舜和禹身上,看到美德,
在越王勾践身上,学到隐忍,
在孔子故里,追慕先贤
在汨罗江畔,感受屈原的家国情怀,
在乌江之畔,记取项羽的英勇,也反思他的败亡
山河是一部史书,壮游如同读史。
海外华人的共同名字——炎黄子孙
致敬先贤,致敬经典,致敬史记,致敬史官—司马迁
当得万世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