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操《英雄少年》课例
(2013-04-21 15:28:48)武术操《英雄少年》课例
前库勒小学
一、
武术操《英雄少年》抱拳礼、起势、抻拉运动。
本套武术操以长拳基本动作和运动风格为基础,汲取了太极拳、少林拳、南拳和健身气功的技术元素,姿势伸展大方,动作刚劲有力,有助于小学生在全面提高身材素质的锻炼过程中,丰富武术技法,了解武术文化内涵。本套操音乐伴奏雄壮有力,热情奔放,体现出小学生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动作的路线、转体方向。
难点:每个动作间的协调衔接。
四、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通过学生介绍看过的有武功的英雄人物导入本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
在教师带领下绕操场慢跑两圈后,师生一起玩“喊数抱团”游戏,教师带领做徒手操,活动各关节。通过这三项活动,达到热身和集中注意力的目的,使学生很快速投入到体育课角色中。
(二)基本部分
1.探究实践
根据该套路简单易学的特点,将学生分成2组,结合小挂图进行自学自练,在自学自练过程中,发现问题,通过组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努力寻求答案,如一时无法解决,向教师请教。教师巡回指导,适时引导学生正确识读、分析图解,和学生一起解决遇到的问题。
2.自学成果展示
学生展示自学的动作,一组表演,另一组仔细观察。教师评价学生的动作,以表扬、鼓励为主。由于本次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学习武术,对武术动作处在初步认知阶段,所以以教师评价引导为主。
3.规范动作
教师通过巡视观察、学生的典型示范与学生的提问发现共性问题,集中讲评解答并进行指导性练习。
4.分组练习
学生成2组练习,提高学生动作效果,教师巡回指导。
5.集体展示
由教师带领集体展示,有助于巩固提高技术动作,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就感,培养力争上游、共同提高、认真好学的学习氛围,防止第一次接触受挫而失去学习兴趣。
(三)结束部分
1.当音乐轻轻响起时,师生手拉手围成一圈,随音乐翩翩起舞,让孩子在优美的旋律中,使肢体尽情舒展。通过相互之间的按摩放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得到身心放松。
2.教师小结,以表扬鼓励为主。
3.师生再见,收回器材。
下页附教案
班级 |
四年级 |
课型 |
新授课 |
执教 |
王 明 芬 |
||
教
内 |
1、武术操《英雄少年》抱拳礼、第一、二节动作。 2、游戏:喊数抱团 |
||||||
教
目 |
1、认知目标:学生初步掌握抱拳礼、起势、抻拉运动的动作方法。 2、技能目标: 发展体能,培养学生识、用图解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精神。 |
||||||
重
难 |
重点:动作的路线、转体方向。 难点:每个动作间的协调衔接。 |
||||||
器材 |
音响 |
||||||
教学 |
课 的 内 容 |
教 师 活 动 |
学 生 活 动 |
时间 |
|||
准
备
部
分 |
一、体育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 二、宣布本课内容。 三、安排见习生。 四、热身活动 绕操场跑两圈,游戏“喊数抱团”徒手操练习。 |
介绍课的内容语言简洁,声音洪亮。 组织: ××××× ××××× ◎ 要求: 1、带领学生热身。 2、教师口令指挥。 |
要 求: 快、静、齐,情绪饱满。
、 1.积极参与到游戏中。 2.热烈的气氛中反应要快,体验游戏的乐趣。 |
10
分
钟 |
|||
基
本
部
分
|
一、探究实践 抱拳礼 第一节:起势 第二节:抻拉运动
二、成果展示 三、规范动作 抱拳礼 第一节:起势 双掌上托 胸前叉掌 双臂上举 并步按掌
第二节:抻拉运动
丁步抱掌 弓步分掌 弓步架按 并步抱拳 四、分组练习 五、集体展示 |
1.组织学生分组识读图解 2.巡回指导,适时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图解。 3.和学生一解决在分析图解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评价学生的动作,以表扬、鼓励为主。
教法: 1、教师根据学生自学情况,重点讲解示范有问题的动作。 2、组织集体练习。 3、重点动作讲解。 4、个别指导学生。 5、教师点评。
|
1.
2.
3. 要求:积极参与讨论与实践演示
1、认真听老师要求与提示。
2、注意观察老师动作,尝试性模仿练习。
3、积极参与到练习中,
|
25
分
钟 |
|||
束 部 分 |
1、放松。 在充满童真童趣的音乐声中载歌载舞。 2、小结。 3、师生再见。 4、收回器材。 |
组织: ××××× ××××× ◎ |
当音乐轻轻响起时,跟随老师随音乐翩翩起舞,让孩子在优美的旋律中,使肢体尽情舒展。
|
5 分 钟
|
|||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师的建议、引导、启发下,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识读《英雄少年》图解,自主学习达成基本学习目标。而教师在密切关注学生自主学习、尝试训练后,及时和精准地进行集体小结、练习,随后进行当堂测试,并当堂反馈检测结果,及时评价,进一步的完成订正和强化训练。其核心价值是,关注这节课的学生学习目标和教师教学目标完成情况,真正保证了课堂教学效率。这种保证的来源主要是成功有效地开展了“当堂训练”教学模式。
六、点评
在这节课中, “当堂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由于重视本课问题当堂解决,注重课堂训练和考察,所以加深了学生对武术套路的理解,进而逐步达到牢固、熟练灵活运用的过程,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本节课应用了先进的教学思想,顺利的达成了教学目标,是一节优秀的体育与健康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