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晶盐花--科学实验

标签:
育儿儿童心理教育科学小超人学前教育 |
分类: 科学分享 |
结晶盐花
来源:科学小超人
【摘要】糖与盐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在甜品中加糖,在菜肴中加入盐,糖与盐借由溶解作用,可以很自然地融入食物中。
盐或糖溶解在水中,如果盐或糖的量太多,出现再也溶解不了的现象,此时的水溶液称为饱和溶液。过多的盐糖溶解不了而沉淀,这是过度饱和。将过度饱和的水溶液放置一段时间后,会产生糖或盐的结晶现象。本书实验“结晶盐花”部分就是通过各种盐类结晶的过程与现象,向孩子说明溶解与结晶的原理。
http://s14/mw690/002BjxWygy6JAsy1I85bd&690
结晶的原理
高温的饱和溶液冷却后,溶质以晶体的形式析出,这个过程叫结晶。
1结晶的方法分为两种
蒸发结晶:溶液的水分蒸发后,由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当继续蒸发后,多余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叫蒸发结晶。
降温结晶: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会降低溶剂的溶解度,使溶质呈晶体析出,称为降温结晶。
2结晶的原理
降温结晶的原理是温度降低,溶剂的溶解度减小,溶液达到过饱和,过多无法溶解的溶质就会析出。
蒸发结晶的原理是恒温情况下或蒸发前后的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水分减少,溶液达到饱和了,多余的溶质就会析出。例如盐碱湖夏天晒盐,冬天捞碱,就是这个道理。
盐结晶实验
本次实验所提供的盐类晶粉,采用磷酸盐晶粉,在高温的水中,磷酸盐晶粉溶化成饱和溶液,当溶液的温度降低,或水分蒸发后,磷酸盐会再度聚合成晶体结构,变成漂亮的结晶体。
这个结晶分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通过降低温度来实现的。溶解晶粉时温度很高,温度很高时的溶解度大。所以在温度很高时的晶粉完全溶解成饱和溶液。但随着温度慢慢降低,液体的溶解度变小,因此有部分晶体慢慢析出。
第二个过程通过挥发溶液来结晶。当晶粉种下24小时以后,溶液基本上已经和周围的温度一样了。不可能再通过降低温度来析出晶体。所以24小时以后,打开瓶盖是很重要的一步,打开后,溶液慢慢蒸发,晶体也会慢慢再析出,当晶体长到水平面上时,此刻才可以将溶液倒掉。
种水晶注意事项
看起来简单的实验,有些关键点若没有操作得当,很容易失败。还有,有一些步骤,因为牵涉到使用较高温度的水,必须请父母协助孩子完成。以下提出几个关键点,供父母注意。
1、水的温度。以100℃的热水溶解晶粉,可以使所附的晶粉快速完全溶解。若以60℃-70℃的温水溶解,则需搅拌较久,晶粉很可能也无法完全溶解。所以若要结晶长得漂亮,建议家长协助以100℃热水来溶解晶粉,只让孩子来观察结晶现象,以免热水烫伤宝贝。若以较低温度溶解晶粉,搅拌时间可能需要长一点,并有无法溶解的晶粉,最后请将溶液倒入瓶中,再投入结晶底座,观察结晶现象。为了要把晶粉完全溶解,要不停地搅拌,这个过程需要一点时间,水温也会慢慢降低,所以建议家长在操作此步骤时,可以事先用毛巾把瓶子包裹起来,让水温不会下降得太快,才可达到快速溶解的目的。
2、加水问题。搅拌棒上面有一个刻度线,一定要依刻度先加水,然后再加入晶粉。
3、 24小时以后进行观察。溶解晶粉时用的水温很高,24小时之后,溶液的温度已经和室温一样,不可能再通过降温来结晶。这时候就得把瓶盖打开,瓶盖打开以后,才能通过水分蒸发,让你的水晶继续生长,当水晶长到水面上时,
就可以把多余的溶液倒掉。
4、种下水晶以后不要移动。移动结晶瓶,会影响盐类附着和结晶,也会影响水晶的美观度。当要倒掉多余的溶液时,最好不要直接拿起瓶子来倒;用吸管把多余的溶液一点点吸出去,可让瓶子保持干净,结晶瓶会更美观。
5、实验测试:转移出去的多余的溶液还可以用来做什么?建议家长,当水晶长到和瓶子一样高时,把多余的溶液不要直接倒掉,还可以拿来和孩子继续探讨盐结晶的实验测试。比如家长可以和孩子继续测试以下几项实验。
(1)结晶时一定要在溶液中投入结晶底座吗?家长可以从转移出来的溶液中取少许,装到另一个小容器里,放到通风处,你会发现,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容器下边也有小小的晶体析出。所以说投入结晶底座只是为了让水晶长得漂亮些,没有底座,水晶同样也可以析出。这个过程是通过挥发溶剂的方法得到结晶的。
(2)想要得到结晶一定要等很久很久吗?如何才能快速得到结晶体?结晶的过程其中一个是通过降温,降温除了由高温降至和室温一样外,水温还可以继续降低,那就是通过放入冰箱冷藏来实现。家长可以协助小朋友,用两个一样的小容器从移出去的溶液中取等量的溶液,一个放进冰箱冷藏,一个放在室温下,你会发现,放在冰箱冷藏的溶液很快会在底部看到小小的结晶体。等等类似的问题,只要家长有疑问或者孩子很好奇,家长都可以和孩子一起动手操作。
小绵羊的白衣裳
第二个实验,利用食用盐类来进行溶解与结晶操作,可以帮助孩子通过重复操作,了解溶解与结晶的道理。因为这个原料取得容易,也有高度的可逆性,很适合进行操作。
第三个实验,是利用陶土小羊进行另一种结晶实验,陶土的吸水性很强,当把小羊放到饱和盐水中后,经由毛细现象陶土会把盐水吸至全身。接着当水分蒸发后,就会在陶土小羊上留下盐结晶。
如果小羊身上的盐量不再发生明显的变化,可以继续往放小羊的盆子里加入饱和食盐水,盐析出的过程会持续进行,直至小羊全身布满白白的盐,仿佛穿上一层雪白的外衣,非常有趣。
如果家里有粉笔的话,也可以用粉笔代替陶土小羊来试试看,最好是用彩色粉笔,这样结晶出来的盐附着在彩色粉笔上才比较明显。你会发现彩色粉笔表面附上了一层白白的盐。
夏天运动流了一身汗,当汗水自然蒸发后,留在皮肤上一层薄薄的粉末状,其实就是身体中的盐分随着汗水排出,以蒸发结晶的方式,留在皮肤上的盐的结晶。沿海地区利用晒盐的方式,让海水蒸发后,取得结晶盐,供人们食用,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结晶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