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科学小超人儿
科学小超人儿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661
  • 关注人气:29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师大张俊教授谈儿童科学教育&北幼公开课科学活动-吹泡泡

(2012-08-14 11:09:12)
标签:

育儿

分类: 科学分享

http://s8/middle/8e13982anc7312381c247&690



http://s13/middle/8e13982anc7312438d53c&690

家长参加了北幼中班的科学活动--吹泡泡

胡老师在教室请孩子们先说说泡泡的特点

孩子们举手回答:泡泡是有光芒的,会爆炸的

泡泡是透明的(廷回答的),是有颜色的.....

老师接着拿出3种泡泡器--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老师问:“这三种泡泡器可以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呢?”

孩子们基本的回答都是什么形状的泡泡器就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

(后来家长座谈才得知,毛智和坚持泡泡都是圆形的)

老师还设计了一张二维表格,

横向是三种泡泡器的形状,竖向一朵白云和一只小手!

沈知灏举手回答:“白云代表想的,小手代表动手做的!”

灏妈终于露出自豪的笑容(以前开放课她对灏的表现很沮丧的)

老师请大家先把猜想的泡泡图形画到对应泡泡器的格子里

廷在长方形泡泡器下面画了一个三角形

我问:“为什么长方形泡泡器吹出的是三角形的泡泡呢?”

廷回答:“因为三角形比长方形小!”我晕!

接着家长带着孩子上三楼平台动手吹泡泡

廷试过以后没有很激动,平静地说都是圆形的嘛!

画到表格的时候,她画好圆形后有涂黑一部分,她说是表示颜色!

 

活动结束后,南师大张俊教授和我们家长一起就儿童科学教育展开了互动讨论

一、张教授指出:这堂课的设计很成功,很吸引孩子。孩子通过自己的尝试发现客观世界存在的现象。孩子对不同形状泡泡器能吹出什么形状泡泡的猜想,是孩子对于未知世界的一种态度,他们有能力做出猜想。猜想不同于想象,猜想是有理性的依据的,都是有理由的!家长可以追问孩子: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呢?科学开始于假设,有待于事实的验证!家长要支持孩子理性的独立思考的态度,这种学习的习惯、思考的习惯就培养起来了!

 

二、张教授接着谈到科学是什么?

儿童就是科学家,他们的经验来自日常生活!

10个月大的孩子就表现出来强烈的好奇心,和对周围世界的思考和探索!科学教育重要的是如何知道答案,而不是答案本身。科学教育包括:1、知识 2、过程及方法 3、态度不能给予孩子答案的时候,就给孩子鼓励、支持,给予启发性的对话和讨论,维持和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三、对于女孩子是不是注重美术舞蹈就可以,科学教育是男孩子需要侧重的问题,张教授指出:全面发展的人是用多种思维看问题的人,一个完整的人必须要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必须通过全面的发展,给他一个完整的精神世界!对任何事物有理性的认识,这就是科学的态度!科学不是记忆,一定是自己的理解!从幼儿时期培养科学的理性思维习惯尤其重要!和孩子讨论科学问题的时候,及时把孩子的问题和猜想记录下来,记录本身就是科学记忆!然后和孩子一起观察、验证,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就是培养了科学思维能力!

 

四、家长在家可以做什么?

张教授指出,买实验书籍(我就是买了2本)和孩子一起做实验固然是好事,但是培养习惯更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现象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抓住孩子科学思考的闪光点,记录问题然后去发现探索。

张教授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

有一天,他孩子在校车上想喝水,当时已入深秋,张教授想起携带的保温杯里还有昨晚倒的开水孩子喝完水惊奇地问:“怎么这个杯子的水还是热的?”张教授就告诉他这个杯子是保温杯。孩子却坚定地说:“是保热杯!”因为孩子认为杯子只能保热的东西。

张教授说其实这就是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家长完全可以回家在冰箱找两块冰,一块放在碗里置于室温下,一块放在保温杯里,看看哪个先融化!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科学教育不要模式化,要和孩子一起做个有心人。

 

 

                             
章来源:科学小超人儿童学习宝盒行企部  配图:网络

 

重要提示:科学小超人新浪博客以后会定期更新亲亲宝贝中的文章供爸爸妈妈们参考,要获得最新亲子育儿知识,敬请关注小超人新浪微博http://weibo.com/scikids 和博客。

科学小超人儿童学习宝盒精华版免费索取和优惠预订已经开始了,详情登陆www.sci-kids.net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