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古城墙和城门

标签:
安门大明湖圩子城门趵突泉公园杂谈 |
分类: 小鬼的佳作 |
http://s6/middle/8e117b44hc8f2bc9407f5&690
泉城-济南,因泉生济南而得名。然而,更确切地说,应该是湖生济南,因为有了大明湖才有了济南这座城市。在最初,济南城是依湖而建的,现在环绕大明湖四周的护城河就是明证。
护城河完全是绕着大明湖而流淌的,河上有四座城门,它们是当时的人们进出济南城的必经之路。根据大明湖特殊的地势,济南城的“四门不对”,这在中外建城史上都是不多见的现象,为时人所津津乐道。
东曰“济川门”而偏北,南曰“历山门”而偏东,与东济川门遥相呼应的“泺源门”又有些偏南,而与历山门对应的“汇波门”是唯一居中的老城门。济川门应该就是现在东关大街西口老东门的位置,而历山门和泺源门已无迹可寻,只有汇波门的遗迹犹存,大明湖公园汇波楼下便是。四座城门皆筑有城楼及瓮城,城周长十二里四十八丈,高三丈二尺,阔五丈。
这四座城门历经几百年的风雨,为保护济南城起到了重要作用。到清光绪帝时,因久无战事,城禁逐渐松弛,进进出出的行人很多。而由于四门不对称,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于是,又在内城老城门右侧再开了四个便门,按四方八卦依次给东南西北四门命名为巽利门、坤顺门、乾健门、艮吉门。
http://s12/middle/8e117b44hc8f2caae1bab&690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济南开埠,商业迅速发展,为方便交通,济南内城又新开四门:东北为艮吉门(今大明湖东门东北附近):东为巽利门(俗称新东门,今运署街东,兴华桥西附近)、西南为坤顺门(今趵突泉公园东门坤顺桥附近)、西为乾健门(今大明湖公园西南门附近)
随着济南不断发展,至济南战役前,外城共有十一道城门,各城门依次为东北海晏门(又称菜市圩子门,今海晏门街北首)、东永靖门(又称东圩子门,位于今东关大街与花园庄路十字路口处)、东南永固门(又称东舍坊圩子门,位于今泺源大街与和平路间)、东南中山门(今文化西路和历山路交接路口)、南岱安门(又称南圩子门,今朝山街与文化西路交接路口)、新建门(今山东大学医学院校友门对面)、西南永绥门(又称杆石桥圩子门,位于今泺源大街与顺河街交接路口)、正西麟祥门(又名林祥门,今共青团路西首)、普利门(今普利街东首处)、永镇门(又称迎仙桥圩子门,位于今顺河街与北坦大街交接口英贤桥处)、西北济安门(又称小北门,今大明湖公园西南门北济安街附近)。
书中记载的城门如今都已不存在,济南也早已不再局限在护城河内,如今老城老街只留在书本与我们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