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育英小学数学教研组
育英小学数学教研组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73
  • 关注人气:1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找规律》评课材料                         评课教师:三年级讲课教师:邓老师

(2012-05-17 16:12:19)
标签:

杂谈

《找规律》评课材料                         评课教师:三年级讲课教师:邓老师

昨天我听了邓老师于老师《找规律》一课,让我再次看到了低年级孩子天真活泼可爱的一面重新品味了低年级数学课的味道。这是一节轻松愉快、充实而富有创造的一课。

1、加强学科间的联系

一开始邓老师创设了接着做动作的游戏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立即投入到仔细听辨别规律的活动中来。接着让学生边唱边做动作,在轻松又愉快的氛围中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不但创设了一个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情境 ,且让学生感受到了学科间的密切联系,

2、教学过程循序渐进。教师设计了找两个图形为一组的规律,然后启发学生创造出四个一组的规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在呈现一排图形规律后,还抓住小朋友游戏过程中环形图形的规律让学生将环形展开成不同的一排图形讲述规律。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之后的练习,还有根据提供的材料设计规律的开放性练习、有肢体语言创造规律的练习,形式多样,生动有趣。

3、注重小组学习和独立学习相结合。在整节课,有学生独立发现表达表达规律也有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处于思维的紧张状态,体现了面向全体的教学观。

4、教学活动富有人文性。在学生学习比较累时,教师巧妙设计了规律的欣赏环节。让学生感受到了教师对自己的关爱,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规律的无处不在。

5、在叙述表达规律这个难点处理上巧妙,有效。教师将规律用规范的语言总结在黑板上,长时间让学生套用,突出了板书的重要作用。

抢答环节能够很好满足孩子们表现的欲望。

建议:规律的创造,可以让学生摆学具或黑板上画图形,能较大程度的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