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小说《寻找第九行星之心理战》发《第二课堂》2024年3-4期,存谢!

(2024-04-16 10:14:15)
标签:

文学

小小说

科幻小说

分类: 发表作品
小小说《寻找第九行星之心理战》发《第二课堂》2024年3-4期,存谢!

小小说《寻找第九行星之心理战》发《第二课堂》2024年3-4期,存谢!

寻找第九行星之心理战

/冷江

飞船里,轩辕江河教授和地面指挥部的李天钰一样,感受到了团队作战的力量。密封舱里科考小组的每一位成员一直紧绷的神经终于得到片刻喘息,微笑开始荡漾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突然,飞船开始颠簸起来。肖哈罗夫向轩辕教授报告:飞船受到外力干扰,航行轨迹面临被反向牵引的胁迫。

轩辕教授命令肖哈罗夫立即打开飞船抗干扰量子掩护罩,阻止外力干扰。同时让山口熊二立即将这一突发状况报告给地面指挥部。

两大部委组成的联合指挥部,在联合国外太空署支持下,立即组织了全球顶尖科学家的实时会商,来自中国外太空研究所的首席科学家、年轻的天文学教授张九恒做出了惊人的判断:“咱们的飞船正遭遇一种从未见过的变轨引力牵引,而这股变轨引力很有可能来自于看不见的第九行星!”

张九恒的推断,让参与会商的其他科学家和地面指挥部的所有工作人员感到震惊。这意味着,我们的科考小组正面对历史上最神秘的对手挑战,飞船面临随时变轨、并极有可能被外力牵引出银河系的巨大危险。

李天钰连忙向张九恒询问:“能否让飞船立即启动超音速超导反变轨推进器,以此对抗外星文明的变轨破坏?”

张九恒双眼紧紧盯着面前的显示屏,大声说:“千万不可以。一旦启动反变轨推进器,可能加速目前正在发生的变轨牵引。因为根据变轨引力测算,很可能第九行星的外星文明已经掌握了异态变轨技术,就是利用飞船的反作用力,无限放大变轨牵引力。”太可怕了,现场所有人都不禁为颠簸中前进的飞船捏了把汗。“那,怎么办呢?我们总不能干等着看咱们的飞船就这样一点点被拽到宇宙黑洞里去吧?”李天钰心急如火。

张九恒冷静地说:“等一等,让我再想想。”

时间一微秒一微秒地过去,在场所有人都几乎摒住了呼吸。

张九恒突然开口:“我要和轩辕教授立即建立通信联系。”

地面指挥部马上启动了战时空地全天候应急通讯系统,在硕大的虚拟动态显示屏上,张九恒向飞船上的轩辕教授发出了第一个问候:“你好,轩辕教授,目前飞船上状况如何?”

10微秒后,轩辕教授回复:“不是很好,飞船正在与一股外部破坏力抗衡,随时可能被拖曳出银河系行星轨道。”

张九恒接着问:“地面明白。飞船是否开启了量子抗干扰防护罩?”

轩辕教授回答:“已开启。但外力作用方向可以随时变动,防护罩很难准确捕捉其作力点。”

张九恒说:“请尝试采用超级变速飞行。”

轩辕教授回复:“已启动超级变速,但无法甩脱外力纠缠。”

张九恒又说:“不要着急,保持冷静。从目前发生的外力系数判断,他们很难在短时间内彻底将咱们的飞船从现行轨道拖离。我们还有时间,坚持住。”

就在二人紧张交流的同时,李天钰突然发现飞船上的科考小组成员少了一个人!

她立即向轩辕教授发出了提示。

轩辕教授随即对飞船上所有组员一一检查,发现确实少了一个人:山口熊二不见了!

这个变故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李天钰再次向轩辕教授询问:“请立即检查舱内全息投影录像,报告山口消失的准确时间。”

轩辕教授很快回复:“经检查,发现山口是6分钟前从舱内录像系统上消失的,这也就是说,他消失的时间恰恰与飞船遭受外力变轨牵引几乎是同一时间。

“不好!外星文明可能变轨牵引是假,擒获科考小组科学家才是其最终目的!” 李天钰大胆推测。

张九恒则迅速从技术角度对李天钰的推断给予了支持:“极有可能。因为我一直很纳闷,外星文明明知变轨牵引作用有限,为什么却还要冒着随时被飞船量子生物信息捕捉器锁定的危险,铤而走险呢?现在来看,带走咱们的科考小组科学家才是他们声东击西的最终目标。他们也正是利用了我们开启量子抗干扰防护罩那短短的几微秒时间内,采用异态量子隧穿技术,进入飞船密封舱,带走了山口熊二。”

李天钰再次征询张九恒的意见:“目前,咱们是否可以立即命令飞船返航?否则有可能有更多的科学家牺牲?”

张九恒陷入了痛苦而又艰难的抉择中,他能想象到科考小组一旦接到返航指令会有多么失望,二十年的努力就要付诸东流!

而轩辕教授接到指挥部发来的紧急指令后,大吃一惊。他没有立即向其他成员宣布。而是亲自向指挥部发来一条信息:“请求暂缓返航,待科考小组建立与外星文明的对话通道后,想尽一切办法,也要将山口救回来。我向指挥部保证,我一定会带着全体成员顺利返航,请求再给我们一些时间!”

指挥部决策层紧急研究后,做出决定:同意再给科考小组半小时!

听到这个决定后,在场的所有科学家都长长松了一口气。但转瞬而逝的却是沉沉的责任和压力。这也就是说,留给科考小组的全部时间只有半小时。在短短的半小时内,将决定生与死、成与败、荣誉与耻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