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詩(诗)大序》注譯(注译)(上)

标签:
《毛诗大序》注译、上文化野藤斋 |
分类: 毛诗三百篇 |
《毛詩(诗)大序》注譯(注译)
【注】毛诗
即《诗经》。因其书为毛公(毛亨)所传,故称《毛诗》。汉初传《诗经》的还有鲁、齐、韩三家,立于学官(在学校里开设课程)。《毛诗》不立学官。东汉郑玄推重《毛诗》,为之作笺,《毛诗》遂盛行于世,而三家诗则渐渐消亡。大序
【注】志
情志,感情志趣。所之
【注】形于言
表现为语言。孔疏:“哀乐之情动于心志之中,出口而形见(xiàn)于言。初言之时,直平言之耳。平言之而意不足,嫌其言未申志,故咨嗟叹息以和续之。”永歌
【注】发
显现,呈现。毛传:“发,犹见(现)也。”声
【注】治世
太平之世。“治”与“乱”相对。与“乱”相对的“治”,古读去声;“治国平天下”的“治”,古读平声。现在普通话一概念去声。其政和
【注】正得失
匡正人之所失。得失,偏义词。孔疏:“诗人陈得失之事以为劝戒,令人行善不行恶,使失者皆得,是诗能正得失也。普(普遍)正人之得失,非独正人君也。”莫近
【注】经夫妇
谓维护夫妇之道。孔疏:“经,常也。夫妇之道有常,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德音莫违,是夫妇之常。室家离散,夫妻反目,是不常也。”厚
【注】故
助词。用于句首,相当于“夫(fú)”。吴昌莹《经词衍释》:“故,犹夫也。”六义
【注】刺
讥刺。谓用旁敲侧击的话批评指责或嘲笑。主文谲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