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红》吹毛录(一)

(2015-11-05 15:23:49)
标签:

文化

读红吹毛录

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以庚辰本为底本,以各种脂评本、抄本及程甲、乙本为参校本,搞出一个新校注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82年出第一版,1994年修订后出第二版,2008年再修订后出第三版。2013年对第三版再作修葺,20155月第50次印刷。

50次印刷的这部《红楼梦》,迄今为止,无疑是最具权威性的新校注本了。但很遗憾,明显的毛病还是触目皆是。当然,在下以为病,其实不是病,也是可能的。把毛吹开,说道说道,如果在下说中了,请诸君赐个“赞”;如果说错了,求诸君批驳。不必客气,学问面前,人人平等。

第一回

1.1P1)作者自云: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

【吹毛】前句是“作者自云”,后句是脂研斋揭示“甄士隐”人名的含义。为了区分清楚,从“因”到“也”宜加双引号。又,“之后”可省,“故”字重见也欠佳。

【建议】改为:

作者自云:“曾历过一番梦幻,因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

1.2P2)何我堂堂须眉,不若彼裙钗哉?

【吹毛】诚,表态副词,犹今语“真正”“确实”。“何A,诚不若B哉”,古无此种反诘句。一定要说,当说“何A,乃(曾)不若B哉”,或“何A,反不若B哉”。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古木以程乙本为底本校点的《红楼梦》(以下称古木本),此句作“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为陈述句,用“诚”字很妥当。

【建议】可依古木本,改为: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

也可改为:何我堂堂须眉,乃(曾)不若彼裙钗哉?

1.3P1当此,则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我之罪固不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

【吹毛】把两层意思缠夹了。第一层意思说,以前赖天恩祖德而过上锦衣纨、饫甘餍肥的生活之时,却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以致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现在诚愿将此罪过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之人。这一层里,“所赖”的“所”字不当用。“赖A”是动宾结构,“所A是偏正结构。第二层意思说,我罪不免,然不可使闺阁中杰出女子的名声与我一并泯灭。第二层的意思不是“告天下人”的内容,在“告天下人”后面用冒号是错误的。古木本用分号,是。但为醒目起见,可用句号。

又,“当此”,古木本是“当此日”,意思比较明确。“以至”,古木本是“以致”,于义较胜。

【建议】可改为:当此,则自欲将已往天恩祖德,锦衣纨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以致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我之罪固不免,……。

1.4P1P2)虽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其晨夕风露,阶柳庭花,亦未有妨我之襟怀笔墨者。

【吹毛】对读书人来说,“晨夕风露”与“阶柳庭花”是开襟怀润笔墨的,不得与“茅椽蓬牖”“瓦灶绳床”相提并论。古木本此句分作两小层:所以蓬牖茅椽,绳床瓦灶,并不足妨我襟怀;况那晨风夕月,阶柳庭花,更觉得润人笔墨。

【建议】可径用古木本文字。

1.5P2)炼成高十二丈、方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

【吹毛】两个“经”字,不解何义。古木本此句作“炼成高十二丈、见方二十四丈大的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没有“经”字。

【建议】如果搞得清楚此处“经”字的意思,则不改,但宜加注释。如果无法搞清,则可从古木本,删去两个“经”字。

1.6P4)因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一大块石上……。

【吹毛】“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不宜谓“忽”。且一句内用两个“忽”,亦属辞费。古木本但云“从这……经过”,无“忽”字。

【建议】从古木本,删去“忽从”的“忽”。

1.7P3)此石听了,不觉打动凡心,也想要到人间去享一享这荣华富贵;但自恨粗蠢,不得已,便口吐人言,向那僧道说道:“……。”

【吹毛】“不得已,便口吐人言”与“自恨粗蠢”了无关涉。

【建议】干脆删去“但自恨粗蠢,不得已”八个字。“自恨粗蠢”的意思,在石头跟僧道说的话里已有,这里删去,无损文意。

1.8P3)弟子质虽粗蠢,性却稍通;见二师仙形道体,定非凡品,必有补天济世之材,利物济人之德。

【吹毛】“况”,今语是“何况”“况且”,表递进关系的连词。文中并无递进关系,此字当是衍文。

【建议】删去“况”字。

1.9P3)二仙师听毕,齐憨笑道:“善哉,善哉!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

【吹毛】傻笑、痴笑、无故而笑,叫“憨笑”。二仙师说的话一点也不傻,怎么是“憨笑道”呢?

【建议】删去“憨笑”二字,或只删去“憨”字。

1.10P3)这石凡心已炽,那里听得进这话去乃复苦求再四。

【吹毛】“那里听得进这话去”是反问句,宜用问号。

【建议】改用问号。(同样的情况,下文有再现者,不一定全都举出,以省纸墨。)

1.11P3)然后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

【吹毛】“昌明隆盛之邦”与“诗礼簪缨之族”作对,“花柳繁华地”与“温柔富贵乡”成双,现在将“温柔富贵乡”与“去安身乐业”相连,破坏了作对成双的语言文字表达形式。

【建议】在“温柔富贵乡”后加逗号,使之与前面的“花柳繁华地”成对。(同样的情况,下文有再现者,不一定处处指出。)

1.12P4)空空道人乃从头一看,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入世,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后面又有一首偈云: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诗后便是此石坠落之乡,投胎之处,亲自经历的一段陈迹故事

【吹毛】这首偈,采用平起平收式七绝的形式写成,故文中又称它为“诗”。空空道人看到石头上写着此石幻形投胎的一段故事,故事后面有一首偈作总结。这就已经说完整了。谁知接着又说“诗(偈)后便是此石……经历的一段陈迹故事”,便把话说糊涂了:同样的故事,偈前写了一遍,偈(诗)后又写了一遍。岂有此理!

古木本无此“诗(偈)后便是此石……经历的一段陈迹故事”云云,不犯糊涂。

【建议】宜从古木本,删去“诗后便是……一段陈迹故事”一句。

1.13P5)以致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

【吹毛】潘安与子建一组,代指才子;西子与文君一组,代指佳人。所以“子建”后要用逗号,不能用顿号。用了顿号,四名并列,就分不出是才子、佳人两个组了。

【建议】“子建”二字后改用逗号。

1.14P6)只愿他们当那醉淫饱卧之时,或避事去愁之际,把此一玩,岂不省了些寿命筋力?就比那谋虚逐妄,却也省了口舌是非之害,腿脚奔忙之苦。再者,亦令世人换新眼目,不比那些胡牵乱扯忽离忽遇,满纸才人淑女、子建文君红娘小玉等通共熟套之旧稿

【吹毛】古木本作:“只愿世人当那醉馀睡醒之时,或避事消愁之际,把此一玩,不但是洗旧翻新,却也省了些寿命筋力,不更去谋虚逐妄了。”古木本胜。“醉馀睡醒”方可读书,“醉淫饱卧”如何读?且“醉淫饱卧”用字也太生猛。“避事消愁”也比“避事去愁”好些。“就比那谋虚逐妄”云云,亦不及“不更去谋虚逐妄”的清楚明白。“不比那些……旧稿”,未曾完句。

【建议】此二句改用古木本之一句。但“省了些寿命筋力”也不通,宜删去“寿命”二字。

1.15P7)出既明,且看石上是何故事。

【吹毛】这个“则”字莫名其义。古木本此句作:“《石头记》缘起既明,正不知那石头上面记着何人何事?”

【建议】可将“出则既明”改为“缘起既明”。

1.16P7)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吹毛】阊门是苏州城的西门,它不是城名。新校注本加注,说姑苏指旧苏州府辖境,阊门代指苏州城,缺乏证据。古木本此句是:“这东南有个姑苏城,城中阊门,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建议】此句改用古木本。

1.17P7-P8)只听道人问道:“你携了这蠢物,意欲何往?”那僧笑道:“你放心,如今现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结,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趁此机会,就将此蠢物夹带于中,使他去经历经历。”

【吹毛】道人问携了蠢物意欲何往,僧以“你放心”答之,答非所问。又,据第五回,香菱(英莲)也是“这一千风流冤家”中的一个,当时“年方三岁”,是已投胎入世的,这里说“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显然语误。P9有“如今虽已有一半落尘,然犹未全集”的话,亦可为证。

【建议】删去“你放心”三字,“尚未投胎入世”改为“尚未悉数投胎入世”。

1.18P8)那僧笑道:“此事说来好笑,竟是千古未闻的罕事。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修成个女体……。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

【吹毛】神瑛侍者就是顽石。但新校本没有交代,让人觉得神瑛侍者与顽石是两个“人”。古木本这段文字是:“那僧道:‘此事说来好笑。只因当年这个石头,娲皇未用,自已却也落得逍遥自在,各处去游玩。一日来到警幻仙子处,那仙子知他有些来历,困留他在赤霞宫中,名他为赤霞宫神瑛侍者。他却常在西方灵河岸上行走,看见那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棵绛珠仙草,十分娇娜可爱,遂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

【建议】此段文字改用古木本。又,从第2页“说说笑笑”至第3页“登时变成”429字,是校注组从甲戌本移来的。这移来的文字使石头跟神瑛侍者脱了关系,应全删去,仍用庚辰本,作“来至石下,席地而长谈,见”。“见”字后是“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方能与神瑛侍者合二而一。倘使一僧一道所见是不能幻化的蠢石,如何此石又曾是神瑛侍者呢?校注组从甲戌本移来此429字,却把好端端一部《红楼梦》给闹成了浆糊盆。可叹可叹!

1.19P8)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

【吹毛】“饮灌愁海水为汤”,文字艰涩。且“灌愁海水”四字,与“蜜青果”三字,亦不成对。

古木本此句作“饥餐秘情果,渴饮灌愁水”。

【建议】此句改用古木本。

1.20P8)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

【吹毛】此句意思不明白。“问及”什么人呢?“问及”什么事呢?古木本无此句。

【建议】删去此句。

1.21P9)(甄士隐)笑道:“二仙师请了。”那僧道也忙答礼相问

【吹毛】“二仙师请了”是打招呼,不是问。“答礼”与“相问”也不搭界。

【建议】“笑问道”删去“问”字,“答礼相问”删去“相问”。

1.22P9-P10)正欲细看时,那僧便说已到幻境,便强从手中夺了去,与道人竟过一大石牌坊上书四个大字,乃是“太虚幻境”。

【吹毛】“与道人竟(径)过一大石牌坊”,语意未完。“上书”云云,则显突兀。

【建议】改成“与道人竟过一大石牌坊而去,牌坊上书四个大字,乃是……。”

又,这个“竟”作“径”讲,非常用义,宜加注。

1.23P11)姓贾名化、字表时飞

【吹毛】“表字”误为“字表”。此盖手民之误。

【建议】改为“表字”。

1.24P12)想他定是我家主人常说的什么贾雨村了,每有意帮助周济,只是没甚机会。

【吹毛】“每有意帮助周济”云云,径接在“想他定是……贾雨村了”之后,似乎有意帮助周济他的人就是这个“心下自想”的丫鬟。两句间必有脱落的话。古木本作:“想他定是主人常说的什么贾雨村了,怪道又说他‘必非久闲之人,每每有意帮助周济他,只是没什么机会。’”

【建议】用古木本,补上脱落的话。

1.25P12)(雨村)遂从夹道中自便出门去了。

【吹毛】“自便出门去”,意思不清楚。古木本作“自便门出去了”,意思明白。

【建议】改用古木本文字。

1.26P13)玉在囗(“匚”里一个“卖”)中求善价

【吹毛】的异体,的简体是“椟”,故也简为“椟”。写成“匚”里一个“卖”,是自造的。

【建议】改为“椟”。

1.27P13)雨村兄真抱负不浅也。

【吹毛】“抱负”本义为手抱肩负,后引申为志向。“抱负”是不讲深浅的。可以说“大”,可以说“奇伟”,可以说“不凡”,不说“不浅”。古木本此句作:“雨村兄真抱负不凡也!”

【建议】改“不浅”为“不凡”。

1.28P13)雨村忙笑道:“不过偶吟前人之句,何改狂诞至此。”

【吹毛】“狂诞”一词过重。古木本作:“不敢,不过偶吟前人之句,何期过誉如此。”

【建议】可据古木本改。

1.29P14)便同士隐复过这边书院中来。

【吹毛】雨村本在庙内,是士隐来请他,才与士隐一起过书院中来的。说“复过”,这“复”字无着落。古木本也说“复过”,都错了。

【建议】删去“复”字。

1.30P14)先是款斟饮,次渐谈至兴浓,不觉飞觥限斝起来。

【吹毛】古木本作:“先是款酌慢饮,渐次谈至兴浓,不觉飞觥献起来。”“漫饮”尚可,然不及“慢饮”。“次渐”当是“渐次”之倒。“限”不及“献”合符情理。

【建议】依古木本改。

1.31P14)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吹毛】诗写中秋夜月,用“晴光”不甚贴切。古木本作“清光”,是。日光可说“晴光”,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晴光转绿。”月光宜说“清光”,欧阳修《元夕登东楼诗》:“可爱清光澄夜色。”

【建议】改“晴光”为“清光”。

1.32P14)不日可接履于云霓之上矣。

【吹毛】“云霓”是云和虹,“接履于云霓之上”,不妥帖。古木本作“不日可接履于云霄之上了”,较胜。

【建议】改“云霓”为“云霄”。

1.33P15)当下即命小童进去,速封五十两白银,并两套冬衣。

【吹毛】语意未足。

【建议】可改为:当下即命小童进去,速封五十两白银,并取两套冬衣出来。

1.34P15)因使人过去请,那家人去了回来说……

【吹毛】“时”字多馀。

【建议】改为:“因使人过去相请。那家人去了回来说……”

1.35P16)那霍启也不敢回来见主人,便逃往他乡去了。

【吹毛】“就”与“便”意思相同,不宜同用。古木本作:“那霍启也不敢回来见主人,便逃往他乡去了。”

【建议】采用古木本,删去“就”字。或者连“也”字也一起删去。

1.36P16)回来皆云连音响皆无。

【吹毛】古木本作“回来皆云影响全无”,文义胜此。

【建议】用古木本句。

1.37P16看看的一月,士隐先就得了一病;当时封氏孺人也因思女构疾,日日请医疗治。

【吹毛】“看看”,犹眼看看,估量时间之辞,有转眼义。“的”是助词。“看看的一月”,语意不完,“一月”前后当有动词。柳永《人娇》词:“别来光景,看看经岁。”“岁”字前有动词“经”。经岁,谓经过一年了。

【建议】改为“看看的过了一月”或“看看的一月才过”。

1.38P16是务农,家中还殷实。

【吹毛】“都”是“全”的意思,用在这里,不能与“虽”字相承。古木本作:“虽是务农,家中却还殷实。”是。

【建议】改“都”为“却”。

1.39P17)封肃每见面时,便说些现成话,且人前人后又他们不善过活,只一味好吃懒作等语

【吹毛】“等语”不能作“怨”的宾语。古木本作:“且人前人后又怨他不会过活,只一味好吃懒做。”

【建议】删去“等语”二字。

 

[附言]八月里曾发过一文,说待在下写完《教您用上海话读书音诵读〈毛诗〉三百篇》后,即写《读红吹毛录》。前几日总算完成那本书的初稿了,谁知忽然冒出一件急事来,要在下全力以赴。在下不愿失信于人,所以特特挤出两天时间来先吹《红楼梦》新校本第一回的毛,以奉呈于诸君之前。以下一百十九回的毛,只能等在下完成那件急事后再细细地吹了。

 

野藤斋主人谨识zhì

2015101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