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至今,历时一个月的侯校长听课、讲座、再听课、再讲座使我对语文课堂教学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怎样利用好课堂上的40分钟进行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引起我们全校语文老师的探索和反思。四年级在小学阶段属于中年段,是从低年段向高年段过渡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自学能力。不像一、二年级的低年级学生了,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字量,掌握了一定的汉字的偏旁部首,所以我们在四年级生字教学的时候,可以不用花那么多课堂时间去教学。我认为应该主要抓课前预习和课堂检查交流预习成果这两个主要环节。
一、抓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能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能有效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它能明显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获得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但是四年级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毕竟有限,所以我们教师要加强预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会预习、善预习、乐预习,从而达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效果。我们首先要教给学生预习方法。例如: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标出课文的自然段,画出课文中出现的生字,需要着重理解的词语可以用“△”标明,并认真思考,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字词典理解词意。同时引导学生要善于使用工具书,查找、搜集有关资料。如果每次预习都是把课文读熟,标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句,不出一个月,学生对预习的兴趣就没有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创新预习方法,让预习形式多样化,不断给学生以新面孔,将知识性与趣味性融合起来。每一篇课文的预习,老师都要根据课文的不同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因为每一次的预习要求不同,可以使学生兴趣大增,可以提高学生预习兴趣,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课堂检查交流预习成果
要想预习收到实效,依靠学生的自觉性是远远不到位的。所以老师的考查必须认真。可采取小组检查的方式。比如:先由同桌检查再小组内部检查,反复多次互相检查,互相识字,让学生学会分享成功。然后全班进行成果交流:每一个小组通过民主选出的代表在班级上交流或是老师点名进行交流识字,在交流过程中,老师要善于捕捉学生不会的难字与学生共同切磋,进行重点讲解,难字讲解可以利用熟字带生字的方法,加深学生对难字的理解、熟记。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互动、教师与学生互动,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预习,学生手、脑、口并用,既提高了预习能力,又检查了学生的预习效果,为学生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打下了基础。
总之,四年级的生字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掌握生字、难字,让学生也充分享受分析成功的喜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