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珍闻捃萃(2)——地摊上鍮石钱的随感

标签:
转载 |
鍮石,由其外观色质颇似黄金,而其价廉于金、银,故在西域佛教国家中,被广泛用于制作佛像、香炉等佛家重器。相传阿富汗被塔利班炸毁的巴米扬大佛,大佛的金黄色表层就是鍮石。
鍮石,实际为一种“黄铜”,但是这种黄铜为古代黄铜,其成分、制作工艺与现代黄铜有很大不同。
从宋代起就禁止私自冶炼鍮石。“天禧三年 (1019)诏:犯铜、鍮石,悉免极刑。”、“大严私铸之令,民间所用鍮石器物,并官造鬻之,辄铸者依私有法加二等”。北宋和辽之间,鍮石、炉甘石都作为主要的禁运物质,禁止出境。
在本世纪初以前,各种钱谱未见有鍮石钱存在的记录,而从东北窖藏钱币大发现以来,人们发现在窖藏钱币,特别是干坑罐藏钱币中有一种几乎没有铜锈,表面金灿灿的钱币,而这些钱币都与辽金的年号有关,这种钱币在收藏市场上的出现,引起人们极大的困惑,这些钱币是否为赝品,它们的材质究竟如何?
对于这种钱币材质为“鍮石”的判定,是由裴元博先生给出的,裴元博先生博文中给出的辽代鍮石钱照片:
裴先生在博文《我的辽金钱币研究》中,写到:“金钱以铜钱为主,亦造有大量铁钱,还有少量的金、银、鎏金及鍮石钱。”
对于鍮石钱,裴先生给出如下定义,“鍮石钱,是炉甘石(碳酸锌ZnCO3)炼出的黄铜钱。其只是外观呈微黄色不含一点金。颜色随含锌量的变化而变化。”
元代托名苏轼所撰《格物粗谈》就有“赤铜入炉,炉甘石炼为黄铜,其色如金”的记载。宋·程大昌《演繁露·黄银》:“世有鍮石者,质实为铜,而色如黄金,特差淡耳。”。在古代人们将它作为黄金的替代品,唐代诗人元稹在《估客乐》诗中写到:“鍮石打臂钏,糯米吹项璎,归来村中膏,敲作金玉聲”,实际写出一个卖假货人的嘴脸。
中国早期使用的鍮石多来自西亚,在《吐鲁番出土文书第2册》中就有“高昌□归等买鍮石等物”的记载。
在《全宋文》中有“京城修造所用门环等杂用鍮石铸造诏”的记载,可见在宋辽金时代,鍮石乃是贵重之物。
未见辽金有明确铸造鍮石钱的记录,在《金史》中我们可以找这样的记载:“钱宝纯用黄铜精治之,中濡以锡,若青铜可铸,历代无缘不用。自代州取二分于四六分,青黄杂糅,务省铜而功易就。由是,民间盗铸,陷罪者众,非朝廷意也。必欲为天下利,宜纯用黄铜,得数少而利远。其新钱已流行者,宜验数纳准换” 为了避免盗铸,政府规定“括民间铜鍮器,陕西、南京者输京兆,他路悉输中都。”在一篇文章中写到,“目前虽难以确认此时有黄铜铸币流通,但政府三令五申对鍮石私铸的禁止并且由国家统一定价,政府进行垄断生产或者拥有,因此推测,鍮石也和金、银、铜一样与当时的硬通货相关联。”
作为辽金鍮石钱,在收藏市场上鲜有出现,笔者印象中,曾经在报国寺出现过两次,听说在七八年前,报国寺出现过一回辽代鍮石大钱,直径在90—100毫米之间,钱体厚重,这批钱币现在绝大多数在泉友小张手中:
http://s8/mw690/006hCKO9zy75z6Fh7Zd77&690笔者也收藏有一些金代鍮石钱:
http://s1/mw690/006hCKO9zy75z6Fliec20&690鍮石钱是辽金元钱币中的特殊品种,也是在东北窖藏钱币大发现中出现的新型材质钱币,鍮石钱的发现,应该是中国钱币史上一次重要发现,是东北窖藏钱币大发现的主要标志型成果。
最近,在潘家园市场的一个来自内蒙兴安盟的钱贩手中出现了几枚鍮石大钱,为契丹文,这是近几年没有过的事情,据摊贩介绍,这些钱币为一位退休的钱币收藏爱好者代卖的,这些鍮石钱也来自兴安盟。承蒙摊主厚爱,我拍摄了一组照片,做为资料珍藏。“看过即拥有”!,此话不谬,能够亲身过手过眼这些钱币,并且留下珍贵的影像资料,也是一种幸运!
http://s13/mw690/006hCKO9zy75z6Frm7W7c&690这两枚鍮石钱,黄色深浅不一,可能与含锌量有关。
http://s3/mw690/006hCKO9zy75z6FFvAC22&690
此钱牌,体形硕大而厚重,仔细观察这个钱牌,钱牌上面的“承安宝货”钱币和鱼形,铸造不甚精细,并不清晰,而钱牌的阳文“金国千文”四字,似乎都经过刀修,字口峻深,文字笔画与地章之间,立陡立崖,而钱牌正面的四框,也是刀修痕迹明显。背面“上京”二字为阴文,也有几处刀修痕迹,尤其以“京”字中“口”字内部刀修痕迹最为明显。而观察是否有刀修痕迹是鉴定辽金超大钱与钱牌真伪的一种方法。
虽然市面上已经出现类似的钱牌仿制品,十里河程田旅馆的钱币商店也有仿制品出售,但是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真品与赝品之间仍然有很大区别。赝品刻意最求卖相,在“承安宝货”钱币、鱼形上都非常清晰,钱币上没有刀修痕迹,此而品相极佳,恰恰是现代仿品的最大败笔!
经过几位常逛潘家园熟悉的老藏家观看,并将照片让几个著名东北钱币藏家观看,大家意见,这枚钱牌基本为真品。而不像某一所谓辽金钱币研究的权威张口就来的口头禅“假货”!
在这个摊位上还有一块辽代符牌:
http://s9/mw690/006hCKO9zy75z6FUj7W88&690
符牌正面的右行文字“天皇帝”,左边,懂行的泉友说是契丹大字,文字尚无法翻译。权威也称为“假货”!这里放在这里,以供参考。
鍮石钱研究是一篇大文章,在辽金元时代,什么样的钱币使用铸造使用鍮石,笔者在一批同样出自兴安盟的窖藏钱币中收集到一批金代钱币,这些钱币,相同形制的年号钱,既有银钱,也有鍮石钱,而这些金代年号钱基本属于非行用钱,而属于礼仪型钱币。而且在这批钱币中有一些显然不是宋代自己铸造的年号钱,例如如康定通宝、元宝,令人生疑的这些宋代年号小平钱,也是既有银钱,也有鍮石钱,还有铜钱,基本为一模三铸。其作用如何,有待于研究,一个看法认为鍮石主要用于礼仪性,祭祀型钱币的铸造,北方少数民族有铸造他国货币或前朝货币的传统,这些钱币已经脱离了货币应有的交换与流通的作用,主要是用于礼仪、祭祀时候作为一种祭品,表示这些过去的君王在阴间也臣服于本国君王。这种见解是否成立,有待于更多文物的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