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平度天柱山随拍

标签:
旅游平度天柱山魏碑摩崖刻石 |
分类: 爬山不论山大山小 |
登平度天柱山随拍
景区正门与平度市天柱山文物管理所
天柱山,不仅自然景观不错,人文景观也挺好,因山上有保存完好的北魏摩崖石刻而闻名,与山东省莱州市的文峰山(云峰山)等一起被称为“中国书法名山”。

进入景区

东面的小山也挺好看的,其名为三山顶
郑道昭(公元455—516年),字僖佰,自署中岳先生。司州熒阳(今河南荥阳)人。曾任北魏光州刺史、青州刺史。著名书法家,魏碑体鼻祖,被誉为“北方书圣”,与王羲之齐名,有“南王北郑”之称。
北魏时期在胶东半岛设光州,治所掖县(今莱州),胶莱河以东地区大致都属光州地界。


天柱山仰视


背面
碑文主要内容为:
天柱魏碑,系指天柱山重要摩崖刻石而言。因《郑文公碑》等镌刻于北魏永平四年(公元511年),人们习惯上称之为“魏碑”。天柱山魏碑,同莱州云峰山、大基山等四十多种魏碑刻石,因多系光州刺史郑道昭父子所书镌,故被视为一体,历史上赞为“楷隶至极”、“北朝书第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建筑物即郑文公碑亭
《郑文公碑》(又称《郑羲碑》),为郑道昭传述其父郑羲(谥号郑文公)功德的摩崖石刻,撰刻于北魏永平四年(公元511年),分为上下两碑,内容基本相同。上碑镌刻于平度市天柱山之阳的一块岩石上,下碑镌刻于莱州市云峰山之阴的一块岩石上(本人所拍的下碑照片,本博已于2024年4月编发于《莱州云峰山随拍》博文中)。




眺望三山顶和大泽山等



眺望东南方时,没分辨出哪里是之前去过的茶山。因为之前去的是三茶峰西南方山谷,现在是在其西北方望之,模样不一样。猜想那个比较尖的石峰或许是三茶峰。


俯瞰景区出入口和天柱山文物管理所


碑文局部:



郑文公碑所镌刻的魏碑体,突出体现了我国书法由隶书到楷书的转变,故受到古今书法家所推重。北宋金石学家赵明诚将其记入《金石录》中。清代书法界给予尊崇。1984年,89岁高龄的著名艺术大师刘海粟专程登山并题写“瑰玮博达,绝壁生辉”,以示敬仰与赞誉。
继续爬山、参观:
右上方还有个魏碑刻石保护亭

天柱山西南侧的小山口
亭内的保护对象亦是郑道昭刻石:

熒阳郑道昭上游天柱下息云峰

在小山口向西北方观光随拍:

平原远眺

西面是高望山北麓

淄阳水库
淄阳水库与大泽山水库东西排列,都建在淄阳河上。淄阳河发源于大泽山西麓,向西流入北胶莱河。



有介绍说,郑道昭任职北魏光州刺史、青州刺史时,在平度天柱山、莱州云峰山(含大基山)、青州玲珑山留下的魏碑摩崖石刻,并称“魏碑三奇”,是我国稀有的书法刻石艺术瑰宝。
之前游览过云峰山、大基山。也曾在青州宾馆见过玲珑山魏碑拓片。但,青州玲珑山尚未涉足,待日后找机会去走一走、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