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2024-07-08 15:03:01)
标签:

旅游

青岛

崂山

二龙山

塘子观

分类: 爬山不论山大山小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景区导览图 

感兴趣、想探访的高山深涧区域不开放,就只好游览一下开放区域了,便按顺时针方向走了个大环线(内含一个小环线),如下图所示: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梆子响石 

梆子有多种,有的属于打击乐器,有的为专属用具,如旧时卖豆腐的就敲一种专用梆子。梆子响石形似某种打击乐梆子。

崂山响石有很多,山上山下都可见。崂山响石主要特点和发声原理,一是巨石上有较为复杂的孔洞或叠架、丛立的岩块间有较为复杂的空隙,二是位置相对突兀,易招风。当强劲有力的风以合适的角度吹它时便产生特殊的音响,或低沉或高亢,如箫似笛,随着风力的变化音韵起伏悠长。崂山响石里还有一种音响是某块不倒翁似的岩石被强风吹得碰磕下方或旁边岩石产生的。崂山响石中最有名的位于华楼山北、崂山水库南岸,直接以响石命名,且附近的小村庄亦以响石命名,这里插入8张该响石的远眺照片如下: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于崂山水库北岸东段眺望华楼山与响石等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于崂山水库南岸东望响石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于城阳青峰毛公山景区南望石门峰、华楼山、崂山水库及响石等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像梆子响石这种微地貌的成因,在崂山最流行的说法是古冰川活动加后来的海蚀风化。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晓望水库石坝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眺望晓望社区、王哥庄湾等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俯瞰景区停车场时看到了自己的车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天书石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俯瞰晓望水库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也有称其为“晓望老人”或“晓望石老人”的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塘子观水库石坝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塘子观水库石坝顶部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塘子观水库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地图上塘子观水库东岸有龙泽阁,不知是不是这座建筑(塘子观在其东面)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色彩漂亮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晓望水库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时值春季,水量不足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又见“晓望老人”寿星石,但其模样变了  

于塘子观水库坝顶环视随拍: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太平顶(“太平远眺”景点处)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咣咣崮,其顶部像铜钹俗称“咣咣”);景区导览图板上标注为望望崮或光光崮 

很早以前就注意到了咣咣崮(光光崮),下面插入5张数次从其东面(晓望社区至仰口游览区地段)拍摄的照片: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右部石峰即咣咣崮,中部三峰名笔架山或文峰,左部石峰名鹰定崮精定崮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回来,继续编发于塘子观水库坝顶环视的随拍照片: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笔架山(文峰)

咣咣崮(光光崮)与笔架山之间的山口为“山门望海”景点处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以下几张环视随拍照片展示的山峦为非开放区域: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告别二龙亭  

环绕塘子观水库观光随拍: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待绕到对面的塘子观(龙泽阁东南,上图中部),将再次开始爬山,路线先左上,经太平顶(太平远眺),再转向右经妃子洞窟→到达本次游览登山的最高点——山门望海(咣咣崮与文峰之间的山口,上图中上部)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龙泽阁(本文就这样称它吧)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水面上飘浮着一些松树花粉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岔道口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去木栈道、铁索桥、黄岭后方向,回头儿再去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继续前往山门望海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塘子观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游览崂山二龙山景区随拍(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