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山之莲花盆景区(4)

标签:
招远罗山莲花盆景区通天涧莲花盆驱狼石柱 |
分类: 爬山不论山大山小 |
罗山之莲花盆景区(4)


上下两图均有莲花盆路标


有蝴蝶飞来引路

这块石头就是莲花盆






莲花盆介绍:通天涧顶端的“莲花盆”更是神秘莫测,盆内之水不足尺,却常年不枯,用此水润手洗面,还可祛病免疾,得交好运。

盆很小,水很少且看上去很脏



从其东侧看

从其南侧看
在莲花盆眺望一下远处:

南眺通天涧、双眼石

莲花盆下方这条贯穿罗山南北的山谷,即通天涧。
通天涧东侧为罗山主峰,西侧为马耳山与云屯顶。

从网上看到一篇“家在招远”介绍罗山通天涧、莲花盆的文章,摘录几段如下:
通天涧的来历源自一段鲜为人知的传说故事:相传远古时期,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大海,罗山也不叫罗山,几座山峰不过是大海里的几处小岛,水中为龙的世界,岛上为虎所居,几千年和睦相处,倒也相安无事。可是有一天忽然的一阵狂风大作之后,随之是天摇地动,海上巨浪翻滚,霎时间好像是天地颠倒了一番,一些生灵被瞬间灭了踪迹,人们也不知道这是啥迹象,只是感觉到这是灾难来了,只待一会平静下来后才发觉这海面降低了,原来的小岛变成了高山。时光漫流,渐渐地那些原来靠打鱼为生的人们转化为耕田种地了。
……
没有战乱和灾难的日子着实让当地老百姓过了几年安稳日子。可话又说回来,这海水没了,自然就让水中的龙王没了安分日子,相反山里的老虎却无意中扩大了地盘,双方也经常会为争夺地界而发生争端,一日老虎又下的山来在水边自由自在地溜达着,被龙王发现后便纵身跃出水面进行驱赶,这虎也不示弱,双方都把多年的积怨同时发泄出来,一会儿打得风沙漫天,一会儿又闹的巨浪滔天,他们俩的仗只要打起来那方圆数百里内都无法安宁,百姓因此不得不迁乡他处。这种无休止的龙争虎斗就这样时常延续着……
这日,恰逢观音菩萨巡查到此,巧遇龙虎又因地界争端而打得不可开交,观音菩萨在调解无果的情况下,拔下玉簪画出一条“通天涧河”,同时将莲花宝座下一枚莲花瓣掰下化作莲花巨石(如今的莲花宝盆)置于山顶作为标记,声明以次为界限,西为龙的地界,东是虎的辖区,以后各不相干,若再有争端就沿此“通天涧”上到天庭去找玉皇大帝评判,但终归它们都不愿违背天意,所以从此相安无事,形成了现在西有龙潭、东有虎穴,蛟龙猛虎两岸对峙的局面。
如今,罗山公园内一条七千米的水泥路贯穿通天涧峡谷,最顶端的莲花盆独立于岩石之上,西侧即为“龙宫涧”景区,内有“龙潭”、“龙洞”、“龙宫”等景点;东侧有虎啸石,苍松翠柏中,一只猛虎状的巨岩,张开大嘴,对着龙宫涧方向仰头长啸,好像对于前世的恩怨仍然耿耿于怀,仔细聆听还可以闻其长啸的吼叫声呢。

在莲花盆看罗山主峰,在东南方


云屯顶在西南方(同时可看到“三圣文化坛”的“三圣”雕塑)

莲花盆旁边立着几根石柱,可能是遗存的古建构件,不知是不是所谓的“驱狼石柱”。
传说当年周祖为驱赶狼群在此建造石柱,并告诫狼群从此不得在此居住,石柱腐烂之时,才是狼群回归之日。

回到防火道再看“秋千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