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头钓鱼台——崂山海岸掠影(8)

标签:
崂山崂山头钓鱼台变质岩沉积岩 |
分类: 徜徉岸边神来神往 |
崂山头钓鱼台——崂山海岸掠影(8)

上图中,红三角处为莲花尖(山)向南突入海中的岬角,沿用山名莲花尖;红圈处为大平岚村南向海突出的台地。
崂山头半岛钓鱼台与大平岚村南向海突出处的连线,即为下宫湾(太清宫口)湾口。通常将莲花尖(角)看作流清河湾与下宫湾的分隔处。
站在崂山头钓鱼台上,来个360°环视:




崂山头山脉主峰土峰顶,海拔372.8米










走马观花地在崂山头半岛岸边走了走,发现这里的岩石与崂山山体的花岗岩有所不同。尤其从钓鱼台开始,越往东走,看到的岩石越不同。
崂山山体为花岗岩,呈肉红色或白色,矿物结晶成粒状,地质学上命名为“崂山花岗岩”。
据说,形成崂山这块巨大花岗岩体的热熔岩浆,是在据今约6800万年至13000万年的燕山运动晚期,从地壳深处上涌到地面以下几公里的地方冷凝。其上面覆盖的原有岩石被热熔或烘烤,许多变异成为变质岩。新生代以来,地壳抬升,崂山花岗岩体抬升成山,地表原有岩石被挤推得四分五裂,并经风化剥蚀,成为崂山花岗岩体的围岩屯集于周边。
崂山头的岩石属于变质岩,可能经历过沉积岩——变质岩或者变质岩——沉积岩——变质岩的转化过程。
从钓鱼台往东,在岸边看到的岩石,往往是层理平行且显现出不同颜色、成分和粒度,节理大致垂直于层理面,岩体经海蚀坍塌破碎易形成方墩状岩块。还看到一些侵入断层或裂隙的岩墙(岩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