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北九水(2)

标签:
崂山北九水九水十八潭崂泉铭范曾 |
分类: 爬山不论山大山小 |
崂山北九水(2)



高如城墙的石门,南岸有石门亭(不过,据说真正的“石门”在南边山峰的半腰上,高12米,宽8米,从这儿是看不见的)


在此回看“金龟望月”,变为“金鸡报晓”





读罢《崂泉铭》,方知这九水十八潭,原来是请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书画家、诗人范曾,根据每水每潭的方位、地貌、特点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将“道法自然”的老庄思想与山水的灵秀景致进行交汇融合后,逐一命名的。

五水(养生)
“养生”源于《庄子内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意思是说,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知识和能力是无限的。这就需要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边际的知识和能力。学会利用环境、工具和规律掌握知识技能,是养生重要原则之一。他还提出“安时而处顺”的养生之道,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才能得以长久安生。





内五水南岸悬崖垂石如裳,望之如士大夫拱手相揖,故称“大夫石”







内五水涧南这一悬崖陡壁,色赭黄,石纹纵横有致,斑驳绚烂,色彩犹如凤锦,故名“飞凤崖”。
有这样介绍“飞凤崖”的:
夹在两座突出山峰的中间,活像一只凤凰,正展开翅膀,凌空欲飞。这处景观被称为“丹凤展翅”。
说起这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来,还有个美丽动人的民间故事哩!古代的崂山属即墨县管辖。传说很早以前,有个姑娘模样俊俏,心灵手巧,绣花的手艺远近闻名,绣花花香,绣鸟鸟飞。县官费尽心机想霸占她,可是派了三个媒婆都被撵了出来。于是县官想出了一条毒计 ,限她三天之内绣出一件皇上穿的龙袍,上面要有“二龙戏珠”,珠要会滚,龙要会飞。绣成了,他可以向朝廷进贡,升官发财;绣不成,就要派兵抢人。
姑娘只用了两天就绣成了。县官刚把龙袍抖开,两条金龙便张牙舞爪扑了上来,一下就把他的胸膛抓开,掏出了他的黑心,驾着云彩飞走了。皇上听说这件事后,勃然大怒,派兵包围了姑娘的家。这时候,姑娘正在绣一只凤凰,还剩下一只翅膀上的三根翎毛没绣完,忽然听见门口人喊马叫,大吃一惊,绣花绷子掉到地下摔散了。转眼间,绣锦上的凤凰驮起姑娘就从窗口飞上了天空,因为有只翅膀没绣完,所以飞着飞着力气不够用了,只好在这儿落了下来 ,变成了这座“飞凤崖”。
得鱼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