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伟险峻——八达岭长城之三

标签:
八达岭长城居庸外镇北门锁钥关城与敌楼不到长城非好汉 |
分类: 爬山不论山大山小 |
雄伟险峻——八达岭长城之三
八达岭口地势险峻,居高临下,原为隘口,后建关城。
八达岭长城关城呈东窄西宽的梯形状,设东、西关门。东门额题“居庸外镇”,西门额题“北门锁钥”。两门均为砖石结构,券洞上为城台,台之南北各有通道,连接关城城墙,台上四周有砖砌垛口。
八达岭山峦重叠,形势险要,依山势而建的长城雄峙于危崖之顶,蜿蜒于群峦峻岭之颠,典型地表现了万里长城雄伟险峻的风貌,气势极其磅礴,视野所及,不见尽头。
有关资料显示,八达岭长城城墙高6—9米,截面呈梯形,底宽6.5—7.5米、顶宽4.5—5.8米。大部墙顶宽阔平坦,可以“五马并骑、十人并行”;青龙桥一带,山陡坡险,墙顶较窄,最窄处仅2米多。城墙中线偏于外侧,外侧墙高,内侧墙低。墙两侧用花岗岩石条包砌,石条宽0.5米、高0.4米、长0.8—1米不等,最长石条达3.1米,重1.5—1.7吨。无论陡峭山坡或平缓地段,石条均逐层水平垒砌,纵横交错,横架竖垒,咬合成一体,合缝处灌以灰浆。墙体内填泥土、石块,用夯砸实。墙上体为3—4层城砖,用石灰膏粘接灌缝。城面上用墙砖铺砌,使墙顶平整。墙砖长0.4米、宽0.2米、厚0.1米,每块砖重15千克,在坡度较大的陡峭地段,筑成梯道,便于上下。
八达岭长城共有敌楼43座,形制相仿又各具特色,其中有巡逻放哨用的墙台,也有上、下两层的敌台,上层周围设垛口和射洞,下层为士兵住宿和存放物资的房舍。台堡的距离根据山势和地形而设。一般敌楼为两层,高10米、长宽均10米。全部为砖石结构,第一层和第二层顶部做成许多拱券,有梯道上下。两层均有射击口、瞭望口和吐水嘴,楼上有垛口,台突出墙外,收墙于台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