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王坟——芝罘山随拍(23)

标签:
芝罘岛芝罘山次峰康王峰康王坟康公墓 |
分类: 徜徉岸边神来神往 |
康王坟——爬芝罘山所见随拍(23)



从南侧看芝罘山,最容易吸眼球的倒不是主峰老爷山,而是位于主峰西北侧的次峰康王坟。一是因为康王坟顶部的岩体气势恢宏,格外醒目;二是两峰毗邻,海拔高度差不多,主峰294.1米,次峰289米,在距康王坟近于老爷山的地方看上去,反而会觉得康王坟高。
芝罘山次峰之所以称为康王坟,是因为传说齐康公墓在其顶上。
芝罘岛流传一首歌谣:康王儿,拗拧种——叫他往东他往西,叫他打狗他撵鸡,终生听爹一句话,将爹葬在高山顶。说的故事源自春秋战国时期的田氏代齐事件,大致是:
康王即齐康公姜贷,所处时期是春秋向战国转折的时代,各路诸侯自立为王,齐康公自封为齐王,故俗称“齐康王”。康王在位时沉溺于酒色,不理朝政。齐相田和掌握重权后篡位,废齐康公,并把他迁到海滨,只给一座城做食邑,权作对其祖先的祭祀费用。这齐康公所居食邑被称为“康王城”,即芝罘岛对面的宫家岛一带。
康王有个儿子,行为怪僻,生性倔犟,从小不听话,总是与父亲拧着劲儿干,康王对他毫无办法。康王被逐后,眼看着自己的国家被人所篡,儿子又不学无术,忤逆不孝,郁闷、忧愤成疾,便请来巫者料断后事。巫者占卦说:康音同糠,糠为轻浮之物,易被风吹走。康王死后应葬于低洼处。因此,康王便在芝罘山下选中一块山岭怀抱、背海朝阳、平坦幽静的地方,作为自己的墓地,以期借此风水宝地保佑其后代有匡复的可能。康王本想把占卜之意和自己的想法告诉儿子,但又怕儿子和自己“拗拧”。决定把欲葬之地反着说,心想儿子会像以往一样反着做,其结果不就实现了自己的意愿吗!于是,康王扶病与儿子一同前往芝罘岛,站在他选的那块地方,指着芝罘山巅对儿子嘱咐道:“我死后将我埋在山顶,让我与这高山永世共存吧!”
结果,康王死后,他儿子回想一生未听父亲的话,父亲最后的遗言说什么也不能违背了,听也就这一回了,竟一反常态地遵从他老子的所谓临终遗嘱,真的把康王遗体葬到芝罘山顶上了,成为流传千年的笑谈故事。殡葬那天,不知是康王下世感动了上苍,还是老天有意捉弄这个不肖子孙,灵柩抬至山腰时,霎间天昏地暗,电闪雷鸣,山呼海啸,风狂雨骤,使送葬的队伍行进艰难。便多加壮汉抬灵,灵杠多次折断,几易灵杠,绳索断了,更换铁索,终将灵柩抬上了山顶下葬。康王的儿子觉得总算了却了他父亲的愿望,结果真是把“糠”放到了山顶,一阵风就刮散了,齐康公的意愿成了千古遗憾。
史料显示,公元前391年,田和废齐康公;公元前386年,田和自立为国君,同年周安王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公元前379年,齐康公死,奉邑入于田氏,姜姓齐国绝祀,田氏仍以“齐”为国号。
当然,关于康公墓的传说不止这一个。本篇展示的是被俗称为康王坟或康王峰的芝罘山次峰。
在芝罘岛西海岸看老爷山和康王峰:
在康王峰东侧看康王峰:
在康王峰西侧看康王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