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超有吸引力的洞洞书《先有蛋》

(2014-05-15 22:06:23)
标签:

洞洞书

育儿

分类: 亲子阅读之绘本

超有吸引力的洞洞书《先有蛋》

昨晚整理书柜时,这本书被溪溪看到,之前一直没有给读过,便自己拿了到沙发边上去读,我照旧整理书柜,把书的顺序调整一下,只不过,我自行加快了速度,因为我知道,但凡被拿走自己翻看的新书,肯定自己翻不了几分钟,就会跑来,让我给读的。所以,我得赶紧整理,否则结果就是书摊了一地,得先被抓去读书,能安抚着等上几分钟都是万幸,一般情况是必须马上配合。


果不其然,书柜最终还是没整理完,那边就跑过来了,妈妈讲这本吧。由于工程量还大,索性直接有求就应得坐下来讲,让儿子去搬凳子到小书桌前的空档,抓紧翻看了一下,好在字少,不用太费用读,看图也就基本能明白其表面意思,我想这第一遍读就先给讲些书的表面意义吧。

由于最近绘本课一直在强调重复,以至于每次讲读前做功课时,我的第一反应都是去寻找这个重复,这本也不例外,当有意去这样做的时候,真得就会很容易发现这是很多绘本几乎不可或缺的一项策略,原先没意识地读,到现在有目的,有针对性,能感觉到自己的提高,也正在试着把这种提前潜移默化的传递给儿子。

当坐下来读时,可能这本书的形象太明了,溪溪一下子就认出来,并用自己的读言说:
    “妈妈,你看这有个窝呢,是谁坐的窝,是小鸟吗?”很显然,蛋的大小与鸡,小鸟没形成联系
     ”好大的一颗蛋蛋啊,安静地躺在窝里呢“我没答话,继续我的讲读

翻页去掉护封后,一只大大的,白色母鸡呈现在封面上,我自问自的说:
     “咦,大大的蛋怎么变成一只母鸡了,那那颗蛋是谁下的呢”
      ”是母鸡下的“几乎没停留,溪溪便大声答到。
     “这颗大大的蛋,应该是母鸡下的,小鸟的蛋,会比较小,像乒乓球一样”说完才发现自己这比喻实在有点...

小节奏的重一开始,溪溪并没有看出来,待第三组过后,第四组时就已经能预测到结局。
  “先有蛋---蛋破--小鸡--长大成母鸡”
   ”小黑点--小蝌蚪--长出两只腿--青蛙“ 这小蝌蚪,起初溪溪并没有认出来,没有发现浓重色彩里面的小黑点,即使透过洞洞,也没认出来,在我的提示下像是如所明白,联想到那首儿歌”小蝌蚪,水里游,长长的尾巴,大大的头“,但我感觉,真要是见到,也还未必认得出。现在这种小不点,也实在难见到。
    ........

看到最后,溪溪也被绕进去了:
       问:  ”蛋是哪里来的“
       答: “母鸡生的”
       问:“母鸡哪里来的?”
       答: “从蛋蛋里出来的”
       问: “先有蛋还是先有鸡?”
       答“.............(卡壳了)
如此深奥的问题,不光是孩子,大人也无法回答,很多绘本并不是非要给出一个答案,关键是这个思考的过程。

临睡前,溪溪又要求连读两遍,明显感觉洞洞的吸引边蛮大啊,依旧边读边不停的抠,边抠边说这是方形的洞洞,这是椭圆形的.........

对于这本书,我有些不解的是,色彩一直比较浓重,是作者的风格还是有其中另外的内涵?我得赶紧找记录......

感谢卡妈推荐
超有吸引力的洞洞书《先有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