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25个月0天小进步育儿 |
分类: 亲子阅读之绘本 |
溪溪今晚所读的书,并没有刻意安排,而是晚饭后,他自己从书架上随意抽出了这本五味太郎的《谁在藏在那儿》。我也就顺其自然,把这套书中的四本,全部找了出来,又随手拿了紧挨着的两本,于是乎,今晚的阅读书单出炉了:
五味太郎:《谁藏在那儿》、《我说了吧》、《不要紧吧,小老鼠》、《一起玩儿吧》
《米菲坐飞机》、《小熊的哈欠》

今晚的阅读让我有几点发现,不知可不可以称之为阅读中的小进步?
1.当我拿出这本《谁在藏在那儿》读书名和作者“五味太郎”,话音落下,还没等讲封面上的内容,就听到溪溪自己读到“五味太郎著,猿渡静子译”,我仔细瞧封面,没有发现译者的名字,原来是儿子在跟我读绘本的过程中,已经深深记住了这位译者,又加之看过蛮多这两人合作的绘本,比如《藏猫猫躲猫猫》《看,脱光光了》《小牛的春天》》,又比如《小金鱼逃走了》等,以至于儿子记住了这样的文图作者的组合。
我期待着能根据图画的风格来大致判断是哪位作者的作品的一天,这才能称得真正的一种能力。
2.当我这样讲封面时“一只小狗从高高大,有着蓝色房顶的大房里走了出来,迈着轻松的步子 ,吧哒吧哒向前走着,看起来心情不错,它要去哪里呢?让我们跟着小狗狗去看看吧”这样问,并不是希望儿子回答,只想引起注意,正准备翻页时,儿子却很主动地自己回答问题“小狗狗去公园,找朋友玩”。我也顺势回应并翻页:“那让我一起跟着小狗狗找到了些什么朋友。”
3.书名页,当我第一次读此书时,并没有发现其中的隐藏的玄机,直到看到最后一页,小老鼠跑出来后,回翻,才发现其中奥妙所在,并不仅仅是简简单单就几个洞的立方体。溪溪第一次看此书时,为了把握下他的看图能力,此处的玄机,我并没有提醒他去看,表现跟我一样,一开始没有发现。当他读到最后看到老鼠出现时,感觉到不对了,马上回翻到书名页,指着有黑点的白色的圆说“眼睛在这里,小老鼠出来”。
4.对于书中所隐藏的“眼睛”,开始并没有发现规律,两个过后就很轻松的发现了规律,翻页过来,都能很快发现,这也让我想起老师的话“要让孩子找到荡秋千的感觉”,孩子想不爱读书都难,真得如此。
5.每种动物的出场,溪溪都会配上极短的文字,比如,发现小鸟飞出来后,会说“小鸟飞出来了”;看到“松鼠出来”---“松鼠吃橡果”(来自东方娃娃绘本中的画);“马跑出来”--不忘记学几声马的叫声,双手放身后,表演马跑的样子。
溪溪读书时渐成习惯的时候,一些极其轻微,细小的提高也在慢慢出现了,兴奋的同时无形中也给了自己坚持陪读的动力,能陪着儿子伴着绘本长大,真是人生一大幸事,母子同受益真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