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亲子阅读姥姥参加育儿 |
分类: 亲子阅读之绘本 |
自从踏上亲子阅读这条路,便义务返顾得陪着儿子向前走,每天晚饭后,临睡前,读书成了每晚的保留曲目,除非有特殊情况,比如生病,比如出门没有坚持外,雷打不动地每晚上演着。溪溪也很配合,读书也在渐渐地成为习惯,前段时间专属书架的归位,也极大的带动和刺激了这种兴趣,到目前为止一直很顺畅地往前进行着,使读书这件事变得轻而易举,独自从书架上取书,翻书的场景每天都会出现无数次,儿子也在习惯这种天天读书的生活,尽管自行看书还无法做到有始有终,有时翻几页就换作另一本,兴趣和习惯也许就是在这自行地玩味书本得到加强和巩固。
对于上班族的妈妈来说,白天的陪读成一项不可完成的任务,多少遗憾,全职对我来说目前更是不可实现地事情,白天一整天溪溪是跟着姥姥混的,姥姥自然而然地也加入了陪读的行列,带着老花镜,祖孙俩并排在沙发上边翻书边念叨地场景,也蛮温馨,很感人。看着你的投入劲,妈妈知道姥姥讲的故事一样吸引你。
其实,对于六十多岁的姥姥来说,平日里并没有读书的习惯,报纸更多地时候是由姥爷来读给姥姥听,绘本更是个新鲜事物,拿姥姥自己的话来说,字能读顺溜已经不容易,其它根本谈不上,但为了孩子,姥姥还是加入到这个行列,好在溪溪年龄尚小,不需要过多的技巧,又加之低幼的绘本,往往图多字少,对姥姥来说相对容易些,目前看来还是能应付得来。其实,姥姥能做到这些,妈妈已经很感激了,更让我感动的是,经常看到姥姥床上放着家里所囤精装绘本的导读手册,让妈妈想像得到姥姥带着老花镜对照导读研究绘本的情景。
姥爷偶有来“探班”时,也会加入到陪读的行列,绘本这个新生事物在我们家被很容易的接受,我想很大一部分缘于你的认知进步:“小猫当当的皮球飞走了”“姥姥做的新裤裤,湿湿地”“桌子角,离远点”“手脏脏地,洗洗”“太阳公公下班了,回家吃饭了”“小猫蹦,小鸟蹦,小狗蹦,蜗牛没蹦,没脚”等等,诸如此类的话出自儿子之口,最终根源是来自于绘本。这种功效更有效地刺激了亲子阅读的积极参与。
溪溪你说话早,除了自身因素之外,很大原因也跟亲子阅读有关,大人读得多,孩子自然听到就多,有事没事地把书上的话背几段给他听,一岁之前就经常做的,以至于我把唐诗宋词,童谣当做催眠曲关灯后背诵给他听,到后来的绘本阅读,每一步走来,都有着亲子阅读的影子。
白天,姥姥来陪读,方式肯定有异于妈妈,无形中让孩子同一个故事听到另一个版本,语言不会变,可声音,语调都会有所不同,这种方式貌似不错啊。
下一步,如果姥姥有兴趣,那就跟妈妈一起学习阅读吧。
前一篇:周末,高烧来袭,谁惹得祸?
后一篇:补记:两周岁生日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