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武夷山高尔夫_513GOLF
武夷山高尔夫_513GOLF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046
  • 关注人气:2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宋代点茶法和斗茶

(2011-12-23 22:42:13)
标签:

茶道

斗茶

分茶

点茶

文化

分类: 武夷茶道

宋代以前,中国的茶道以煎茶道为主。

到了宋代,中国的茶道发生了变化,点茶法成为时尚。和唐代的煎茶法不同,点茶法是将茶叶末放在茶碗里,注入少量沸水调成糊状,然后再注入沸水,或者直接向茶碗中注入沸水,同时用茶筅搅动,茶末上浮,形成粥面。

宋代,朝廷在地方建立了贡茶制度,地方为挑选贡品需要一种方法来评定茶叶品位高下。根据点茶法的特点,民间兴起了斗茶的风气。

斗茶,多为两人捉对“撕杀”,三斗二胜。

决定胜负的标准有两条,一是汤色,二是汤花。

汤色即茶水的颜色,以纯白为上。青白、灰白、黄白,则等而下之。色纯白,表明茶质鲜嫩,蒸时火候恰到好处,色偏青,表明蒸时火候不足;色泛灰,是蒸时火候太老;色泛黄,则采制不及时;色泛红,是烘焙火候过了头。

汤花是指汤面泛起的泡沫。决定汤花的优劣也有二条标准:第一是汤花的色泽,以鲜白为上;第二是汤花泛起后,水痕出现的早晚。早者为负,晚者为胜。如果茶末研碾细腻,点汤、击拂恰到好处,汤花匀细,好像“冷粥面”,就可以紧咬盏沿,久聚不散。这种最佳效果,被称为“咬盏”。反之,汤花泛起,不能咬盏,会很快散开。汤花一散,汤与盏相接的地方就露出“水痕”。

南宋开庆年间,斗茶的游戏漂洋过海传入了日本逐渐变为当今日本风行的“茶道”。

http://s14/middle/8de478a6gb4c37fd738ad&690

宋辽点茶

见于河北宣化下八里村1号墓辽代壁画《点茶图》。壁画描绘了两人正在配合注汤点茶的情景。



http://s16/middle/8de478a6gb4c380278e7f&690

宋辽茶具

见于辽代张文藻墓壁画《童嬉图》。壁画右有四个人物,四人中间放茶碾一只,船形碾槽中有一碾轴。旁边有一个黑皮朱里圆形漆盘,盘内放有曲柄锯子、毛刷和绿色茶碾。盘的上方有茶炉,炉上坐一执壶。画中间的桌子上放着些茶碗、贮茶瓶等物。

壁画真切地反映了辽代晚期的烹茶用具和方式。

http://s13/middle/8de478a6gb4c38061b18c&690

宋辽点茶

见于河北宣化下八里村6号墓辽代壁画。壁画中共有6人,一人碾茶,一人煮水,一人点茶,反映了当时的煮茶情景。

http://s7/middle/8de478a6gb4c3803db7a6&690
宋代市井斗茶

见于南宋刘松年《茗园赌市图》。图中的茶贩有注水点茶的,有提壶的,有举杯品茶的,这是宋代街头茶市的真实写照。

由于斗茶需要比较水痕,颜色较深的建窑瓷成为了宋代流行的茶具。

 

http://s2/middle/8de478a6gb4c380512bf1&690

建窑天目曜变茶碗 南宋

http://s1/middle/8de478a6gb4c3806dcad0&690

建窑兔毫纹盏 宋

http://s14/middle/8de478a6gb4c37fd7c37d&690

建窑鹧鸪斑星盏 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