曜变天目茶盏

标签:
曜变天目文化 |
分类: 武夷茶道 |
http://s3/middle/8de478a6gb492a70c3d52&690
日本人酷爱建窑瓷器,评为上品。有一件叫“曜变天目”的建盏就藏在日本东京博物馆里,据说是北宋时期由在天目山径山寺学佛的日本和尚带回去的。像“曜变天目”这样的建盏,据说十万个当中都很难找到一个。
曜变一词原意为“窑变”、“容变”,十五世纪前后,人们开始用含有“星”“辉”之意的“曜”字来命名。据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耿宝昌介绍,“‘曜变天目’是中国宋代陶艺家所创烧的一种釉面极具特色的陶瓷产物,经过精心细研而烧成,极为宝贵,诸多的元素和适合的温度使其呈现出斑驳灿烂的色彩。中国古代最为成功的几件‘曜变天目’,在当时作为中日文化技术交流的使者到了领国日本,这些极富光彩炫目的宝物被日本人视为‘国宝’,至今仍被世人关注与青睐。”宋代的天目茶碗由于烧制时黑釉产生“鹧鸪斑”、“油滴”、“兔毫”纹等,因而自古深受文人墨客的青睐,历代留下了很多赞美的诗句。而天目碗中,尤以曜变最美,但即便是在世界范围内,曜变茶碗的数量也极少。就目前所知,目本成为了世间仅存三只宋代曜变天目碗的收藏国。
据耿宝昌介绍,“日本人对‘曜变天目’情有独钟,有不少积极者为了烧制出魅力神奇的‘曜变天目’苦心孤诣,百折不挠。然而,得以取得成功者却是凤毛麟角。”林恭助在众多探索者中脱颖而出,其作品做到了对“曜变天目”碗的再现。“他所研制再现的作品,与建窑窑变茶盏的胎、釉、造型和窑变斑纹有相类之处,同时在器物的形、神、色方面也极为相似。”
天目是古代鐵系黑釉陶瓷的統稱,天目瓷器(建盞)屬中國宋代名瓷之一。建窯始於唐、盛於宋,建盞天目為宋朝時的皇室禦用珍品,至今傳世並藏於日本的四只國寶級建盞「曜變天目」是享譽世界的稀世珍寶。
據史料記載,在日本鐮倉時代(十二世紀末到十四世紀),到我國浙江省天目山佛寺留學的日本僧侶們,曾帶回天目山的茶碗,天目這個名稱由此得名。宋代曜變天目茶碗具有兩大特點:一是有圓形斑點,二是斑點周圍閃耀著藍色光彩,無比奇特。
天目陶瓷難以燒製,關鍵在於爐溫難以控制,溫度稍有偏差,極有可能燒製失敗,而且燒製的作品由於溫度的細微變化,形成的圖案也千變萬化,每件都堪稱為「孤品」。天目瓷器中以曜變、油滴、兔毫最爲名貴,而曜變又居於諸名瓷之首。據有關資料記載,曜變天目在中國早已失傳,目前僅於日本存有四只宋代天目茶碗。
日本的都道府縣各博物館和美術館,皆有相當數量的天目珍藏,並將其列爲國寶級文物。唯獨東京靜嘉堂文庫收藏的建窯「曜變天目」茶碗(南宋);大阪騰田美術館收藏的建窯「曜變天目」茶碗(南宋)及京都大德寺龍光院,和鐮倉大佛次郎先生所收藏曜變天目等,這些都是建窯黑釉器不可多得的精湛佳作,爲世所珍。其中大佛次郎先生所收藏曜變天目的宋代黑釉盞,因黑釉面上受窯變的作用,産生了大大小小的圈形結晶斑點,由於斑點周圍有一些藍綠色的光環,曜變天目是根據光線的反射方向而改變其顏色,若垂直觀看,斑點成藍色;若斜著觀看,其斑點成金黃光折,日本人稱此盞爲「曜變天目」並列爲國寶。這種曜變天目在世界陶瓷史上也被尊爲至高無上的珍品,因爲是從數十萬個或百萬個黑釉中偶然産生的稀有品種,是自然的窯變所形成,絕非人爲預先設定而彌足希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