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茶美人 玉君子

(2011-12-19 21:00:45)
标签:

球道

茶道

武夷茶道

文化

分类: 武夷茶道
在日本的藤田美术馆、静嘉堂和大德寺龙光院各藏有一件中国宋代建窑的天目茶碗,均被列为日本的国宝,每十年才展出一次。茶具仅仅是中国传统茶文化中的一个环节,却在日本受到如此的重视,由此可见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之处。将人文思想和社会精神寄托于行为与物品之中,从而形成独特文化传承,是中华文明发展延续的重要方式。譬如品茶而形成茶文化,赏玉而形成玉文化。而通过品茶和赏玉等诸种载体的传承和传播,中华文明也成为世界诸文明中唯一的不断代传承至今的古老文明。

  品,茶以悦志

  在中国数千年的茶文化的发展传承过程中,经过历代的补充,茶文化形成了独特体系,现代人通常称之为“茶道”。茶道是茶艺和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而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饮茶法则。一般意义上的品茶通常有六点要求,符合了这些要求才能品出茶的生命和精神,更能达到养精蓄神的功用。

  品茶首先要有好的茶叶,这是茶道的根基所在。在历史的发展中,茶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分类,也产生了许多名茶。譬如绿茶有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信阳毛尖等;乌龙茶有武夷肉桂(武夷岩茶)、铁观音、永春佛手等;红茶有滇红、宜红、(武夷红)等;白茶有银针白毫;黄茶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另外还有安化黑茶、云南普洱等茶种。除了好的产地、好的茶种、好的采茶、制茶工艺外,现代社会还要求茶叶绿色无污染,没有农药残留。

  其次,好茶要配好水,好水才能发挥出好茶的茶味、茶香。在《红楼梦》中妙玉请众人喝茶,她给刘姥姥煮茶用的水是旧年的雨水,而请宝钗、宝玉、黛玉喝的茶则是梅花上收集的雪水。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说:“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清代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也说:“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 如果水质欠佳,茶叶中的许多内含物质受到污染,人们饮茶时既闻不到茶的清香,又尝不到茶味的甘醇,还看不到茶汤的晶莹,也就失去了饮茶带来的好处,尤其是品茶给人带来的物质、精神和文化享受。饮茶所配之水,最好是处于无污染地区的山泉水,其次为雪山水、井水,再次为纯净水。

  第三,好茶、好水,更要配好的茶具。譬如本文开篇所提到的日本国宝暨为宋朝时期人们饮茶所用的好茶具,《红楼梦》中妙玉请众人品茶用的是绿玉斗,著名的紫砂壶就是因适合泡茶而成为著名的茶具,也成为现在一个独特的收藏门类。

  第四,品茶要有好的天气和好的环境。好茶者常说这么一句话:“今天这天气不去喝茶的话就浪费了一个好天”。其实,阳光普照的晴天和细雨绵绵的雨天都是饮茶的好天气。另外,同样的茶水、茶具在车流穿梭的马路边和山中的小亭中喝出的绝对不是一种味道。在空气清新、视野开阔、有山有水、有树有花、无喧嚣之音、有鸟儿鸣叫的地方品茶,飘逸的茶香、甘甜的茶味更能将品茶者带入美好的思绪中。

  第五,饮茶者要有好的心情。要真正的喝懂一杯茶一定要排除心中的杂念,没有任何牵挂。假如你一直在考虑某件烦心的事情,心中烦躁,那茶的味道都如心情一般。鲁迅就曾经这样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首先就必须练功夫,其次是练出来的特别感觉。”

  最后,品茶要有好的茶友、茶伴。独悦乐不如众悦乐,一个懂茶的好友更如伯牙、子期,好茶易得,知音难觅。二三知己,对茶当歌,品的更是友情、人情。

  正如前人劝饮茶:一瓯香茗,涤我尘襟,借问往来船,载多少画意诗情,好传韵事;万里晴空,豁人心目,欲语登临者,看几次朝暾夕照,珍惜流光。

  赏,玉以养身

  同茶文化一样,玉文化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我国的玉文化始发于石器时代,我们见到的华夏银行的标志就是参照了著名的红山玉龙。玉器最初与原始宗教和图腾崇拜结合在一起,随着玉文化逐渐广泛化和深入化,最终成为中华文明的一块奠基石。

  自古以来,玉是君子的象征,包含着国人无穷无尽的理想追求和精神向往,人们把一切美好的东西以玉喻之,更把生命的理念寄托于玉。《说文解字》是这样解释的:“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也。鲤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也。其声舒扬远闻,智也,不挠而折,勇也。廉而不技,洁也。”《礼记》也把玉和君子捆绑在一起:“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宫羽,趋以采齐,行之肆夏,周还中规,折还中矩,进则揖之,退则扬之,然后玉锵鸣也。”

  古人选择玉作为精神和文化的寄托并不是偶然的。首先,玉与瓷器、青铜器、书画相比具有不腐、不朽、易收藏、易传承的特性。它的材质取于自然,象征大自然的生命之美;它易雕琢、易造型,人们可以将情怀寓意赋予之;它没有等级限制,帝王用它做印玺、文人墨客以之洁身明志,普通人可以将之作为传家信物。可谓人人皆珍之爱之。

  中国人对玉石的喜爱与其他国家对宝石的喜爱形成了最明显的区别。中国对玉石的分类从来不是以硬度和成分作为主要区分特征,而是以文化内涵作为其区分特征。

  我国的名玉以成名最早、知名度最广的和田玉、受皇家及文人推崇的寿山田黄、近现代受人喜爱的翡翠为三大代表。

  和田玉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曾几次提名要作为中国的“国石”。早在新石器时代,昆仑山下的先民们就发现了和田玉,并作为瑰宝和友谊媒介向东西方运送和交流,形成了我国最古老的和田玉运输通道“玉石之路”。历代进贡皇帝的新疆玉石,多取自这种和田白玉之最上品。由于这种白玉质地细腻,纯洁浑白,色如羊脂,故又名羊脂玉。

  田黄是产于福建寿山的寿山石,是印章中的极品。田黄石是我国特有的“软宝石”。全世界只有我国福建寿山的一块不到一平方公里的田中出产,因色相普遍泛黄色,又产在田里,故称田黄石。其材质温润凝腻,在软质雕刻石中居第一品。明、清各朝均被作作贡品献入皇宫,被雕刻成御用玺印及艺术摆件。田黄因质佳色浓,稀少难得,价格极高,早有“一两田黄十两金”之说,而先如今田黄的价值可以说是“一两田黄万两金”,故田黄石又被尊为“石中之王”、“石帝”。从田黄石的属性看,凡经雕镌的艺术品,都可以当作文物看待,因为它不能复制,属没有再生性的艺术品。

  早期翡翠并不名贵,身价也不高,不为世人所重视,古人不认为翡翠是玉,翡翠价格低廉,20世纪初大约45公斤重的翡翠石子也只值11英镑。现在,1千克的特级翡翠已经价值七八十万美金相比。

  随着几种最著名的玉石矿藏历经百年甚至千年的开发挖掘,和田玉和田黄石已经没有太大开发的空间,这些玉石的收藏价格也已经接近天花板,藏家开始转移收藏方向,资本和市场也开始开发新的玉种,比如近年崛起的“台山玉”。

  20世纪90年代中期,广东潮州客商陈森源在台山市北陡镇那琴南端的一个叫“散石湾”的地方发现了一块块金黄色的玉石。台山玉色泽呈黄带红,和暖如霞的金黄颜色与柔顺绵滑的石皮构成了华贵而内敛,圆融而钢韧的特性。它的光泽内敛而不刺眼、温婉含蓄,看上去有养眼舒服的效果。在宝石学上按光泽的分类,它属于蜡状至油脂光泽,具有与福建田黄、和田玉同样光泽的特点。合乎传统中国文人谦和内敛的意蕴。在玉作方面,台山玉所雕刻的人物五官,玲珑剔透,毛发清晰可辨,是一般玉石不可比肩的。台山玉的韧性特强,人物的细小毛发均可刻至极细而不易折断,在中国玉石品类中,只有和田玉可与它媲美。同时在硬度和稳定性方面更高于福建田黄。它只出产于沙咀散石湾一带,质优量小,用“珍稀”二字来概括台山玉的产量恰如其分。目前台山玉优质籽玉已超越黄金价格。因为它的稀有,也就成为爱玉者争相追逐的收藏投资对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