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高尔夫球杆的贴士

标签:
高尔夫球杆体育 |
分类: 如何打高尔夫-技术问答 |
http://www.7-hotel.com/file/Image/czf/10.7.15/1279600603.jpg
许多初入门的球友,对球杆基本规格如lie、swing-weight、bounce……等名词经常感到不知所云,往往无法从这些规格说明中看出球杆是否合用,更盲目地利用不同的规格设定来选择球杆,“看”出球杆的表现。
杆面角
所谓“Loft”杆面角,是指球杆杆面与垂直线间的角度。球友可在木杆杆底看到10、15等数字,这就是loft杆面角。近来球杆设计人员为距离不足的球友,采用“强势角度”来提高球友的铁杆打球距离,以不同两套球杆之7号铁杆为例:A组的loft是常见的35,B组的loft采较强势的33(可打出较长距离),故距离不足的球友在选购时便可选B组,以改善成绩。
杆底角与杆面后移值
杆底角“Lie”指将球杆拿起杆底平放,杆颈至地面的角度。目前各品牌球杆lie是取最大公约数,故绝大多数的球友都可合用;虽说传统设计上lie在“标准情况下”与身高成正比关系,但近来有部分品牌的中高差点球杆,刻意采取较高杆底角的设定,并利用过高的lie在瞄球时趾部跷起产生左拉球的特性(反之则产生右推球),来形成抵销slice球的“防右曲”设计。同样具防止slice功能的设计为“offset”杆面后移值——是指球杆面后移杆身中心线的程度,offset可延后打球防止slice,过多的杆面后移会造成打球迟钝及作球上的困扰。
挥杆重量
许多球友对“Swing
Weight”挥杆重量感到疑惑,它是指将球杆水平放置于挥杆重量仪,所测量出杆头和杆身间拉扯的重量。挥杆重量以一个A~E英文字母加上一个0~9数字来表示,一般球友多使用C8(轻)到D3(重)的球杆。使用挥杆重量较重的球杆虽有助于感觉球头,但研究显示过重的挥杆重量会造成疲惫,不仅在体力较差时容易打球失误,且长久使用亦可能造成运动伤害,不可不慎!此外当不同品牌的铁杆组及木杆混合搭配使用时,需注意挥杆重量应尽量保持在两个单位间,以免因挥杆重量相差过多而失误连连。
杆身弹性与曲折点
杆身弹性“Flex”指球杆软硬度,量测方法已由以往利用砝码悬于杆身一端的弹性测试仪,改为较精密的杆身震动频率判读,目前多以L(杆身软弹道高)、A(或M)、R、S(或F)、及X(杆身硬弹道低平)等五级标示,各品牌对弹性范围定义不一,选购上须先了解杆身的弹性范围及球友实际挥杆速度来判断。此外杆身曲折点“kickpoint”的不同,亦会产生不同的弹道及手感。曲折点指将球杆垂直于地面,由握把底端向下压时杆身最弯曲处,曲折点愈低的球杆打来愈会有“抽”的感觉弹道亦较高,反之则弹道较低平。
扭力与反弹角
杆身扭力“torque”代表球杆的刚性,扭力值愈低表示球杆的刚性愈高,打球的安定性愈好;低扭力杆身要求的打球实力及能量亦相对较高,否则打球失误时的反震恐怕会震伤球友。近年在新工法及新材质应用下,高档纤维杆身不但保有高torque易驾驭的轻松特性,更在距离效果上有不错表现。反弹角“bounce”是指杆底与水平面的夹角,反弹角大的球杆(短铁wedge)较“锋利”有助于下斩,反弹角小甚至为负的球杆(长铁)则有助于扫击,而这也是当球入长草区时用反弹角小的长铁会打不出去的原因。
选杆三步骤
球杆基本规格设定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小小的改变如截短一号木杆身一寸,不仅造成挥杆重量骤降六单位、曲折点拉高、整体杆身硬度上升,更会破坏原球杆的设计功能。在此建议球友不妨采取符合国际标准的选杆三步骤:一、确认球杆规格是否适合自己,二、试打(如确有修改必要可请原厂订制,不需较长的制作及运送时间),三、决定是否购买,以达成“Improve
Your Game”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