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的几个大师级教授
(2011-09-08 16:25:36)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育硕士学习 |
第二位是教二班教育学的刘良华教授(人称“良哥”),一个完全不象教授的教授,一个另我对华师的老师大大改观的人物。他是喜珊老师向我们推荐的,超级有性格,课上得非常好,有很多生动有趣的例子,有自己的观点,什么体验式教学,身体教育等等,他最推崇的是原始的,自然的东西,最为反对的是现代化、破坏环境的,他的课吸引了另两个班的同学去旁听,只可惜我后知后觉,只在最后关头听了一天的课,可惜啊,要是早点去听他怎么讲论文写作该多好!找了几本他写的书来看,其中《教育自传》最好玩,里面有很多有趣的教育故事,他的人生经历很丰富,湖北师范学院外语系本科-西南师大教育学硕士(只为一个理想“做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上海华东师大博士,他的观点,不要在同一个学校读研,这样相当于留级。不过听刘教授的课作业是非常多的,还要求学员建教育博客,所以我现在行动了。
接下来的是英语的孙兵老师(教授),她是代课的,只教了两天,后来听说是院长,很了不起。她人很好,总是带着亲切的笑容来上课,一来就满口的英语,让我们受宠若惊,因为她没有看不起我们(我们班是“理科班”英语很一般)她将我们当作是英语专业的学生,两天内不停地给我们灌输口语、听力、VOA、ChinaDaily、英语点津等等,让我们点燃起学习英语的热情,唤起学好英语的渴望。自发地,我两天的英语读得特别认真,练习做得特别积极,可惜,只维持了两天,接下来孙老师由于要外出,又安排了另一个老师来代课,我的热情之火又熄灭了......
还有个殿堂级大师,《走进科研》讲座的法学博士刘同舫教授,从来没见过一个那么有自信,那么会“吹”的人,他发表过的论文列表足足有两三页纸,而且是在不同领域的权威刊物上,他的洒脱、大气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听他的讲座是一种享受,尽管是可望而不可及,也是一个追求的目标,他的一句“做学问要耐得住寂寞”,让我们产生追随大师做学问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