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驸马府
许驸马府位于潮汕市区中山路葡萄巷,是潮汕现存最早的“府第式”民居。在苏东坡提到潮汕瓦屋的时候,许驸马府已经兴建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许驸马府是潮州前七贤之一许申的曾孙许珏建的府第。因许珏娶了宋英宗的曾孙女德安郡为妻,故民间称其为驸马府。
难得能看到许驸马府的平面图
许驸马府第始建于宋英宗治平年间,历代屡有维修,但至今仍较好地保留了始建年代的平面布局及特色。
驸马府,座北朝南偏东8度,面宽42米,进深47米,建筑面积约1800平方米。
从大天井(一进)看客厅(中厅)
主体建筑为三进的院落,五间过的开间,既有从厝,又有后包的以中庭为中心的主次分明的建筑,首进与后座均带插山厅、房合为九间。
客厅两侧的绘画条幅
另外一侧的绘画条幅
从二进看香火堂

供奉先人的香火堂
梁柱天花为明代替换物,仍保留宋代遗风。
中厅东西围屋各有从厝厅、卧室及书斋
原来东西两侧的厝厅、卧室现在都为展室
上厅的后面有横贯全宅的后院,主体的三进与插山构成“工字”格局,围屋隐伏于中座两旁山墙外,形成独厅、独院、独天井之独特设置,是现存潮汕“府第式”民居的最早形制。
书房墙壁上的孔子画像
东面两口如意井之一
东西两侧的天井相对比较狭长

展室的墙壁上介绍当地的婚姻礼俗
餐厅的红色条凳很熟悉,小时候看到的条凳是木材本色。
另外一口如意井
潮州由于历史上是府的所在地,因此有不少官吏在这里建起府第。所谓府第,并不同于他们办公的官衙,而是日常居住的地方,是属于民居的性质。
但由于他们的地位,因此府第的建筑就不同于一般民居,不仅规模大,而且也比较考究,这就为后代留下了一笔宝贵的地方民居建筑艺术和科学研究的遗产。
从宋代许驸马府开始,这种带护厝的“府第式”民居逐渐在潮汕流行开来。
许驸马府这座建于宋朝的建筑,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穿过漫漫的历史烟云,这座风度依然的老宅,似乎还在向人们叙说着一个大家庭绵延、发展和辉煌的历历往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