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由南岛、北岛及一些小岛组成,奥克兰及首都惠灵顿都位于北岛。来到新西兰才知道这个国家更像是个大农村、大牧场。
奥克兰人口大约150多万,是新西兰最大的城市。奥克兰是真正的冬暖夏凉。这里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舒适怡人!

奥克兰原住居民是波利尼西亚种的毛利人。1840年2月6日,威廉·霍布森上尉被英国政府派到新西兰跟当地的毛利原住民签定《怀唐伊条约》后,这块地就用六英镑被买下来,霍布森就选择奥克兰作为这新殖民地的首都。
一年间,两千个英国移民就来砍伐开垦。英国政府就用五十个床单、二十件长裤、二十个短柄小斧、十件背心、十个便帽、十个铁锅、四木桶的烟草、一箱子的烟斗、一个毛布、糖和面粉把奥克兰三千英亩的地买下来。
西餐最可口的一家饭店
而条约的签订日1840年2月6日则成为了新西兰的建国纪念日。
新西兰由此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代表英国签约的霍布森船长则成为了殖民地的首任总督。

临街一家冰激凌店
其后不久,霍布森总督就宣布放弃了北部小镇拉塞尔的殖民地首都地位,改在今天奥克兰这个位置重新建都,并以当时印度总督乔治·艾登的爵位称号——“奥克兰伯爵”来命名了这座新首都。
成为首都的奥克兰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这里是在北岛的偏北部,离南岛实在太远,不便于对整个新西兰实施管理。
于是在1865年,首都被迁到了北岛最南端的惠灵顿。但是这一重大改变,并没有影响奥克兰是新西兰第一大城市、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的地位。
奥克兰的海岸线曲折多变,海湾常深入内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走不多远都能见到大海,市区东南部有八座死火山形成的丘陵。
海湾之外散落着珍珠般的零星岛屿,海水清澈,舟楫横阵,挂着五颜六色风帆的帆船在海上穿梭奔跑,因而又有“船帆之城”、“千帆之都”的美称。
码头很热闹,海港里游艇密密麻麻,桅杆林立,蔚为壮观,如果有时间,不妨来这里走走。感受一下奥克兰特有的现代化的海港,甚为惬意。
奥克兰海港大桥
海港大桥是奥克兰标志性建筑。大桥连接奥克兰最繁忙的港口——怀提玛塔海港南北两岸,全长1020米。海港大桥与停泊在奥克兰艇俱乐部的万柱桅杆,组成了一幅壮观美丽的图画。

大桥建于1959年,离海面高43米,由于这里经济和人口的快速增长,大桥的设计过载量已无法满足使用需求,1969年又把大桥两侧加宽,由原来的四条车道增加到六条车道,使大桥的过载量大大增加。
海港货物的吞吐量也是新西兰最多的
迈克尔·乔瑟夫公园是一个修剪得非常整齐的公园
这个公园是为纪念迈克尔·乔瑟夫·萨文奇而建的
迈克尔·乔瑟夫·萨文奇1872年出生于澳大利亚

众所周知新西兰是个移民国家,作为第一大城市的奥克兰当然也是个由移民构成的城市。根据2013年的人口统计,奥克兰153万居民中,有59%是欧洲移民,23%是亚洲移民,而原住民毛利人的比例接近11%。

来奥克兰这几日天气非常好,湛蓝的天空,清澈透明,云卷云舒,风起风散,芳草茵茵,鸟语花香,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