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南古镇——乌镇(西栅)

(2019-02-08 19:22:20)
标签:

乌镇

染色作坊

叙昌酱园

亦昌冶坊

三寸金莲

分类: 醉美华夏
江南古镇——乌镇(西栅)
“乌青毓秀,西环浙水”乌镇西栅东大门牌坊 

    乌镇,位于浙江省桐乡市,是一座有近1300年历史的古镇,是现代著名文学家茅盾先生的故里,,以其原汁原味的水乡风貌和千年积淀的文化底蕴成为江南六大古镇中的佼佼者。镇区内十字形水系将全镇划分为“东栅、南栅、西栅、北栅”四个区块,当地人依水而家,枕水而居,我们来到西栅。

江南古镇——乌镇(西栅)
乌镇大剧院

    一进入西栅景区,跃入眼帘是一座现代化建筑“乌镇大剧院”。耗时三年,耗资四亿人民币打造而成的“乌镇大剧院”,占地面积54000多平米。地下一层,地上7层。拥有一个大型剧场和一个中型多功能剧场。

江南古镇——乌镇(西栅)
栅栏里面是木船

江南古镇——乌镇(西栅)
高悬的蓝印花布随风飘动,犹如招魂旗幡。

    草木本色染坊除了制作蓝印花布外,还有独特的彩烤工艺流程,彩烤色彩十分丰富,都是从当地的草木原料中提取出来的,红茶可以染成浅红色,绿茶可以染成浅绿色,杭白菊可以染成浅黄色,桑树皮可以染成浅褚色,因此,这个染坊在当地被叫做草木本色坊。

江南古镇——乌镇(西栅)

    以前经常看中央四台《海峡两岸》,这位先生我们看着眼熟,一时想不起名字。后来上网查到,发现他的微博里也刚好写到离开台湾来杭州。他正在这里留影,我顺手拍下。我琢磨要不要和名人打个招呼,当时不知如何称呼人家,家人反对,后来走散,也没有打扰人家。

江南古镇——乌镇(西栅)
展示印花布的工艺流程

江南古镇——乌镇(西栅)
墙上绘画介绍印花工艺流程。

江南古镇——乌镇(西栅)
这里是安渡坊渡口

江南古镇——乌镇(西栅)
乌镇水很美,配上镶嵌在其中的灰瓦白墙老房子和无数座石头桥,更美!

江南古镇——乌镇(西栅)
古旧木屋,更折射出一种古老绚烂的文化。

江南古镇——乌镇(西栅)
忽见一叶孤舟水上漂,灰瓦白墙碧波一点红。

江南古镇——乌镇(西栅)
叙昌酱园

    中国是酱油生产起源最早的国家,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而叙昌酱园是乌镇有历史记载以来最早的酱园,它是镇人陶叙昌于清咸丰九年创立的。 酱园前店后坊,自产自销。

江南古镇——乌镇(西栅)
叙昌酱园,晒场上的酱缸散发出浓郁的酱香。

    满院子都是青灰色的酱缸,大晴天的时候,工人们就把斗笠取下,露出盖着蚕丝棉的酱缸,让里面的豆瓣酱尽情的吸收阳光。

江南古镇——乌镇(西栅)
酱缸座在地下

    做酱的工艺比较复杂,要先浸泡黄豆、蚕豆、小麦等原料,再利用竹匾制曲,再发酵,发酵好了加盐水放到外面暴晒,而暴晒的时间是最久的。大概要3—4个月,直到变成黑褐色为止。

江南古镇——乌镇(西栅)
以前江南一带的人家几乎都是自己做酱的

江南古镇——乌镇(西栅)
酱园老宅崇涵堂

江南古镇——乌镇(西栅)
天下第一锅

    已有400多年历史的亦昌冶坊,天井中安放有一口大锅,称“天下第一锅”。明代嘉靖年间,湖州铁匠沈济带着一身熟练的冶炼技术来到乌镇开了个小作坊。这口大铁锅就是同治五年沈家生意最鼎盛的时候做出来的,既展示了沈家冶炼的高超技能,也展现了沈家的经济实力。

江南古镇——乌镇(西栅)
冶坊场馆中还展示了当时冶坊的主要制作工序,以及制作铁锅时用的模具。

    当时它是浙西唯一的一家冶铁作坊,因此生意兴隆,发展的很快。旁边墙上的还有照片有关“天下第一锅”的资料记载,我们刚才看到的铁锅是根据资料仿制的,并不是真品。

江南古镇——乌镇(西栅)
水上集市收市了

江南古镇——乌镇(西栅)
乌镇所有的民居、街道皆沿溪、河而造,正所谓“人家尽枕河”。

江南古镇——乌镇(西栅)
一间间临水的木屋,整整齐齐的排列着。

江南古镇——乌镇(西栅)
水清水柔水更绿

江南古镇——乌镇(西栅)
对岸错落有致的民宅,层叠翘飞的檐角,青檐灰瓦的江南人家,构成了一幅幅鲜活灵动的画面。

江南古镇——乌镇(西栅)


江南古镇——乌镇(西栅)


江南古镇——乌镇(西栅)


江南古镇——乌镇(西栅)
徐昌酩(1929年—2018年)是乌镇人,一级美术师,擅长装潢、工艺美术设计、装饰画、漫画。

江南古镇——乌镇(西栅)
昌酩画苑,展出他的精典作品和毕生收藏。

江南古镇——乌镇(西栅)
登船码头也是美景如画

江南古镇——乌镇(西栅)
乌篷小船悠哉悠哉摇过了一座座拱顶小桥,也摇过了千年的历史。

江南古镇——乌镇(西栅)
乌镇的灵性在于水,水在镇内叶脉般穿插流动,灰瓦白墙的阁楼临水而立,鳞次栉比。

江南古镇——乌镇(西栅)

    随意地闲逛在旧石板路上,江南特有的屋檐,老井,城楼,处处呈现出那种明清古味。漫步光洁如玉的石板路,每一脚踩着的,都是古镇沧桑的历史。

江南古镇——乌镇(西栅)
道路两旁建筑的木质门窗,雕刻精品。

    在这大块青石板铺设的西大街的两边,店铺和民居林立,都是些用木头盖就的两层高的古老店铺,又高又大的木板门,矗立在街的两侧。深浅不一的雕花经常出现在各式木板上,有的已经模糊不清了。

江南古镇——乌镇(西栅)
乌镇也不乏大自然美景

江南古镇——乌镇(西栅)


江南古镇——乌镇(西栅)乌镇有一三寸金莲展厅

    在1000多年前,中国的妇女判断自己是否美丽,最主要的不是美丽的容貌、丰满的身材,而是自己的脚够不够小,够不够迷人。

江南古镇——乌镇(西栅)
裹足我不陌生,我奶奶姥姥都裹足,不过没有小到三寸,走路还好。 

    三寸的小脚,就是我们常常听到的“三寸金莲”是最美的标准。可以说即使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图片,看到这些不可思议的小鞋子,我们也永远无法理解中国小脚女人们曾经经历过的酸甜苦辣。

江南古镇——乌镇(西栅)
穆桂英打仗只能在马上,因为走路困难。

   最为规范化的“三寸金莲”应该出现在南唐时候。南唐后主李煜宫嫔窅娘用布帛缠脚,着素袜在金莲花上跳舞,舞姿曼妙,莲步轻巧,被李煜誉为“凌云之态”。因此,在皇宫始兴缠足之风。后随着缠足之风的蔓延,元代末年甚至出现了以不缠足为耻的观念。

江南古镇——乌镇(西栅)
家人不在家,把孩子放大桶里,防止孩子走丢。

江南古镇——乌镇(西栅)
酒吧饮品店在街的一侧

江南古镇——乌镇(西栅)
另一侧放置坐凳

江南古镇——乌镇(西栅)
鲜花装饰,芬芳扑鼻。

江南古镇——乌镇(西栅)
特色招牌

江南古镇——乌镇(西栅)白莲寺与白莲塔

江南古镇——乌镇(西栅)
登塔俯瞰大运河,两岸垂柳依依,水乡风情尽收眼底。

江南古镇——乌镇(西栅)
人在画中游

江南古镇——乌镇(西栅)
小桥流水人家,是江南水乡最为浓墨重彩的风景。

江南古镇——乌镇(西栅)
镜头随便的一抬一转,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让人目不暇接。

江南古镇——乌镇(西栅)

    历经千年沧桑的乌镇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全镇以河成街,桥街相连,依河筑屋,古色古香,呈现出一派古朴幽静的美丽风光。

江南古镇——乌镇(西栅)
又回到乌镇大剧院

    从染色作坊到安渡坊码头,从叙昌酱园到亦昌冶坊,从茅盾纪念堂到昌酩画苑,从三寸金莲馆到白莲塔,当然还有那小桥流水人家……,西栅有很多很多值得观看的景点,想要认真的欣赏和读懂这些景点所包含的历史,要多花时间的。真的静下心来慢慢逛,慢慢品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