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因其规模巨大、造型美观、工艺精湛,被誉为上海第一建筑。它是上海天主教发源地,是天主教上海教区的主教府所在地,其正式名称为圣·依纳爵主教座堂(St.Ignace
Catholic Church)。
教堂的中间通道铺着花砖
教堂内部并不十分奢华,长79米,宽28米,占地面积2670平方米,建筑面积6670平方米。教堂内部现能够容纳3000人,座椅可以容纳1000余人。

马上就到圣诞节了,教堂内悬挂红色条幅,看上去很喜庆,有点入乡习俗的感觉。

周末,教堂有很多人。红色的条幅上印有金色大字和图案。
通道北侧的坐席虽有点偏,但柱子上挂着电视屏幕。
通道南侧的坐席,前面的电视屏幕能看清主祭坛发生的事。

这是主祭坛
主祭坛位于教堂十字平面的中心位置,是1919年复活节从巴黎运来,祭台正中安置有圣依纳爵及八位圣人雕像,雕刻精美,色彩鲜明。
这是教堂十字平面横轴上的南北两个耳堂之一

上面是漂亮的花窗,拍摄光线太亮,没有实际看上去的效果好。
另一个耳堂是唱诗班在练习,第一次看到这么多中国人在赞颂敬拜神。

人散后,我在主席台位置拍照。
苏州产金山石雕凿的64根植柱,每根又有10根小圆柱组合而成。

连接柱子和拱券的柱头不知属什么样式,和国外教堂同类相比,做工算不上精细,却也很好看。
多拱交汇处,我们的教堂柱头能做到这样已经不错,毕竟人家做了上千年的精美柱头。

内部的二层回廊,没让游客上去。通过独特的网状设计结合空气动力学原理,保证在教堂的任何一个地方用平常声音说话能传到教堂的任何一个角落。所以不能在这里喧哗。

施洗约翰为耶稣施洗

除了主祭坛,教堂还有十八处小祭坛。

每个小祭坛上都有雕塑或者是绘画

小祭坛上圣母圣子彩色雕塑

手捧十字架

圣母哀怨仿制品

耶稣一家
耶稣基督

圣母玛丽亚
有的小祭坛后面是大面积窗户,拍摄效果不好,不展示。

教堂三面墙上挂着苦路十四站的绘画,这是苦路第七站,耶稣第二次跌倒。
这是苦路第八站,耶稣劝告耶路撒冷的妇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