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纪念耶稣哭泣而建立的教堂。
在耶稣生活期间,圣殿山的圣殿是由希律王建造的。根据圣经,耶稣站在橄榄山上,望着金碧辉煌的圣殿,为耶路撒冷悲叹,并预测其将来的毁灭和犹太人的离散,当众哀哭。“耶路撒冷啊,耶路撒冷啊!我多次愿意聚集你的儿女,好像母鸡把小鸡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们不愿意”。
这是四世纪老教堂留下来的遗址,科林斯柱式。
耶稣预言圣殿将被彻底摧毁时,指着圣殿对门徒说道:“你们不是看见这殿宇么?我实在告诉你们,将来在这里,没有一块石头留在石头上不被拆毁了”。公元70年,耶路撒冷被罗马大军攻破,圣殿被毁。犹太人被迫流落到世界各地,耶稣预言应验。
主泣教堂形状似一颗泪珠
为了纪念耶稣哭泣,教会建造了主泣教堂。1187年耶路撒冷沦陷后,教堂被毁灭。现在的教堂建于1953年至1955年,主泣教堂形状似一颗泪珠,教堂外围的四个角上也各有一个泪瓶装饰物,那是表示耶稣为耶路撒冷而哭泣,象征耶稣的眼泪。
如今,当年建造圣殿的圣殿山也是伊斯兰教的圣山。仅次于麦加圣寺和麦地那先知寺的第三圣寺阿克萨清真寺位于圣殿山。阿拉伯语“阿克萨”,意为“极远”,故又称“远寺”。
相传远寺当初是由大先知伊布拉欣(亚伯拉罕)始建,后又被先知苏莱曼(所罗门)续建完成。据说621年一个夜晚,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由天使吉卜利勒(加百列)陪同,自麦加乘天马到耶路撒冷,曾在远寺礼拜,之后在寺外不远处蹬上一块石头升天,聆听真主安拉的启示。公元638年,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在攻克耶路撒冷后加以重建。阿克萨清真寺之后几经翻修,现保存的大部分建筑为公元10世纪阿拔斯王朝所遗留。
圆顶清真寺
687年到691年,第九任哈里发阿布杜勒在穆罕默德“登霄”的石头处建立了圆顶清真寺,圆顶清真寺恰好在犹太教圣殿的遗址上,圣殿遗存著名西墙(哭墙)为圆顶清真寺的围墙。据说犹太先祖亚伯拉罕祭拜上帝的石头就是穆罕默德“登霄”的石头,这块石头就位于寺内正中央,上有一个大凹坑,相传是穆罕默德“登霄”留下的马蹄印,这块陨石被穆斯林视为圣物,圆顶清真寺也是伊斯兰教的圣地。1994年,约旦国王侯赛因出资650万美元为这个圆顶覆盖上了24公斤纯金箔,从此名扬天下。圆顶清真寺无疑是耶路撒冷最耀眼、最炫丽的建筑。
前面是墓地,后面是耶路撒冷老城。(活人住在城里面,死人葬在家附近城外。)
眺望远处的圣殿山,纵观其古往今来历史,圣殿山成为犹太教和伊斯兰教两大宗教的圣山,现在两教在圣殿山问题稍有不慎,就会引起纷争。
抹大拉的玛丽亚教堂
金色洋葱顶建筑是俄国东正教的抹大拉的玛丽亚教堂,抹大拉的玛丽亚一直以一个被耶稣拯救的形象出现在基督教的传说里,后有说法她可能是耶稣在世间最亲密的信仰伴侣,或者说她是未被正史记载的最受耶稣教诲最得其神髓的门徒。
走下橄榄山的小径
沿着小径可以走到山下的客西马尼园和万国教堂
山脚下回望走过的橄榄山
视线拉回眼前的橄榄山,橄榄山上除了有之前说过的主泣教堂,还有山脚下的客西马尼园,客西马尼园种有上千年的橄榄山,旁边有的万国教堂,祭坛前的岩石砖说是耶稣被出卖后渡过最后一夜的地方。详见下一篇。
客西马尼园的橄榄树
附近还有我们看到的金色洋葱顶俄国东正教的抹大拉的玛丽亚教堂,旁有多米内斯·弗列维特礼拜堂,上方有座升天教堂,听说留有耶稣升天时的脚印,不远处的彼德·涅斯特教堂,里面有以44国文字书写的主祷文,都是颇具历史意义的遗址,橄榄山是基督教的圣山。
橄榄山上犹太人墓地
现今橄榄山虽遍布基督教圣迹,但是几百年来埋葬犹太人的古老墓园也在山上,宗教文献中关于犹太先祖亚伯拉罕、雅各的一些活动等也在此山上,因此对犹太民族来说,橄榄山地亦是犹太教的圣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