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历史久远的宫殿建筑,不仅样式古典,规模宏大,而且内部装饰华丽。文艺复兴的建筑样式,巴洛克风格,古典主义风格,洛可可建筑形制等都曾在卢浮宫的建筑史上留下印记。

卢浮宫始建于1204年,当时只是菲利普二世皇宫的城堡。查理五世时期,卢浮宫被作为皇宫。弗朗西斯一世继承王位后,便把这座宫殿拆毁了。亨利二世即位后,把他父亲毁掉的部分重新建造起来。亨利四世花了十三年的时间,建造了卢浮宫最壮观的大画廊。
法国在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的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专制王权极盛时期,开始竭力崇尚古典主义建筑风格。路易十四对卢浮宫东翼进行了改建,并在庭院外面修建了富丽堂皇的画廊,卢浮宫被改造成了古典主义雄伟、庄严的建筑风格。
卢浮宫北翼建筑
路易十六在位期间,爆发了著名的1789年法国大革命,在卢浮宫“竞技场”院子里建立了法国革命的第一个断头台。

卢浮宫南翼建筑
拿破仑在这修建了更多的房子,并增强了宫殿的南北两翼,还在竞技场院里修建了拱门,拱门上的第一批雕刻马群是从威尼斯的圣马可教堂上取下来的。拿破仑三世完成了三个世纪以前设想的宏伟蓝图。
当它竣工后,卢浮宫变成了皇家庆祝活动的场所,富丽堂皇是拿破仑三世修建任何东西的特点。直到拿破仑三世时,卢浮宫整个宏伟建筑群才告以完成,前后将近600年。

卢浮宫作为博物馆已200年,1980年卢浮宫翻新、扩建,由贝聿铭设计的新馆,贝律铭解决了在古典建筑围合的庭院广场里,建造现代化建筑未有沉重的堵塞和与周围不协调感觉,还解决了把古老宫殿改造成现代化博物馆的一系列难题。
贝聿铭出色地做到既突出现代当代的创造,又虚心尊重了传统,取得了享誉世界的极大成功。对于老卢浮宫,贝聿铭做到不触动它,不损害它。既充满生气,又有吸引力,又尊重历史。
卢浮宫明亮的地下入口大厅
贝聿铭大胆设想向下发展,用减法在广场下面挖出三层建筑,把原来互不相通,参观路线既长又单调的旧宫在地下联系在一起。广场上耸立的金字塔入口大厅,采用现代建筑材料玻璃。
透过玻璃映射老卢浮宫和多变的天空
从中央大厅斜望,玻璃既映射了在钢架和玻璃后面的老卢浮宫轮廓,又闪现巴黎多变的天空,也为地下空间提供光线。
从广场望去,玻璃金字塔的清澈通透,外围水池,池面如镜,倒影着云天与建筑,水池中有喷泉,像水晶般地衬着玻璃金字塔,增加建筑与景观整体美,现代建筑、传统建筑和环境融为一体。
避开场地狭窄的困难和新旧建筑矛盾的冲突,它完满地协调了各种矛盾。在这里贝聿铭东方式的谦和不仅体现在人际,更体现为对传统建筑和环境虚怀若谷。而且新建的玻璃金字塔还成了巴黎的新地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