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家、婆家的房子房龄十年、十八年,离使用寿命差远着呢,却都有动迁的迹象。房龄这么短就动迁?不好说,有纪念意义的五里河体育场才建二十几年,不就拆了吗?所以今年十一还是回东北老家购房,主要想让老人晚年能住进宽敞明亮的大房子,别受动迁租房之苦。
这次购房颇有些感慨,地域、气候、人的特点不一样,对房子的设计需求也不尽相同。我想对工薪阶层购买的普通商品房谈谈自己的看法,不包括经济适用房、高档商品房。
东北人粗犷豪爽,房子的特点也是如此。同样的房型东北的房子比上海的房子面积大10%-15%或更多,这其中一部分面积用于采暖管井,但另一部分用于增加各动能房间的面积。我03年来上海之前,一个同事的婚房130几平方米,却是两房两厅。无独有偶,到了上海之后,一个同事在沈阳的房子也是130几平方米两房两厅,感觉哪间房面积都很大、特敞亮。三房两厅的房子做到150几平方米也很常见。有些房子面积虽大却缺细部,最早进入沈阳的新世界(香港)集团,现在在售的104平方米的两房两厅竟然没有阳台,没有固定晾衣架的位置。
上海人精致细腻,房子也是如此。因高房价,上海人把110几平方米的房子能做成精致的三房两厅,130几平方米打造成四方两厅,以上两款房型是万科在上海的作品。不仅是面积精打细算,房型内布局也是仔细推敲,深度1.3米南阳台是每户必不可少的硬指标,即使隔声做得再好,电梯绝对不允许紧邻客厅、卧室,储藏间也是每户必有决不含糊。一般还另设服务阳台,服务阳台上设有污洗池,不用担心没地方洗拖把。卫生间门开启后,尽量看到洗面盆,而不是看到坐便。洗菜、切菜位置不允许对面设置,避免把水带到地上。炉具远离冰箱为的是消除安全隐患。阳台一定有排水的地漏等等,细节考虑的很周全。
因为气候的差别,上海人偏爱靠山墙的房子,采光、通风好,卫生间有窗能通风也是必须滴。相反东北人不喜欢靠山墙房子,不介意卫生间一定有窗,主要考虑的是冬季保温。还有上海的房子层数越高价越高,上下临层每平方米相差五七六百不等,四五层和十六七层的房子相差十几二十万,沈阳的房子中间楼层价格最高,营口鲅鱼圈的高层住宅空置率三分之二,人们对多层住宅情有独钟,这应该是地域的差别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