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DAY MORE ----观《悲惨世界》的世界有感


标签:
文化 |
分类: 杂散文 |
只这一幕,或许当时我已喜欢上了这部音乐剧。
回环往复的音乐随着舞台灯光的变换渐渐响起,这是一种单调的旋律,但是不可否认,这种旋律里处处体现的不变里却有一种可以让人看到的希望。ONE DAY MORE,一个不定的命题,未知成了所有人憧憬的前提。以冉.阿让心想着明天的新一轮的逃跑的叙述为大背景旋律,三角恋中爱潘妮对明天的孤独与失恋的抱怨和珂赛特和马吕斯对明天是离别还是团聚的纠结组成了第一幕的最后一个唱段的第一个二重唱,接下来是革命领袖心想着明天的起义能否有更多的人响应号召与年轻的马吕斯的内心感受形成的对唱,然后是老冤家沙威继续着明天对统治者的忠诚,然后是酒店老板和老板娘则感想着明日有更多的人来光顾的期盼,然后是,然后是,然后…然后,我就情不自禁的爱上了这部音乐剧。
你能相信吗?我已将其奉若珍宝。
恕我耳浊,相比于声名大噪的韦伯,勋伯格的音乐剧我之前从未听过。看过了《猫》中拥有迷幻色彩的演员造型,感受了《万世巨星》中运用摇滚来对感情歇斯底里的抒发,听过了《艾薇塔》里拉丁曲风的妩媚柔情,幻想过《歌剧魅影》里神秘而又恐怖的舞台布景,一时间,没缓过神的我突然就被这样的一部音乐会版的《悲惨世界》迷得神魂颠倒了。它没有韦伯音乐剧的华丽,但师承韦伯的勋伯格却将韦伯音乐剧中的精髓完美的展现在了这部音乐剧里。他试图用一串串美妙的音符来将每一个人物素描出来,而在大时代背景音乐的烘托与串联下,这一个个人物的唱段又都成为整部音乐剧里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这些唱段个性鲜明的体现着所属人物的性格与命运,但经过作者的稍加变奏,一切又都被大时代的洪流所融汇到一起,一切都被这样的背景所湮没。就像时代无法决定你的命运一样,大时代的背景音乐一样无法遮掩每个人物唱段的精彩,但时代对我们的命运却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如本剧的主题《悲惨世界》所强调的,是时代的悲剧造就了如此悲惨的世界。
一个唱段结束了,我听到了台下数以万计的观众的掌声和欢呼,灯光渐渐暗下,冉.阿让和沙威登场,然后灯光渐渐在这两人身上亮了起来,舞台后的超大屏幕一分为二的投映出了这两个人四目相视的样子,然后又是两人各自经典的旋律为主题的对话…
不得不承认,这样的投映安排和这样的灯光效果对于这部音乐剧在适合不过了。原剧鲜明的人物冲突在此被更为鲜明的人物主旋律和荧幕投映加强到了极致,无论是激烈的针锋相对的对话,还是柔情的儿女情长的表白,这样的组合方式,无疑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舞台外的多个镜头,你可以看到当沙威伴着自己严肃而又近似冷酷音乐走进闹市时酒店老板惊慌的样子,你可以看到当沙威对冉.阿让生疑时冉.阿让紧张不安的表情,你还可以看到爱潘妮在替马吕斯送完信后冒险回到马吕斯身边时爱潘妮的幸福与叹息等等。多镜头的展现,配合着剧中多处的对唱与重唱的手法,再加上每个人物的主旋律以及原著浑厚的文化底蕴,都使得这部音乐剧成为了世界音乐史上永恒的不可复制的经典。
音乐剧结束了,灯光黯淡下来,惊心动魄的剧情结束了。观众们纷纷走出现场或剧院,接下来好好睡一觉以迎接明天生活,毕竟周末也就两天。生活仍在继续,每个人心中的那份期待也还在继续。“Tomorrow we’ll discover What our God in heaven has in store, one day more!”不变的,永远都是那部闪着光辉的音乐剧经典---《悲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