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的“阳台巫峡之会”
(2017-10-29 03:46:32)分类: 红楼梦版本 |
“将另有一文,专谈本段文字”。“本段”:指第五回结尾处宝玉
“阳台巫峡之会”那段文字,即该文例127至回末一段。
文字,逐字逐句加以评论,并作一小结。
就不多加发挥了。第六点,是笔者在观察、比较《红楼梦》前五回
的异文时所发现的。前五回的异文,笔者已作了一些技术性的工作,
并已在《新浪网》上以博文的形式全部公布,网友们也可复按。对
这五回作的讨论,笔者将在本文之后着手,作进一步的分析、比较。
分析、比较情况:
127
是
特
引前来,
甲戌、王、有
是以 特
引前来,
庚
是以
时引前来,
舒
故特
引前来,
己、杨
是以
是以
*王、有一系是1754年本的文字,同
甲戌本。
1754年本的舒、庚一系添了“以”字,
己、杨系列:“故”字。
甲戌本。
1754年本的舒、庚
己、杨系列:“故”字。
128
醉以灵
酒,
甲戌、王、有、舒、庚
醉以
良酒,
己、杨
醉以
*“良”,己、杨一组的改文。
129
再将吾
妹一人,
甲戌、己、杨、舒、庚
再将
吴妹一人,
王、有
*“吴”,王、有同误。
再将
*“吴”,王、有同误。
130
许配于
汝。
甲戌、王、有
许配
与汝。
己、杨、舒、庚
许配
*“于”、“与”音同,我们不加讨论。
131
今夕良时,
甲戌、己、杨、舒、庚
今夕良
辰,
王、有
今夕良
*王、有改了一字。
132
不过令汝领略此仙阁 幻境之风光尚
如此, 甲戌
不过令汝领略此仙阁
幻境之风光尚然如此,
己
不过令汝领略此仙 闺幻境之风光尚
如此,
杨、舒、庚
不过令汝领略 仙阁 幻境
风光尚然如此,
王、有
不过令汝领略此仙阁
不过令汝领略此仙
不过令汝领略
*舒、庚一系有“ 闺”,王、有:无“此”、
“之”。——己本增一字,杨本改一字。
1754本六本底本同甲戌:有“阁”无“闺”,
亦无“然”。
“之”。——己本增一字,杨本改一字。
1754本六本底本同甲戌:有“阁”无“闺”,
亦无“然”。
133
何况尘 境
之情景哉?
甲戌、庚
何况尘
世之情景哉?
王、有、舒
何况尘 境 之情
哉?
杨
何况 壓境 之情
哉?
己
何况尘
何况尘
何况尘
何况
*王、有一系有“世”,己、杨:删去了
“景”字。舒改了一字。庚辰本是是1754
年本的文字,同甲戌本。
134
而今
后万万
解释,
甲戌、己、杨、庚
今而 后万万
解释,
舒
而今 以后万
望解释, 王、有
*“而今后”是原文。1754年本同甲戌本。
笔者前天写有一短文,说:脂砚斋用“而今
后”,畸笏叟:“今而后”,所以1754年本
这一段确实是脂砚斋“重评本”的文字。
以上七例说明:
“景”字。舒改了一字。庚辰本是是1754
年本的文字,同甲戌本。
134
而今
而今
*“而今后”是原文。1754年本同甲戌本。
笔者前天写有一短文,说:脂砚斋用“而今
后”,畸笏叟:“今而后”,所以1754年本
这一段确实是脂砚斋“重评本”的文字。
阅评”后的情况。当然,这仅仅是就以上七个
例句作出来的结论。
阅评”后的情况了,而是脂砚斋“抄阅评”并
改动原文的情况了:
135
将谨勤有用的工夫,
甲戌
留意于孔孟之间,
王、有、己、杨、舒、庚
*本例与例132不同:132例中,1754年本各本
之间的文字区别不大,与甲戌本文字也是大
同小异,1754年本底本的文字可以按甲戌本
恢复原样,也可以按它们自身的文字进行校
勘,复原。而本例则是甲戌、1754年本两大
系统文字的完全对立:1754年本各本,自成
一体。两大系统文字上固然互不雷同,意思
上也是相去天壤。
笔者昨天已有一博文,说明:“留意于
孔孟之间”一句是脂砚斋的改文。请参阅。
之间的文字区别不大,与甲戌本文字也是大
同小异,1754年本底本的文字可以按甲戌本
恢复原样,也可以按它们自身的文字进行校
勘,复原。而本例则是甲戌、1754年本两大
系统文字的完全对立:1754年本各本,自成
一体
上也是相去天壤。
孔孟之间”一句是脂砚斋的改文。请参阅。
136
置 身于经济
之道。”
甲戌
委身于经济
之道。”
王、有、己、舒、庚
委身于经
纪之道。”
杨
置
*“经济”:经国治民。
“置身”:投入。
“委身”:全身一意的投入。
“委身”是1754年本的文字:脂砚斋的
改文。
137
说毕,便秘授以云雨之事,
甲戌、王、有、己、舒、庚
说毕,便
授以云雨之事之事,
杨
改文。
137
说毕,便秘授以云雨之事,
说毕,便
*两大系统文字相同。
“云雨之事”:男女之事。语出《高唐赋》。
“云雨之事”:男女之事。语出《高唐赋》。
138
推宝玉入帐,
甲戌
推宝玉入
房,将门掩上自去。
王、有、己、杨、庚
推宝玉入
房,将门掩上自去了。
舒
推宝玉入
推宝玉入
*前文有“(宝玉)告醉求卧”及“送
宝玉至一香闺绣阁之中”的交待,则宝
玉、警幻仙子均已入“房”,警幻并有
长时间的谆谆训教,“入帐”自是原文。
“推宝玉入房”:难道他们二人从“香
闺绣阁之中”出去了一次,又“二进宫”
了吗?再说,怎么没推“吴妹”“入帐”
呢?
“将门掩上自去”:“入房”既假,则
“将(房)门”“掩上”也是子虚乌有
的事了。
本句当以甲戌本为真。——警幻仙
子没有“自去”,
那她身在何处呢?——她在“帐”
外,继续训导吗?——请参看例167。
此处曹公写得既明白,又隐晦;脂砚
斋却非要把天上的幻境拉下来,拉到人
间,把警幻仙子写得犹如《水浒传》中
的王婆那样:“出到房门前,便把索儿
缚了房门”。——警幻是:“将门”“掩
上”,走了。
139
宝玉至一香闺绣阁之中”的交待,则宝
玉、警幻仙子均已入“房”,警幻并有
长时间的谆谆训教,“入帐”自是原文。
“推宝玉入房”:难道他们二人从“香
闺绣阁之中”出去了一次,又“二进宫”
了吗?再说,怎么没推“吴妹”“入帐”
呢?
“将门掩上自去”:“入房”既假,则
“将(房)门”“掩上”也是子虚乌有
的事了。
子没有“自去”,
外,继续训导吗?——请参看例167。
斋却非要把天上的幻境拉下来,拉到人
间,把警幻仙子写得犹如《水浒传》中
的王婆那样:“出到房门前,便把索儿
缚了房门”。——警幻是:“将门”“掩
上”,走了。
139
那宝玉恍恍惚惚,
甲戌、王、有、己、杨、庚
宝玉恍恍惚惚,
舒
*两大系统文字相同。
140
140
未免有阳台巫峡
之会,
甲戌
未免有
儿女之
事,
王、有、己、杨、舒、庚
未免有
*“阳台巫峡”是一典故,指的是巫山
神女与楚王的神、人之“会”,即上文
所说的“领略此仙阁幻境之风光”之意。
而李大公子笔下的“儿女之事”则纯是
人世间的一男一女“之事”了!
又:“吾妹”者,“兼美”也,兼
有宝钗、黛玉之美她们是尘世间的人物。
天上的“吾妹”呢?——她一身而二任:
是“吾妹”亦警幻仙子,合则为一,分
则为二。明乎此,则例138就好懂了。
曹公“虚化”之处,脂砚斋都“写
实”了。
神女与楚王的神、人之“会”,即上文
所说的“领略此仙阁幻境之风光”之意。
而李大公子笔下的“儿女之事”则纯是
人世间的一男一女“之事”了!
有宝钗、黛玉之美她们是尘世间的人物。
天上的“吾妹”呢?——她一身而二任:
是“吾妹”亦警幻仙子,合则为一,分
则为二。明乎此,则例138就好懂了。
实”了。
141
难以尽述。至次
*“来”是“以来”,表示一段持续性
的时间,起点明确。
“至”只表示时间点。
本例中的“数日”是时间段,其起始点
是有“阳台巫峡之会”的“今夕”:“柔
情缱绻”始于“今夕”,延续了“数日”,
中间没有间断; “至次日”的“次日”是
时间点:“柔情缱绻”是“次日”才产生
的感情:头一天,“有儿女之事”的那一
“夕”,不包括在内。——甲戌本是原文。
的时间,起点明确。
本例中的“数日”是时间段,其起始点
是有“阳台巫峡之会”的“今夕”:“柔
情缱绻”始于“今夕”,延续了“数日”,
中间没有间断; “至次日”的“次日”是
时间点:“柔情缱绻”是“次日”才产生
的感情:头一天,“有儿女之事”的那一
“夕”,不包括在内。——甲戌本是原文。
142
软语
温存,
甲戌、王、有、己、舒、庚
软
雨温存,
杨
软语
软
*两大系统文字相同。
143
那日警幻携宝玉、可卿闲逰,
甲戌
因二人
携
手出去 逰玩之时,
己、杨、舒、庚
二人因携
手出去 逰玩,
王、有
因二人
*甲戌本中,警幻与宝玉是日夜不离的。
“二人”:1754年本的文字。——脂砚
斋的改文。
“二人”:1754年本的文字。——脂砚
斋的改文。
144
忽至
忽至了一个
*因是“闲逰”,就没有“忽”字:“忽”
是1754年本的文字,脂砚斋的改文。
145
是1754年本的文字,脂砚斋的改文。
145
但见荆榛遍
地,
甲戌、己、杨、舒、庚
但见荆榛
满地,
王、有
但见荆榛
*“遍”是原文。两大系统同。
146
狼虎同
群,
甲戌、己、杨、舒、庚
狼虎
成群,
王、有
狼虎
*“同”是原文。两大系统同。
147
忽而大河
阻路,黑水淌洋,
甲戌
迎面一道黑溪阻路,
王、有、己、杨、舒、庚
迎面一道黑溪阻路,
*“溪”小,“河”大:两大系统
对“迷津”的描绘截然不同。
“阻路”、“黑”是原文。
甲戌本描写细致,1754年本则系泛
泛之笔:后者是甲戌本两个小句的
概写。
对“迷津”的描绘截然不同。
“阻路”、“黑”是原文。
甲戌本描写细致,1754年本则系泛
泛之笔:后者是甲戌本两个小句的
概写。
148
又
无桥梁可通。
甲戌
并无桥梁可通。
王、有、己、杨、舒、庚
*“并”是1754年本的改文。
149
宝玉正自
彷徨,
甲戌
正
在
犹豫之间,
王、有、己、杨、庚
正
犹豫之间,
舒
*“正”:两大系统同。
“正在犹豫之间”是“正自彷徨”
的“译文”,前者通俗,后者古朴。
150
“正在犹豫之间”是“正自彷徨”
的“译文”,前者通俗,后者古朴。
150
只
见警幻
道:
甲戌
忽见警幻从后
追来,告道:
有、己、杨
忽见警幻从后
追来,告
到:
王
忽见警幻
后面追来,告道:
庚
忽见警幻 后
追来,
道:
舒
*参见例143。
151
宝玉,快休前进,作速回头要紧!
甲戌
快休前进,作速回头要紧!
王、有、己、杨、舒、庚
*1754年本删去了两个字。
152
中无舟楫可通,
甲戌、王、有、己、舒、庚
杨阙如
*两大系统同。
153
只有一个木筏,
甲戌、王、己、舒、庚
只有一
木筏,
杨
只有一个木筏,
只有一
*“个”是原文。
154
乃木
居士掌舵,
甲戌、王、己、庚
乃木 居士掌
柁,
杨
乃
本居士掌舵,
舒
乃木
乃
*“木居士掌舵”是原文。
155
灰侍者撑
篙,
甲戌、有、己、杨、舒
灰侍者
掌篙,
王、庚
灰侍者
*“撑”是原文。
156
但遇有缘者渡之。
甲戌、王、己、杨、舒
但遇有缘者渡之耳。
庚
但遇有缘者渡之耳。
*“耳”误,涉下文的“尔”
而误。
157
尔今偶逰
至此,
甲戌、王、有、己、杨、舒
今偶
逰至此,
庚
158
*“尔”,原文。
159
设如堕落其中,
甲戌、己、杨、舒、庚
如堕落其中,
王、有
设如堕落其中,
*“设”,原文。
160
一番以情悟道守理衷情
之言。
甲戌
谆谆警 戒之
语矣。
王、有、己、庚
谆谆 儆戒之
语矣。 舒
谆谆警
戒
矣。
杨
*“之”,两大系统同。
甲戌本的“言”,有具体的内容如
“情”、“道”、“理”等等,1754年本
有在“概写”了。
*“之”,两大系统同。
甲戌本的“言”,有具体的内容如
“情”、“道”、“理”等等,1754年本
有在“概写”了。
161
宝玉方欲回言,只听迷津内
水响如雷,
甲戌
话犹未了,只听迷津内
水响如雷,
王、有、戚、己、庚
话犹未了,只听
津内的水响如雷,
杨
*1754年本略有“翻译”。
162
竟有一
夜叉般怪物
窜出,直扑而来。
甲戌
竟有
许多夜叉
海鬼将宝玉拖将下去。 己、杨、舒、庚
竟有
许多夜叉
海鬼将宝玉拖 下去。
王、有
竟有
竟有
*“下去”是动词“拖”的趋向补语,也是这
一动作的结果:宝玉是“下去”了的。——他
“下”到“迷津”里了。
尽管“警幻仙子”“谆谆警戒”了半天,宝玉
终究还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人。这是1754年本给
我们的启示。——脂砚斋对《金陵十二钗》的
理解,远远未到登堂入室的地步。
一动作的结果:宝玉是“下去”了的。——他
“下”到“迷津”里了。
尽管“警幻仙子”“谆谆警戒”了半天,宝玉
终究还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人。这是1754年本给
我们的启示。——脂砚斋对《金陵十二钗》的
理解,远远未到登堂入室的地步。
163
唬 得
宝玉汗下如雨,
甲戌
嚇得
宝玉汗下如雨,
己
嚇得
宝玉汗下如雨,
有、舒
唬
的宝玉汗下如雨, 王
唬 得 宝玉汗
如雨下,
杨
唬
唬
*本例的异文是同音字。
164
可卿救
我,可卿救我!
甲戌
可卿救
我!
王、有、己、杨、舒
可卿
就我!
庚
可卿救
可卿
*“可卿救我!”是1754年本。
165
慌
得
袭人、媚人等
上来扶起,
甲戌
嚇得
袭人
辈众丫嬛
忙上来
搂住,
己
嚇得
袭人
辈众丫 环
忙上来
搂住,
庚
嚇得
袭人
辈众丫 环们忙上来
搂住, 有
嚇
的袭人
辈众丫 环们忙上来
搂住, 王
嚇
的袭人
辈众丫嬛
忙上来
搂住, 舒
唬 得
袭人
辈众丫 环
忙上来
搂住,
杨
*“嬛”:庚辰本作“女+不”。
“媚人”:1754年本已删。——宝玉在床
上“卧好”后,众奶妈“散去”,“留下”
“为伴”的是“袭人、媚人、晴雯、麝月
四个”丫鬟。“媚人”先后与“可人”、
“袭人”配对,是早本《红楼梦》中的角
色,她的名字不可不提。
又:“搂住”用得很不恰当:宝玉“躺着”,
四个人怎么“搂”他一个人?
166
唬
*“嬛”:庚辰本作“女+不”。
“媚人”:1754年本已删。——宝玉在床
上“卧好”后,众奶妈“散去”,“留下”
“为伴”的是“袭人、媚人、晴雯、麝月
四个”丫鬟。“媚人”先后与“可人”、
“袭人”配对,是早本《红楼梦》中的角
色,她的名字不可不提。
又:“搂住”用得很不恰当:宝玉“躺着”,
四个人怎么“搂”他一个人?
166
拉手说:
“宝玉别怕,我们在这里!” 甲戌
叫:“宝玉别怕,我们在这里!”
王、有、杨、舒、庚
叫:“宝玉别怕,我
在这里!”
己
*“叫”是1754年本的改文。
167
秦氏 在 外
听见,
连忙进来,
甲戌
却说秦氏正在房外
嘱咐
王、有、己、杨、庚
却说秦氏正在
外房
嘱咐
舒
却说秦氏正在房外
却说秦氏正在
*“连忙进来”:1754年本无。
“正在嘱咐”:宝玉入梦前,秦氏在嘱咐
小丫头们好生看着猫儿狗儿打架,宝玉梦
醒了,她还“正在嘱咐……”:不是可卿
“嘱咐”的时间和宝玉的梦一样长,就是
宝玉的梦作得短,短到只有几秒钟,可卿
连一句话还没说完!——“正在”用错了!
“正在嘱咐”:宝玉入梦前,秦氏在嘱咐
小丫头们好生看着猫儿狗儿打架,宝玉梦
醒了,她还“正在嘱咐……”:不是可卿
“嘱咐”的时间和宝玉的梦一样长,就是
宝玉的梦作得短,短到只有几秒钟,可卿
连一句话还没说完!——“正在”用错了!
168
一面说:“丫鬟 们,好生看着猫儿狗儿打架!”
甲戌
小丫 头们
好生看着猫儿狗儿打架,
王、有、己、杨、庚
小丫 头们
好生看着猫儿狗儿打架,
舒
*甲戌本中的秦氏是进了屋子的:
(一面)连忙进来,一面说……又闻……
169
又 闻
宝玉口中连叫“可卿救我!”
甲戌
忽闻
宝玉
在梦中唤他的小名,
己、杨
忽
听宝玉
在梦中唤他的小名,
庚
忽
听宝玉
在梦中唤他的小名,
舒
忽
听宝玉
在梦中唤他的小名,
王、有
*“闻”是原文。
甲戌本的“又”表重复:宝玉喊叫了“可
卿救我!”以后(例164),四大丫鬟立时
就来了(例166),而宝玉则是恶梦初醒,
惊魂未定,还在“连叫……”,故事的进
展是合情合理的 。——1754年本中,办事
妥当、深得贾母喜爱的秦氏在宝玉受惊、
梦中发出叫喊时,却显得无动于衷,无丝
毫关切的表示,岂非怪事一桩?
甲戌本的“又”表重复:宝玉喊叫了“可
卿救我!”以后(例164),四大丫鬟立时
就来了(例166),而宝玉则是恶梦初醒,
惊魂未定,还在“连叫……”,故事的进
展是合情合理的 。——1754年本中,办事
妥当、深得贾母喜爱的秦氏在宝玉受惊、
梦中发出叫喊时,却显得无动于衷,无丝
毫关切的表示,岂非怪事一桩?
170
我的小名这里 没
人知道,
甲戌
我的小名这里从没
人知道的,
庚
我的小名这里从没
知道的,
舒
我的小名这里从
无人知道的,
己、杨
我的小名这里从
无人知道,
王、有
我的小名这里从没
我的小名这里从没
我的小名这里从
我的小名这里从
*庚辰本是1754年本的文字。
171
他如何
甲戌
他如何知道,
己、杨、舒、庚
他如何知道得,
王、有
他如何知道,
他如何知道得,
*“知道”是1754年本的文字。
从 梦里叫
出来?
甲戌
在梦里叫
出来?
己、舒
在梦里叫
出?
庚
在梦里叫将出来? 有、杨
梦里叫将出来?
王
*己、舒二本是1754年本的文字。
172
一场
幽梦同谁近?
甲戌、庚
一场 幽梦同谁
诉?
舒
一 枕幽梦同谁
诉?
王、有
梦同谁
诉离愁恨?
己、杨
一场
一场
一
*“近”:两大系统同,是原文。
“诉”:形误。
173
173
千古情人独我知。
甲戌、己、杨、舒
千古情人独我
痴。
王、有、庚
千古情人独我
*“知”:两大系统同,是原文。
且听下回分解。
舒本增文
小结:
一、例135(含)至回末的文字,甲戌本自为一大系统。
二、王、有、己、杨、舒、庚等本属另一大系统:1754年本;
1754年本有王(戚、有)、己(杨)、舒、庚三个系列。
三、1754年本与甲戌本有明显的异文,这是由于脂砚斋依据
甲戌本作了改写的结果。
四、脂砚斋改写后的情节,在人物、时间、地点和思想内容
诸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错误,有违作者的原意。
且听下回分解。
前一篇:警幻仙子、湘云与孔孟
后一篇:顽石第一次入世的文字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