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惜春的住所“蓼风轩”

(2012-01-17 06:53:44)
标签:

蓼风轩

是元妃

的题名

李纨

的紧邻

暖香坞

有脂批

作者

改变

计划

分类: 红楼梦版本

 

                 惜春的住所“蓼风轩”

     关键词 蓼风轩 元妃 题名 李纨 紧邻 暖香坞 脂批 改变 写作 计划

                     吕材桢

 “蓼风轩”是贾妃的赐名,后来是惜春的住所。它在水池的
西岸,在探春、迎春住所之间。惜春的卧室叫“暖香坞”,脂
批曾经提到过 。
    我们就依照“贾妃的题名”、“惜春的住所”、“脂砚斋
的批语”的顺序,分别叙述、评议。

    一、贾妃的赐名

    贾妃幸园时,“乃命传笔砚伺候,亲搦湘管,择其几处最
喜者赐名。”“正楼曰 ‘大观楼’,东面飞楼曰‘缀锦阁’,
西面斜楼曰 ‘含芳阁’;更有‘蓼风轩’、‘藕香榭’、‘紫
菱洲’、‘荇叶渚’”等名;又有……(第17-18回)

   “蓼风轩”是贾妃最喜欢的处所之一。在赐名之前不久,她
坐船经过“蓼汀花溆”时,对“蓼汀”二字似乎颇有微词:

    闲文少叙,且说贾妃看了四字,笑道:“‘花溆’二字便妥,
何必‘蓼汀’?”侍坐太监听了,忙下小舟登岸,飞传与贾政。
贾政听了,即忙移换。(同上)

   “蓼风轩”是她赐的名,可见“蓼”是她所喜欢的。“蓼汀”
二字,她要去掉。为什么?论者认为,“蓼汀”与“花溆”重复。
笔者起初也是这么看的。“蓼”与“花”,“汀”与“溆”确实
是重了。可是,再一琢磨,不对了:“蓼汀”比“花溆”具体,
更形象!
    问题在哪儿呢?在那个“便”字。“‘花溆’二字便妥,何
必‘蓼汀’?”“便”,“就”也,“花溆”“就”(“已经”)
合适了,何必(再加)“蓼汀”?——加上“蓼汀”二字,那就
“大材小用”了。
    这个“蓼”,贾妃另有它用:用到“蓼风轩”那儿去了。

    二、惜春的住所

    大观园诸钗住进了园子,“分派收拾”以后,“薛宝钗住了
蘅芜苑,林黛玉住了潇湘馆,贾迎春住了缀锦楼,探春住了秋爽
斋,惜春住了蓼风轩,李氏住了稻香村,宝玉住了怡红院。(第
23回)
    “大观园”是园子的名字,“蓼风轩”是惜春住的院子的名
字。第50回详细地介绍了这所院落:
   
    说着,仍坐了竹轿,大家围随,过了藕香榭,穿入一条夹道,
东西两边皆有过街门,门楼上里外皆嵌着石头匾,如今进的是西
门,向外的匾上凿着“穿云”二字,向里的凿着“度月”两字。
来至当中,进了向南的正门,贾母下了轿,惜春已接了出来。从
里边游廊过去,便是惜春卧房,门斗上有“暖香坞”三个字。早
有几个人打起猩红毡帘,已觉温香拂脸。大家进入房中,贾母并
不归坐,只问画在那里。……贾母笑着,搀了凤姐的手,仍旧上
轿,带着众人,说笑出了夹道东门。一看四面粉妆银砌,忽见宝
琴披着凫靥裘站在山坡上遥等,身后一个丫鬟抱着一瓶红梅。众
人都笑道:“少了两个人,他却在这里等着,也弄梅花去了。”
……说话之间,来至跟前,可不是宝玉和宝琴。宝玉笑向宝钗黛
玉等道:“我才又到了栊翠庵。妙玉每人送你们一枝梅花,我已
经打发人送去了。”

    “惜春卧房,门斗上有‘暖香坞’三个字”:“暖香坞”是
惜春的卧室,——兼画室。“暖香坞”与“蓼风轩”的界线划得
清清楚楚。至于池中的“藕香榭”,“盖在池中,四面有窗,左
右有曲廊可通,亦是跨水接岸,后面又有曲折竹桥暗接。”(第
38回)藕香榭接的是“池岸”:池的东岸和西岸。西岸接的是柳
堤(东岸接土山山坡,那儿有两棵桂花树),离它最近的是惜春
的住所,所以她的别号就叫“藕榭”:藕香榭是她住所的“地标”。
比如某人说,“我家在新街口”,北京人绝对不会误会成“新街
口是他的家”的名称。同样,“菱洲”是迎春的别号,“紫菱洲”
也就是她住所的“地标”了。(请参阅笔者的相关博文)
    “向南的正门”:据此,我们知道,园中其它住所,它们的
大大小小的“正门”都是向南的。
    “出了夹道东门。一看四面粉妆银砌,忽见宝披着凫靥裘站
在山坡上遥等”:遥,远。她们中间隔着“水池”。
    第50回这段介绍很有用,可以帮助我们明确不少问题。
    “夹道西门”外面的情况,书中没写。但我们知道,李纨和
探春是“一衣带水”的“近邻”(请参阅拙文《李纨和探春“一衣
带水”》,惜春是李纨的“紧邻”(第74回),那么,一出“蓼风
轩”“夹道西门”,外面就是那条“沁芳泉”了:岸上有蓼花,
景色美丽如画。风:风景。

    三、脂砚斋的批语

    批语见于第17-18回:
   
    于是一路行来,或清堂、茅舍,或堆石为垣,或编花为牖,
或山下得幽尼佛寺,或林中藏女道丹房,或长廊、曲洞,或方厦、
圆亭,贾政皆不及进去。因说半日腿酸,未尝歇息,忽又见前面
又露出一所院落来,贾政笑道:“到此可要进去歇息歇息了。伏
下栊翠庵、芦雪广、凸碧山庄、凹晶溪馆、暖香坞等诸处,於后
文一断一断补之……(笔者对标点略有改动。) 
  
    “伏”字(含)后是双行夹批,己卯本的批语(我们不考虑
旁改之文)相同。“断”,当作“段”。
    笔者写过《芦雪广是茅舍》一文,大意是说:
  
                       
    贾政“一路行来”“皆不及进去”的景点是:清堂、茅舍、
(堆石为)垣、(编花为)牖、(山下得幽尼)佛寺、(林中藏
女道)丹房、长廊、曲洞,方厦、圆亭。计10处,这是一组。第
一组。后文“补”写了的是:栊翠庵、芦雪广、凸碧山庄、凹晶
溪馆、暖香坞。计5处。这5处是第二组。第二组5处的异名都在
第一组那10处之中。把这两组的名字“一一相配”,我们就知道
了:芦雪广是“茅舍”,清堂是凸碧山庄;“堆石为垣”的是暖
香坞。暖香坞配“堆石为垣”有点勉强。可能是前80回还没有把
它们的相似之处完全显示出来。
   
    笔者现在的看法是:曹雪芹笔下的“暖香坞”与贾政“皆不
及进去”的10处建筑物都对不上号,脂批说的“补之”落空了。
所以,我们认为,作者后来改变了写作计划,把暖香坞写成现在
这个样子了,而那个脂批,同还没有分回的第17-18回一起,流
传下来了。
 
                      2012年1月16日
                                        于住所


    引用书目:

        红楼梦
              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人民文
              学出版社,1982年6月第2次印刷 
 
          
    *
       版权所有。出版须经本人同意。
       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本文出处。
       欢迎批评、指正。
       谢谢您的关心和合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迎春下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