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遥感数字影像几何畸变

(2013-07-30 23:14:31)
标签:

遥感

几何畸变

教育

分类: 遥感知识总结

1.概念

这里涉及的遥感数字影像,主要是遥感摄影影像、扫描影像、雷达影像;几何畸变,主要是指影像像元的几何形状、几何位置,相对于地图坐标系统地物(坐标)或地表实际地物的差异。畸变会致使局部比例尺的变化,给位置配准以及后续的定量分析带来困难。

2.成像投影方式

平面地图采用垂直(近垂直)投影方式,而遥感摄影与扫描成像采用中心投影方式,雷达成像采用斜距(平面与圆锥扫描斜距)投影方式,因投影方式不同产生的几何畸变特点也不同。

3.被动式遥感影像变形因素

除去遥感平台、传感器等内部误差的影响,被动遥感影像畸变因素有以下几点。

3.1遥感平台的位置、速率、姿态

航高:力学因素或椭圆轨道致使相对于标准航高的偏离。瞬间视场角不变的条件下,航高越高,像元对应地表面积越大,但会减小因地形起伏引起的偏移量。

航速:运动速率的变化会导致前进方向上像元位置的错动,从而产生行列不均的现象。

俯仰:仍会导致前进方向上的变化,星下点俯时后移,仰时前移。

翻滚:前进方向为轴的翻滚,会致使整个图像的行向翻滚。

偏航:相对前进方向的偏转,会致使图像的倾斜畸变。

3.2大气折射

平流层与对流层大气密度不同,折射现象致使电磁辐射传播轨迹呈曲线,使像点发生位移。

3.3地形起伏

地形起伏越大,投影点(成像为局部像点)水平位置的位移量越大。

3.4地表曲率

投影面为平面,而地球表面概括为曲面,导致投影点的偏移(负向,靠近像主点),像元对应地面宽度不等。距星下点越远畸变越大,视场角较大时,会增加这种影响,产生全景畸变。

3.6地球自转

卫星遥感平台的轨道为极轨,在轨道降段接受辐射时,卫星自北而南运动,地球自西向东旋转,使卫星的星下位置发生偏移,从而致使图像列向的偏移。

3.7倾斜摄影

全景摄影成像为垂直摄影,其余为倾斜摄影,投影面的倾斜角度越大,影像畸变也越大。

4.侧视雷达影像变形

微波影像的分辨率由成像雷达的距离向分辨率和方位向分辨率决定,牠们分别由脉冲的延迟时间、波束宽度来控制的。几何畸变也体现在距离向和方位向。

4.1距离向的畸变

1)入射角。脉冲宽度不变时,地距分辨力跟入射角(或平台俯角)有关。近端入射角小与远端入射角,近端的地距分辨力比远端差,致使比例尺在距离向发生畸变。

2)地形起伏。雷达斜距测量因地形起伏产生投影位移,如雷达透视收缩(Foreshortening),雷达迭掩(Layover),雷达阴影(Shadowing)

4.2方位向的畸变

1)航速。航速不均,带来方位向采样间隔不均。

2)航线。航线非直线,产生回波信号的包络误差与相位误差。

3)其他的运动状况。

本文主要参考梅安新等《遥感导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