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99】《什么是什么·珍藏版》@喆妈公益阅读童书分享会

分类: QQ群在线精华分享会 |
群号:喆妈公益阅读童书分享QQ群 239301149
主题:《什么是什么·珍藏版》分享会
赠书:3册
分享人:浩淼(会咬人的九九)
简介:
在德国科普图书中,权威、销量特别好的是泰斯洛芙(Tessloff)出版社的一套少年儿童百科知识全书《什么是什么》(WAS IST WAS)。该套百科全书出版60年以来长盛不衰,是受世界各地青少年欢迎的科普图书之一。海豚传媒震撼推出《什么是什么·珍藏版》,多元的科学主题、全新的知识编排、贴近生活的语言表达、实用的手绘插图、精彩的一手照片、活泼的排版设计……带孩子感受科学的魅力,了解前沿科技,全面激发想象力,开创不一样的视界。文中细节之处,配有图解式的说明,深入浅出,让孩子轻松理解深奥知识。每册图书都会让孩子欢笑、惊奇,充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哈喽~ 各位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海豚传媒科普部的编辑,今天下午2点,咱们准时分享这套《什么是什么·珍藏版》。我先将这四辑的封面发在群里,大家可以先了解一下这套书的主题。
好强大的阵容啊
大自然,好神奇
开始前,咱们可以看看是否能回答这些问题:
好多种类
好壮观。。。
估计有难度
猫为什么会在主人身上踩呢?
不知道
想跟你玩
为什么呢
爱的证明
开始前的问题2~ :火车的隧道是什么样子呢?
铁轨
开始前的问题3~:为什么电源插座有两个洞?
神奇
正负极?
开始前呢~,我想先扯点题外话~
大家有没有觉得,当了爸妈以后,做好多事的画风都变了?
有孩子以前,逛植物园、动物园是一种享受与放松
如果要带上孩子,我们可能需要装备上各种知识。
没错 变化不是一点点
角度不同了
是的
哈哈~ 还有~吃过这些零食的人,应该都已经当爸妈了吧。
跳跳糖
还记得小时候第一次吃这个,小伙伴神秘地把一包糖渣渣倒在我手心上
我一股脑倒进嘴里,我的天!它们在舌头上到处乱蹦,万箭齐发。
我喜欢,还有这个绘本
如果是现在,我可能得告诉孩子,跳跳糖在嘴里遇到唾液时,里面压缩的二氧化碳会争先恐后地跑出来,产生的推力让它们在嘴里蹦蹦跳跳、噼啪作响。
还有这个。时至今日,还是不得不承认,隔壁的刘小胖翻着白眼伸出深蓝色的舌头的时候,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这么科学
这种糖可能还有卖的。看到这里,请告诉小朋友,这种糖不可多吃。一颗魔鬼糖含有的食用色素是标准值的20-30倍。少量摄入虽然不会立刻产生不良反应,但由于儿童的解毒功能还不完善,吃太多一定会干扰正常的代谢反应,甚至引起慢性中毒。
食品安全最重要
跳跳糖
这个是小时候最爱吃的宝路糖,也叫口哨糖。两片粘在一起,嘟起嘴来就可以吹出响亮的哨声。原理是气流穿过口哨糖中间的圆孔,产生振动发出声音。受它的影响,我至今都特别爱吹口哨,并成为唯一熟练掌握的一门乐器。。。
没吃过
都吃过
这个我也没有
很有趣
[

当然还有这个。。大大,朋友大大。
试问谁没有被突然破掉的泡泡敷过泡泡糖面膜呢?
这个吃过
像泡泡堂
哈哈哈
很搞笑
不小心沾到头发上,剃掉头发的经历也有过。换成现在就不会发生了。因为我终于知道在口香糖上涂上油脂可以轻松清除掉它。为什么我要知道这些啊。
口香糖,很难洗
那是因为。。。学习这件事,靠孩子逼,真的很有用啊~当孩子好奇心开始爆发,变身行走的“十万个为什么”,岂止是零食,简直是万事万物,我们都会开始刨根究底。
科学,对啊
听说,最近我们片区的蜗牛都快被家长抓完了。平时自己五分钟能走完的一条路,和孩子一起可能要走上半小时,因为他们可能会因为观察某个事物提出问题而“拖延“了时间。
没错 有时候孩子的为什么真让人无从解答
是的
当他们开始观察自然,可能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蚯蚓这么柔软,为什么可以在坚硬的土地里自由穿行?树叶到了秋天为什么会变色?蝌蚪为什么会变成青蛙?有人说,孩子天生就是科学家,对自然万物有好感,他们最擅长观察与提问了。
很多问题特别难以解释
恰恰对于任何研究而言,观察与提问都是必经之路。可以说这是孩子在科学精神实践方面,迈出的可贵一步啦。我相信大家都同意,当孩子有疑问时,更好的办法不是直接告诉他正确答案,而是能够启发他去寻找答案。
对世界万物 充满了好奇
这个很有趣,好奇心
让孩子去思考
对!开始问问题时,探索欲与好奇心是最为蓬勃的,这也是孩子接触科学思维、建立科学分析的习惯的黄金时期
自己寻找答案
我们希望他们能明白:世界上有很多未知的、神奇的东西。
经过自己思考的东西记得更深
只要他愿意思考、勇于探索,就一定会有所收获。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发现新问题,拥有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不仅仅是拥有一些书本上的知识,而是拥有科学的思维方式。
经过思考的才牢固
让孩子拥有科学的思维方式
那么主题来了~
今天要介绍的这套书,是德国的经典少年儿童百科知识全书《什么是什么》系列的全新升级,《什么是什么•珍藏版》。
这是我们让孩子学习的初衷
自己寻找 就会有思考
值得收藏
当脑海中有了问题,找到一套系统的科普书,会像扯土豆一样,知道一连串更多的事情
看起来很有意思的科普书
知识都是关联的
科普书
什么是什么,感觉就是孩子提问的无数个问题一样
这个书有这么多册
关于这套书与其他百科全书相比的特点,我一会儿会仔细介绍哦。
现在,先来谈一下德国的科普书的优势~一说到德国,很多人会想到奔驰、宝马、保时捷、奥迪、万宝龙、西门子、博世、徕卡、阿迪达斯等等经典品牌。
又或者,想到巴赫、贝多芬、爱因斯坦、开普勒、歌德、海涅、马克思、叔本华、尼采、高斯、舒马赫等各个领域的世界名人。
都说德国的质量好
都是名人大咖呀
各界大咖
世界级别的
是的,
都是大咖
天,原来这么多好车都出自德国,真的都是品牌高端货呀
德国是世界上诺贝尔得主数量排名第三的国家,仅次于美国与英国。根据维基百科对诺贝尔得主国籍的统计,截至2017年,德国共有106名诺贝尔奖得主。算上移民美国、加拿大的德裔,这个数字超过了200人。
106名,好多呀!智慧型的国家
要知道,从1901起,到2017年,全世界的诺贝尔得主,也仅为891人次。德国之所以有如此多的经典品牌、世界名人,以及科研成就,与德国人口的科技天赋有着强烈的正相关。让我们再来看看德国的科学教育的大环境
真的都是世界顶级的
在德国,科普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青少年科普教育是科研机构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让每一个孩子阅读好的科普读物,更是德国社会的共识。
这么小的孩子自己动手做实验
位于北德的德国宇航中心的16家研究所之一,基本每天都要接待几十上百的学生来参加科普教育。作为公立的科研机构,即使是涉密单位,也不会因此而拒绝孩子。很重视培养孩子的科学精神与动手能力
这么小就实验中。实验得真理,难怪会有这么高的领悟力
大家应该有这种印象,德国的科普图书种类繁多、学科齐全、知识严谨、印制精良。
动手能力的培养
今天真的被震撼到了
其中德国Tessloff出版社出版的《德国少年儿童百科知识全书:什么是什么》在德国任何一家书店都摆在非常显眼的位置。在德国,几乎每个家庭至少有一本“什么是什么”系列图书。
原来德国这么厉害
跟我们的教学模式完全不同
这个真的厉害
这本书到底都藏着什么样的东西,这么厉害
这套书在德语中的原名是WAS IST WAS,直译过来就是“什么是什么”。马上揭晓哦~
我 记得上学那会就是老师上课
我看了半天不知道意思
这套科普书的广告曾登陆央视,那时候我们使用的宣传口号就是:《什么是什么》,什么都知道!
听起来就非常走心,好期待
口号对上了
我们看看现有的40册的主题就知道了,覆盖面的确很广
适合7-14岁的孩子们阅读~
好多啊
覆盖了动物、植物、地理、科技等多个自然科学领域……
这一共是有多少册呀
老师,这一本书厚吗,大概有多少页
好多领域
看着很好
知识面很广泛呢
现有的40册哦~ 一本单册有48页,全部都是高清彩图
知识量超大呀
好,我们继续~大家都知道前一阵子黑洞的照片引起了很多关注。
好的,高端货
第一时间,很多公众号都在发各种各样的科普文章。
知识面覆盖广
是的,我儿子近期特别喜欢谈论黑洞
这张来之不易的照片,一天时间就被脑洞大开的网友玩坏啦。大家看得开心也好,真的愿意了解背后的努力也罢,我相信很多家长都不想错过这个机会,扩展孩子对太空与宇宙的认知。拿咱们这套书里的《浩瀚宇宙》为例,它就可以很好地向孩子介绍与黑洞有关的知识。
备受关注
只用一页就浅显易懂地讲清楚了:黑洞是什么,如何形成的,有几种黑洞,为什么人类有观测到黑洞的可能。
对呀,我们人类一直对太空与宇宙充满了无限好奇
银河系
了解黑洞的基础知识后,再去理解科学家的观测行动就变得容易多了。根据书上的说法,根据质量大小,分为两种:恒星的黑洞和星系中心的超级黑洞。如果把地球压缩成黑洞,就只有汤圆一样大了。有一句话让我深有感触,就像发现引力波的LIGO团队在发布会所说的那样:“这就是科学,我们不挑容易的事做。”
这就是科学
恒星黑洞和超级黑洞,原来宇宙中有这么多黑洞呀,
黑洞对于我们来说确实是一个非常神秘的东西
那会大爆炸了吧
很有魄力的一句话
孩子也会觉得能说出这样的话,很酷吧~许多百科全书,会使用比较零散的结构,罗列五花八门的知识,这样有它的广度与好处~但也会存在不够系统的问题~相互之间缺乏逻辑作为串联,没有场景作为背景。我们可能会记住零散的知识,却无助于更深入的理解。
好神秘
这话听起来就特牛气
难道这书中对黑洞就做了非常详细的分析吗?话说这个黑洞我也好神奇啊
而对于学龄儿童来说,这样的结构是不够的。
以这本《浩瀚宇宙》为例,作者从著名物理学家、宇宙学家史蒂芬•霍金的故事引入,揭示了宇宙各种各样的秘密,包括银河系的未来、恒星的爆炸、外星文明、暗物质与暗能量、平行宇宙、宇宙的未来,还有,我们人体内的小宇宙!孩子想知道的、没有想到的,书里全都有!孩子的兴趣能够引导他们所到的深处,也是咱们可以展望的。
霍金这个熟悉
看起来这些知识是比较深奥的
宇宙的奥秘
引起孩子的兴趣,大人也会感兴趣,有兴趣才能学得更深入
科普知识
但是通俗易懂的书本相信会给我们带来了收获
书里面都是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孩子看得懂,爱的上
我也想好好学习下
还有国内的大咖专家推荐~我们看看国家科学进步奖得主刘兴诗老师如何评价这套科普读物:“作为一套百科全书式的科普读物,这套书无论选材、文字和配图,都使人感觉是一刀到位的‘外科手术刀’似的精确,绝不拖泥带水。不愧严肃、严谨、严格和一丝不苟这几个词,给人的印象很深,的确是原汁原味的‘德国造’。“除了刘兴诗老师以外,还有这些科学家也作出了推荐:
这套书的一大特点就是它知识的严谨性。由权威科普专家撰写、审订,值得信赖。咱们国家也有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投身到科普写作中来了,我看到不少作家会说,写一篇小小的科普文,难度也不亚于写论文。
原汁原味的‘德国造’。,必须支持
知识的严谨性
这个系列每本书的作者都是该领域的权威专家,他们都有为孩子写出最好科普读物的愿望,把自己一生的研究浓缩进一本薄薄的科普书里。
给孩子读科普,必须要选权威性
专业知识的严谨性,给孩子传达专业的科普知识
说到这里,从小阅读科普读物,也有助于提升孩子的理解力与分辨力。例如,《神秘机器人》的作者是德国未来学家贝杨‧傅雷斯纳博士;《未来能源》的作者是德国物理学家劳拉‧赫纳曼博士;《七大奇迹》的作者是德国建筑设计师、科普作者克里斯廷‧帕克斯曼;第一、二辑中的7本的作者曼弗雷德•鲍尔博士,则是德国自然科学家、纪录片制作人、作家。
多阅读能提升阅读力
都是专业人士
鲍尔博士曾多次来到中国给小读者做讲座。这是17年上海童书展上鲍尔博士与现场的小读者交流。
他们带来的书肯定是非常有可读的价值性
全部是专业大伽
很高大上的讲座
嗯,大家可以看到左下角的小圆桌上,放着几个大小不同的水果
哦,原来真是上海书展上
大家可以猜猜它们的用途~
真羡慕上海的小孩子们,近距离接触科学家
他们有什么用呢
嘿嘿,猜一猜~
图中讲的应该是有关地球外面的知识吗
对比大小的
太空来的水果?
不会是把他比成地球吧?
对的!,鲍尔博士就是通过不同大小的水果,让孩子直观了解星球之间的距离与比例大小.科普教育中,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太重要了。可以说,科学家一定程度上就是葆有好奇心的孩子呢。
很直观的教学
水果对比星球,很直观
用水果更形象
都说土星和地球越来越近
要不然对孩子来说有难度
有的家长可能也会担心,专家写的内容会不会比较艰涩。并不会哟。读过之后就会发现,作者们不仅是各个专业的专家,也是熟悉儿童心理和有文学修养的学者。
但是具体每颗星球和地球的距离有多近,真的不清楚
对吧~ 用水果就可以边吃边学~哈哈
相信去上海书展听过的,可能就有很直观的了解了吧
感觉这些都好神秘 好奇宝宝们都忍不住要去了解
是啊神秘
书中的内容呢 兼顾知识结构与趣味性,表达上符合儿童习惯的观察方式,引入大量实例,使用儿童易于接受的语言,读起来津津有味。
比如,《恐龙王国》一书中,通过采访暴龙和三角龙,解释深奥的科学知识。
是呀,用孩子们常吃的水果对比,能记一辈子
这是恐龙吗?恐龙可真的是孩子们从小到大都喜欢讨论的话题
恐龙时期
哇画面好酷啊!让人印象深刻
我自己有亲身体验。我曾阅读两本内容相差不大的动物科普,但其中一本是动物日记的形式,一本是客观的讲述。让动物为自己”代言“的形式,着实让人记忆非常深刻。
我就特别好奇,他们压根没见过恐龙,哪里来的这么强的好奇心,特别是霸王龙
暴龙和三角龙,都很熟悉的恐龙
让动物为自己”代言“的形式
正因为没有见过才好奇
所以我们就要去呵护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
好~ 刚才说了内容,现在咱们了解一下形式~这套书还有一个重要的特色,就是它拥有的超级震撼的视觉冲击。
书中照片全部是德国Tessloff出版社出资购买的第一手高清图片,来自世界各大权威研究机构,所有照片都非常精美、清晰,书后均附有详细的图片来源说明。
好奇心激发的孩子的求知欲望
从封面的风格中可以感受到.例如:《太空之旅》一书中的图片由双子星天文台、法国国家太空研究中心、美国航空航天局、欧洲航天局、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等权威机构提供。这种情况在国内外其他少儿百科全书中很难看到,这种做事严谨负责的态度,只怕只有德国人才有。
权威~
超强的视觉冲击
真的是非常有权威性
这封面看起来真的是高端
除了图片的酷炫,书中还会有各种结构上的编排。 也会有这样的透视图
还有透视图
恩恩 很高端
高科技
小知识的普及
覆盖的知识面好广
各种小知识解读
各种知识的传达
这样竖页图展示的火山,看起来真让人觉得壮观
这些虽然说是小知识,但是不比正文逊色
火山
反而从这些小知识中会启发一些收获
还有大量使用的时间轴的设计
剖面图好棒
这个画面好有立体感啊!厉害了,图文并茂,了解的更直观更透彻
对吧~ 我第一次翻开这个书的时候也是被里面的高清大图震撼到了
再来~ 对于百科全书来说,我相信大家都不会忽视还有重要的一点:知识是否更新
我们都知道,知识是不断更新的,需要及时修订。而百科全书的部头太大,知识的更新确实是个难题。拿《中国大百科全书》来说,第一版第一卷《天文学》于1980年开始出版,2009年《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才出版。世界上最著名的《不列颠百科全书》1985年出版第15版修订本后就由于无法做到及时更新而彻底放弃印刷版,现在只有网络版。
各种赞哈
部头太大
追求知识的严谨准确
《什么是什么》系列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整个系列是分主题、分阶段出版的。如果哪些领域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下一次印刷时就会及时更新。
而且Teslosff出版社每年都会邀请德国国内著名的科学家和科普作家,就是否出版新的分册征求意见。
哇,内容太丰富了
及时更新插图太震撼了
比如机器人的主题里,可以看到较新的电影角色——瓦力和变形金刚~
[图片1]
当这一大套科普书实物摆在我们面前时,我们真的会感叹科学的美。
Ø 创意与想象的灵动之美
Ø 试错与求索的求真之美
Ø 改变与创造的创造之美
Ø 简单而普及的秩序之美
第一辑、第二辑于2017年出版,第三辑、第四辑刚刚出版,明年也将会继续带来第五辑、第六辑,敬请期待~~(每辑10册)
忍不住想要集齐!
强大的阵容
据德国巴伐利亚电视台2018年最新数据显示:从1961年出版至今,该套书被翻译成45种语言,在全球75个国家和地区创下了销售过亿的好成绩。现在的这套珍藏版,是德国TESSLOFF出版社2014年开始出版的全新升级版本
http://product.m.dangdang.com/26919801.html?&unionid=P-103888026m全四辑已经在当当售卖,大家可以从链接中点击购买哦~
太棒了
这一套下来可真的壮观了
现在是限时3.8折~机会难得!
3.8,看起来好实惠
3.8真的实惠,喜欢的亲们可不要错过~
我相信这套来自德国的科普经典——《什么是什么•珍藏版》能够指引我们的孩子,放眼看世界、放手去探索。一套好的百科全书,是值得珍藏的百科全书。是孩子受益一生的珍贵礼物
确实不错
谢谢老师分享的百科全书
值得收藏
看起来真的非常不错,感谢老师
一套可以送给孩子六一的礼物
今天我的分享就到这里啦~非常感谢你们的聆听与互动
大人孩子一起读
真的是重量级的推荐
谢谢老师的分享,真的太棒了
各位妈妈,一个小时的分享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让我们再一次用掌声和鲜花感谢老师为我们带来这么精彩的分享。也感谢大家的陪伴和聆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福利,亲们不要走开,稍后公布名单~~
恭喜以下几位获得试读书一册,@云展花开 、@AerJing果、6 、@晨妈7岁+4岁
特别提示:请按以下格式小窗我地址哦
QQ号:
群昵称:
姓名:
地址:
邮编:
电话:
大家的发言都很积极,但名额有限,请各位见谅!没有获奖的亲们,请不要灰心,我们不定期都会有分享会,请关注喆妈公益阅读。
微博和博客;微信长期都有免费试读书赠送,还有不定期举行有奖征文活动。精华阅读群不定期会有好书分享会,请大家关注群信息。
对于在阅读过程大家的困惑,我们可以通过微博@喆妈公益阅读?留言,也可以在群论坛留言。
请大家持续关注@喆妈妈公益阅读及其博客,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zhemagongyiyuedu,
微博地址:http://weibo.com/514978993,
微信号:zhemagongyiyuedu?喆妈公益阅读
微博和博客,?微信长期都有免费试读书赠送,还有不定期举行有奖征文活动。精华阅读群不定期会有好书分享会,请大家关注群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