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58】《我的第一本量子物理学》@喆妈公益阅读童书分享会

分类: QQ群在线精华分享会 |
时间:2019年4月26日
赠书:3本。
分享人:凤凰阿歇特童书策划
内容:
凤凰阿歇特童书编辑
我是今天的图书分享人,我们今天分享的图书是《我的第一本量子物理学》,我是这本书的策划编辑和责任编辑。伴随科幻电影中人类超前想象力一次又一次在现实中被科学家证实,物理这门古老而神秘的科学逐渐走入大家的生活。尤其是近年来,爸爸妈妈们都将选书目光投向了少儿科普的领域,想为自己的孩子创造一个科学知识所渲染的认知氛围。刚才看到群里很多家长都在谈论最近的热点,人类拍到黑洞照片的事情。
这其实就是微观物理世界的深入发现。而量子物理属于微观物理的起步,其实对于孩子来说不难,不是要求他们完全理解这些知识。而是要知道世界上有这样的知识,有这个知识点。明白什么是物理就行,深入的知识等到了学科年纪自然学习起来就轻松许多,《我的第一本量子物理学》是以绘本形式进行的知识点科普,这是培养兴趣的关键。
这是我们为孩子引进这本书的初衷,不可以不懂,但是不能不知道这些。有的,插画是以孩子的视角入手,我接下来会举一些例子。其实有一类科普书比较适合正在教材中逐步接触、吸收到一定物理知识,但又不全了解的孩子——为这一阶段孩子量身定制的科普图解绘本。在整个科学领域,量子力学是影响力的重要理论。没有量子力学,我们就无法解释世界是如
光合作用中能量的传递效率为什么那么高?对所有这些问题的解答,都离不开量子物理,我们这本书是让孩子有初步的概念框架和知识点概念,就是能够合上书给家长和小朋友讲的水平。
培养好奇心,等长大一点系统接触到之后就能驾轻就熟。翻开这本书你会明白,任何结论都有其使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伟人和大家告诉我们的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所以,生活中不要盲从。这本书里就会有专门的章节说明这个问题,科学是有边界的
爱因斯坦出现在书的各个角落里面,封面上就是爱因斯坦带着小孩走进量子物理世界的意思。
因为爱因斯坦被誉为“世纪伟人”他对空间物理学和量子物理都有非常卓越的贡献。所以作者画了这个形象,来代替自己。是呀,作者在写给中国读者的话里面也说了,爱因斯坦代表了一种求知的状态,不断解惑不断求知。《我的第一本量子物理》在被引进中国之前,已出版了包括西班牙语、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德语、韩语、俄语等在内的13种语言版本,深受欧美国家读者喜爱,并且获得了这些奖项:
·英国少年杂志设计银奖
·大英图书设计与制作奖
·入围2019美国科学促进会/斯巴鲁科学图书优秀奖(中级科学图书类)the
·被选作“斯巴鲁爱学习计划”教材图书,被开发为免费教材在全美国进行推广
入选为美国“斯巴鲁爱学习计划”的教材图书,也将世界先进的科普绘本创作理念带入中国。需要读者和绘本建立一种“默契”,在一种平和的单纯好奇心驱使下慢慢品味其中的奥妙。书中多种形式的知识点剖析和解读+脑洞大开的插画,将物理学的基础知识框架勾勒描绘出来。斯巴鲁爱学习计划是美国教育方推出的一个免费科普知识的学习计划。教材是免费发给其他社区学校的学生,是一种义务普及科学知识的方式。是一本给美国小学生科普拓展的图书,美国的孩子这么小就非常注重这些书了。对,卖得也很好,还获得最受青少年喜爱的设计奖,插画很适合小孩子看。
像这里,元素周期表,物理和化学在科学上是相辅相成的,量子物理一定离不开学习或了解元素周期表。28.5
大概这么大。
两个六岁的小朋友,最开始不认识字的话家长可以不着急,让他们自己看。看不明白的再问家长,图画脑洞比较大,孩子能发挥想象力。按照浅入深原则进行内容设计,对于适龄阶段的孩子来说,是“稍微踮着脚尖就能够着”的难度,适合反复阅读。这里插播一个选科普绘本的方法,小孩子稍微努力一点就能get的难度,对他们来说是比较适合的,如果太简单看完就没有反复阅读的喜悦了,而且这本书其实大人看也是需要反复看的。其实很多概念都是初高中才会深入了解,我们的目的只是让小孩子接触并知道有这么个事儿。并且能够立刻联想到插图里的原理讲解,给大家复述出来。等长大一点再看,和小时候看的感悟一定是不一样的。其实插画很有趣,孩子自己都可以根据插画发挥出各种脑洞,这里是我们鼓励的一种学习方法。以学习为目的但不以单纯学习来绑架孩子看书,因为这本书中的知识结构是发散式的——你可以随便翻开其中一页,就可以了解某一个重要的物理知识,不需要前后翻页,或者担心“忘记自己读到第几页”这种情况。
不需要书签,随便打开一个对页都是完整的知识点。其实很多国外家长反映,这本书可以作为一个索引,就是孩子在别的地方接触到了又想再看看的时候,就立刻回家翻这本书。里面的语言也比较亲切,不是高深莫测的那种。适合反复阅读+每个年龄段读都有不同感悟=陪伴孩子一生的科学绘本。你可以不用一次性弄明白“薛定谔的猫”这种高难度的思想实验,但是你需要知道物理学中有这么一个“猫实验”,还有它背后神奇的科学原理。
其实就是把这个思想实验
这本书的颜色是非反光颜色,饱和度比较温和。对眼睛比较好,实物图拍起来会比较有高级感。这本书也是为了让孩子明白,对待事物应该客观公正,实事求是,考虑问题不能极端思维,非此即彼。我们观察到的事物,都是我们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产物,你带着一定的目的“看和想”某事物或人的时候,你必然会对你的对象产生“干扰”,所以你观察到的事物和人都是有“误差”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其实非常好理解,家长可以先让孩子看图,然后问问题,让他们自己发挥,最后是很适合亲子共读,共同学习和充实的一本书。
最后有一章是将物理和数学练习起来,这章并不需要孩子掌握这些数学公式,因为这是大科学家需要掌握的,只需要孩子知道这些公式的名字,以及可以“干什么”就可以了。
比如这个著名的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只需要孩子知道它揭示了太阳能给产生巨大能量。就行了,不需要记忆。当然,看多了自然就记住了,以后涉猎到会有帮助。
这里是一个量子时间线,作者将量子物理史上各个重要的时间点的发明or科学成就走写在上面了,还配合了相关的插画。在书的最后两章中出现,孩子看完这本书之后,再看这个表,就像找地图一样再回顾一次全书。一直更新到2017年,第一台量子计算机的研发取得进展,近两年还没有瞩目的成就,但是这也鼓励了孩子们将来对科学的兴趣。不一定要成为大科学家,但是可以培养好奇心。
介绍一下作者吧,他们为中国读者还录了一段视频,在当当手机端可以看到。科学是无国界也是无年龄段的,简体中文版《我的第一本量子物理学》得到:
著名物理学家、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淼;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馆馆长王志庚;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吴岩;中国科学院天文台研究员、中国首位卡尔·萨根奖得主郑永春;科幻作家、雨果奖获得者郝景芳;中国儿童中心期刊总社社长总编辑陈光等知名专家的联名推荐还有人大附中的物理老师、北大物理学博士的指正审读。希望这本书在全世界掀起的量子物理绘本潮流能够带给中国小读者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这是作者写给中国孩子的话,我拍不全,比较大,科学要有玩儿的心态。才能真正无负担与快乐阅读,作者最喜欢的中国作家就是三毛。要知道,我们今天所知道的现代物理学知识并不是某一个科学家拍脑门的产物,而是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们传承的结果。就像《我的第一本量子物理学》中描述的一样,新的物理学知识并不是完全推翻了旧有的物理学知识,而是对旧有知识在更高精度上的修正,还有更多未知的奥秘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破解。是呢,作者非常喜欢中国的美食,哈哈哈,很多都是看了三毛的文章了解的对了,我们这本书的塑封也是非常环保的,用的是100%可水溶解的淀粉薄膜。
封底是这样的,选了三个非常权威的专家老师评价。在书里的插页还有其他老师的评价,是呢,大开本+精装+锁线装帧,虽然是大开本还是可以放进书架,就是一般大小的书架即可。《我的第一本量子物理学》将是陪伴孩子一生的图书——为孩子敲开物理学大门,用科学揭开自然的迷雾,告诉我们生物学背后的量子真相。期望多年后,当孩子从书架中取下这本书再次翻阅时,能够感受到生命正驾驭着混沌之力,在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中、在经典世界与量子世界之间、在现实与想象力交错边缘上,自由逐浪,乘风前行!
主持人—金桔姐姐
各位妈妈,一个小时的分享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让我们再一次用掌声和鲜花感谢@凤凰阿歇特童书编辑
对于在阅读过程大家的困惑,我们可以通过微博@喆妈公益阅读?留言,也可以在群论坛留言。
请大家持续关注@喆妈妈公益阅读及其博客,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zhemagongyiyuedu,
微博地址:http://weibo.com/514978993,
微信号:zhemagongyiyuedu?喆妈公益阅读
微博和博客,?微信长期都有免费试读书赠送,还有不定期举行有奖征文活动。精华阅读群不定期会有好书分享会,请大家关注群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