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46】《种子种子有魔力》@喆妈公益阅读童书群分享会

分类: QQ群在线精华分享会 |
时间:2019年4月25日
上午10:00-11:00
群号:喆妈公益阅读童书分享
QQ群:239301149
赠书:3册
分享嘉宾:侯亚文Starfish
Bay童书社童书推广人@Starfish
Bay童书社
侯
主题:《种子种子有魔力》
分享会
主持人:金桔姐姐
@主持人—金桔姐姐
简介:为过冬采集食物的焦虑的蚂蚁打破了花园的平静。小蜘蛛想到一个好主意——利用种子的魔法!她告诉焦虑的蚂蚁可以播撒种子,这样来年春天就能收获很多食物,明年就不用那么辛苦了。本书以为过冬做准备的小动物的视角,通过为不同季节做准备的暖心小故事和动人的语言,带你走上了解微观自然世界的迷人之旅。
亲爱的各位朋友们,请用热烈的掌声欢迎@Starfish
Bay童书社
侯
老师给大家分享。
@Starfish
Bay童书社
侯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和大家见面,我是澳洲Starfish
Bay童书社的童书推广人,我姓侯。
@hello
阳光@
侯老师好
期待候老师的精彩分享~
@Starfish
Bay童书社
侯
您好~阳光!!今天很荣幸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种子种子有魔力》这本绘本。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故事内容。
《种子种子有魔力》讲述了小蚂蚁为了过冬采集食物,焦急地四处奔波。小蜘蛛为了让小蚂蚁以后不再为了过冬而忙碌,想到一个好主意——利用种子的魔法!她告诉焦虑的蚂蚁可以播撒种子,这样来年春天就能收获很多食物,明年就不用那么辛苦了。于是,第二年的春天,他们共同种下了五颗种子,经历了漫长的等待,迎来最终收获的故事。
要提前和大家说一下,
这次的分享,文字会相对比较多,希望内容不会让大家失望!还请大家多多支持!
在正式开始之前,想和大家先小小地互动一下,大家认为什么是“自然”?大家凭借你的第一感觉,你认为“什么是自然”?
@江苏Leo
自然就是我们的外界环境
@hello
阳光@
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包括人,动物,植物等等
@陕睿翔妈
自然是非人为形成的
自然形成的
@Starfish
Bay童书社
侯
谢谢大家给出的答案~大家都很有想法~我们可以带着问题,我们一起通过这次的绘本分享寻找我们自己心中的答案。
不知道大家是否看过《绿皮书》这部电影?
电影里有这样一个场景:男主将啃完的鸡骨头随手扔出窗外,男二亦是如此。当男主将纸杯也甩出窗外时,男二制止了他,给出的理由大概是,鸡骨头会被松鼠“清理”,但纸杯却不会。言外之意,自然源于自然,也最终可以回归自然。
@染上世俗
容易污染环境
@hello
阳光@
留下的就会成了垃圾
@Starfish
Bay童书社
侯
没错呢,环境也是自然~~如今的我们奔走在喧嚣的城市中,早已脱离了本真的自然,也失去了与自然呼应的底气,那又该如何向孩子传达大自然的真切呢?
现在的我们总是为了生计而奔波
那大家是否有在家中为孩子种植一些植物?
比如说蒜头?
你们为孩子种植这些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
有心的父母可能会在家中种植一些植物,学校可能会组织一些自然观察课,来让孩子观察植物的生长。
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一棵植物毕竟不是一片森林
一棵植物无法还原自然
所以孩子往往感受不到自然之力
所以希望通过这次的《种子种子有魔力》绘本分享,可以给朋友们带来不一样的惊喜和感悟,一起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开始解读这本书吧!首先我们依然是来简单了解一下创作者。了解创作者们的创作意图和创作背景,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认识。
《种子种子有魔力》的作者名叫纳塔莉·麦金农(Natalie
McKinnon),是知名早期儿童教育家,不仅具有20余年从教经验,而且十分关注儿童“自然”成长,她希望儿童可以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健康成长。为此她面向学前儿童和基础教育期儿童开设环境工作坊,鼓励儿童去了解真实的食物来自哪里,从而了解健康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作者是澳大利亚人
基于对人文与自然生态关系的理解,才诞生了《种子种子有魔力》这个故事。然而我们知道单有一个精彩的故事,并不足以吸引我们的关注。既然是绘本,便少不得精彩的绘画元素。
绘制《种子种子有魔力》插画的,则是来自新西兰的艺术家玛格丽特·托兰(Margaret
Tolland)。她在艺术领域已从业20年,后在帕塔卡美术博物馆(Ptaka
Museum)担任教员。玛格丽特·托兰的作品主要围绕环境保护主题展开,借助详细的插图,对动植物的栖息地和生活方式进行讲解。
我们有没有发现
国外的人一是很关注儿童
二是关注环境保护
如果有在国外生活的经历,我想会对这两点会更有体会。认识过作者和插画师之后,我们就正式开始解读这部绘本作品吧。
一、打开自然之门的钥匙,跳脱传统科普模板,通过故事引导孩子探索自然。
懵懂的孩子对世界充满了各种好奇与遐想,也会随之产生各种疑惑:食物从何而来?四季因何而变?
他们通过自身感受阳光、风雨、温度、气味、声音,但他们尚没有形成完善的认知意识,不知如何参与、解读这个世界。
用枯燥的理论会折损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用科普类的文章会消磨他们的耐心,打击孩子的阅读兴趣。
《种子种子有魔力》摆脱了传统意义上的生硬科普。首先,插图配以浓郁饱满的色彩来表现出植物不同层次的绿色,让绘本充满了自然的清新;其次,作者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小读者来讲述自然界的现象,使其简单化。

除此之外,绘者将微观世界的蜘蛛和蚂蚁放大,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引导小读者以蚂蚁和蜘蛛的视角来观察,增加了代入感,同时也让小读者对微观世界的生物有进一步的了解。这种画面构图可以让小读者们在阅读故事的同时从两个视角欣赏到一个完全不同的自然世界。
这种借助小蜘蛛和小蚂蚁的第一视角来推进故事发展,打破了以第三视角进行解读的传统科普模式,有助于小读者在进行自然知识学习的同时,培养阅读兴趣。
原文内容:静悄悄的花园里,一只温柔善良的小蜘蛛住在一个安静的角落。她惬意地躺在叶子上,享受着温暖的阳光。
画面右下角的小蜘蛛正享受着惬意的温暖阳光,以小蜘蛛的视角带领我们领略到了花园里的绿色植被,勾勒出了花园的勃勃生机。
也向我们展示了不是所有的植物都是绿色
之后我们随着小蜘蛛的视角又看到了忙碌着的蚂蚁,他在干什么呢?
原文内容:
小蜘蛛从叶子里探出脑袋,四下张望。
原来是一只焦虑的小蚂蚁正在匆忙地跑来跑去。
“5,6,7……我还得扩大搜寻范围。”
“8,9,10……我必须找到更多。”
“11,12,13……永远不够。”小蚂蚁忙忙碌碌,跑来跑去。
原文内容:
“喂,小蚂蚁,你在烦恼什么?”小蜘蛛问道。
“冬天就要来了,”小蚂蚁说,“很快就会变得天寒地冻,秋天的种子会被冻在大地里。到那个时候,我该吃什么呢?”说完,小蚂蚁又开始忙碌起来,尽可能多地收集种子。
这种对话形式
适合我们做角色扮演
一个演小蜘蛛
一个演小蚂蚁
看到这里,小读者便可以很容易地接收到蚂蚁是需要储存食物进行过冬的知识信息,这是他们的生存规律,就如同大雁要南飞、狗熊要冬眠,这些都是自然界缔造的生存法则。
小孩子们在读故事过程中,就可以学习了这个知识
不需要刻意学习
如果我们足够细心,我们就会发现,图画中的小蜘蛛和小蚂蚁都被放大化,这种设计让小读者可以更细致化地观察我们平日里极易接触到的小生命,原来,在我们世界里,他们也无声地演绎着自己的生活。
@hello
阳光@
了解动物的生存法则,才能更好的保护着大自然
大自然中的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Starfish
Bay童书社
侯
我都有仔细看大家的每一个留言
我看到一位朋友说蚂蚁冬眠
那事实上蚂蚁需要冬眠吗?
如果我们愿意,也可以为孩子进行一些知识的延伸,比如“蚂蚁在15~40之内都可正常生长,但最佳温度为25~30之间。冬季低于10会进入洞穴,但不会冬眠,只是不再频繁活动,它们在洞内吃秋天储存的食物”。
蚂蚁是不冬眠的哦
他们只是不会频繁活动
这些拓展只是,都是可以通过绘本故事给孩子们进行科普延伸
朋友们
我刚刚放了三张图片。大家可以整体地看一下
大家通过这三张图整体,大家能看到什么呢?
@默默4岁男山西
种植的过程
@江苏Leo
在等待植物长大
@Grace洋桔子
种子
苗
收获
@Starfish
Bay童书社
侯
大家连贯起来看,
这三幅图片
就是向我们展现了——植物生长的整个过程
@Starfish
Bay童书社
侯
缺少的两粒种子
被蚂蚁吃掉啦
我们从图片中可以看出玉米从种子,经过阳光的沐浴、雨水的浇灌,然后抽芽、长穗、结果,最终在秋天得以成熟。
远离田野的我们,自然无法带领孩子花费一年的时间去田间见证植物的成长。
漫长的等待是时间流逝,我们自然无法去感受一片玉米地从发芽到成熟
但从这几张图片,我们已然可以领略到植物的整个生长过程。种子在润物细无声中向我们展现了属于它的生命轨迹,也用它的神奇力量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赋予的奇迹。
但是如果我们用最传统的科普方式向孩子展现
玉米的成长轨迹
又会显得比较枯燥
直接用图片的形式加故事
他们可能自己就会知道
玉米要先长穗
然后结果
@Grace洋桔子
图文并茂
孩子可以直观的看到整个过程
@暖心暖人
是的,图片让孩子更好理解
@Starfish
Bay童书社
侯
我刚刚有看到大家说,自己的孩子很喜欢观察小蚂蚁。
@*Rain*G
是的
@江苏Leo
我们特别喜欢看小蚂蚁
@hello
阳光@
孩子们对昆虫也抱好奇心
@Starfish
Bay童书社
侯
真是因为如此,纳塔莉选择用常见的小蚂蚁和小蜘蛛来见证自然神力赐予种子的魔力,更能让孩子备感熟悉和亲切。因为小蚂蚁和小蜘蛛不分地域,随处可见,孩子们不会感到陌生。
人人都知道春天播种,秋天收获的道理。纳塔莉向我们介绍了蚂蚁储粮,也向我们展示了种子成长,那么,我们回到最开始的一个问题“什么是自然?”
在最开始的互动时,我看到了一个纳塔莉想要传达的答案
我还记了下来,默默4岁的朋友,他写的是“生命”
其实归根结底就是“生命”。
自然赋予了一切生命,生命组成了神奇自然。没有自然便也就没有生命,没有了生命又何谈自然呢?自然本来是生命的奇迹。《种子种子有魔力》想向我们传递的也正是生命的力量!
种子也有着他的生命
不知道大家是否喜欢看一档节目?《自然传奇》我个人非常喜欢
《自然传奇》有一句特别经典的结束语,每次听到,我都会热血沸腾
这档节目在CCTV10
《自然传奇》节目的结束语
“每个一个生命都是一个不朽的传奇,每一个传奇的背后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
所以说我们总是再说要走进自然
亲近自然,是为了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吗?
我们更好地了解自然,走近自然,更多的是感受自然赋予的生命的力量,生命背后的故事,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更加热爱自己的生活。
我们看到悬崖峭壁上顽强的树,
那便是生命的力量
自然的力量
我们一起领略了《种子种子有魔力》的故事内涵,接下来,我们再绘本中的一些细节方面入手进行解读。
插句话
我在此之前十分同情被狮子吃掉的羚羊
看过《自然传奇》之后
我的很多想法都发生了改变
不是淘汰弱者,而是每个生命都是一个奇迹,狮子在吃羚羊的同时,他的幼崽可能同样收到了豺狼的威胁
好啦
不说啦
我们开始分析细节
二、巧用拟声词,奠定儿童语言基础。
@hello
阳光@
巧用拟声词,这也是本书的一大特点~
@Starfish
Bay童书社
侯
对的~其实现在很多童书都会比较注重拟声词的使用
是因为很多童书都密切关注着儿童的成长
拟声词是对自然界不同事物声音的表达,虽然对于我们大人来说没有实在的意义,但是天生对声音敏感的孩子极容易被感染和吸引,因为孩子在没有形成系统的语言体系和视觉体系时,他们是通过声音来辨别世间万物。
《种子种子有魔力》便用了很多的拟声词来描绘自然界的声音。
原文内容:她天天聆听着花园里的抒情曲。
“滴答,叮咚,滴答叮咚。”
“簌簌,沙沙,簌簌沙沙。”
“呜呜,咕咕,呜呜咕咕。”
但是总有一个声音,显得不那么和谐。
这声音会把小蜘蛛吵醒。
“嘿哟,嘿哟,加油!”
“嘿哟,嘿哟,加油!”
这些拟声词,我们瞬间便跟随着小蜘蛛聆听了来自花园里的声音,这些声音和谐而优美,有水龙头“嘀嗒,叮咚”的清脆;有风吹落叶的“簌簌,沙沙”的呜咽;有猫头鹰“呜呜,咕咕”的呢喃。
声音无法通过图画描摹出来,通过孩子自然状态下对拟声词的模仿,让孩子了解自然界的声音,因为拟声词多为叠词,对于牙牙学语的孩子来说方便他们进行模仿和跟读,为孩子建构前期语言系统奠定基础。
三、学会生活,懂得规划。
看到这个小标题大家可能会疑惑——这从何讲起?
其实,《种子种子有魔力》除了向我们展示了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奇迹之外,这个故事因为其中一个意想不到的小插曲,有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从而升华了整个故事的内涵。
故事中的小蚂蚁最初仅仅是想通过简单地收集食物度过寒冷的冬季,他忙忙碌碌没有其他的任何想法。蜘蛛却从中看到了弊端,以围巾作为礼物换取了小蚂蚁的五颗种子,于是整个故事才有了一个全新的方向。
小蜘蛛和小蚂蚁在第二年的春天共同种下了种子。小蜘蛛让小蚂蚁见识到了从一颗种子变成了成千上万种子的自然魔力,也用行动教导了蚂蚁学会为未来做规划,而不是只顾眼前利益。
我们生活自然也少不了规划
比如一天工作如何安排才最有效率?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所有的事情如果我们事先有所规划和准备,必然事半功倍。
《种子种子有魔力》,通过故事娓娓道来的浅显道理,对小读者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比如,如何规划自己的假期?如何规划自己的压岁钱?
规划好了假期安排,就不会开学前临时抱佛脚赶作业;规划好了自己的压岁钱,就不会在自己需要用钱的时候开口向父母索要,也能间接地培养金钱观念和财商。所以说养成合理规划的好习惯,生活便会减少很多麻烦和不愉快。
纳塔莉通过《种子种子有魔力》向我们展现了自然与生命的魅力。其主要目的还是更希望我们可以有机会走进山野田间,真正走近自然,去见证大自然给予我们的生命之力,聆听来自自然的声音与脉动。
@hello
阳光@
这每月的工资怎么都感觉存不下来
想一想又觉得没买过什么东西,或许就是缺少了对金钱的规划
@Starfish
Bay童书社
侯
规划一下工资。。
@hello
阳光@
通过这本书我也要好好反思一下,好好的规划
@Starfish
Bay童书社
侯
这次的分享即将结束,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通过以下链接进一步了解。
http://product.dangdang.com/25581161.html
https://item.jd.com/12476756.html
感谢大家的聆听,这次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的参与!
@江苏Leo
这本书真的传达了好多知识给我们啊
@陕睿翔妈
享受生活的美好,合理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和规划生活
@hello
阳光@
一本绘本带来的让人特别的震撼~
感谢老师的精彩分享!
期待老师下次的分享!
一本小小绘本,传递出来的道理和知识真的好多~~不仅有科普,有生命,还有对生活的规划
@主持人—金桔姐姐
各位妈妈,一个小时的分享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让我们再一次用掌声和鲜花感谢@Starfish
Bay童书社
侯
老师给我们带来精彩的分享。
@陕睿翔妈
谢谢老师
@暖心暖人
感谢老师和主持人,欢迎常来分享
恭喜@暖心暖人
@江苏Leo
如果你在@喆妈公益阅读微信公众号、微信群里、微博上、博客上、qq群里…得到图书、礼品…等,希望各位第一时间通过微信朋友圈、个人微博、个人博客、所在喆妈公益阅读微信群、qq群,晒晒图文哈,以便带动人气。
温馨提示:中奖者收到书后,请于一周内在新浪博客发表读后感。读后感要求真实,图文并茂。绘本类5-8张书的图片,至少一张孩子看书照片,原创文字不少于600字;家教类,儿童文学类,原创文字不少于800字,至少一张图书封面照片、3-5张内页照片。超时提交书评会影响后续试读书的申请,请不要拖拉!书评态度和质量也会影响后续试读书的申请,请务必提交原创书评!
大家的发言都很积极,但名额有限,请各位见谅!没有获奖的亲们,请不要灰心,我们不定期都会有分享会,请关注喆妈公益阅读。
请大家持续关注@喆妈妈公益阅读及其博客,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zhemagongyiyuedu,
微博地址:http://weibo.com/514978993,
微信号:zhemagongyiyuedu;喆妈公益阅读
微博和博客、微信长期都有免费试读书赠送,还有不定期举行有奖征文活动。综合群、童书群不定期会有好书分享会,请大家关注群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