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书书讯】《用孩子的逻辑,化解孩子的情绪》@天地出版社

(2017-09-27 09:24:07)
标签:

新书书讯

家教书

天地出版社

分类: 新书书讯

【新书书讯】《用孩子的逻辑,化解孩子的情绪》@天地出版社


书名:用孩子的逻辑,化解孩子的情绪

(一本从事幼教20年从未动怒的优雅教养书!言传身教帮助父母走出情绪恶性循环!范玮琪好评推荐!)

定价  36

广告语:

你很优雅,孩子就会很乖!从事幼教经验20年、从未动怒过的独家心法大起底!面对孩子,突破心防的实操方法全奉献!

 

基本信息

ISBN(标准书号):9787545528893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品牌:华夏盛轩

作者:郑婉瑜(T.Grace

主题词:家庭教育

营销分类(文艺/少儿/社科/文教/科技/教材):社科

读者对象:大众读者

上架建议:家教·畅销

出版日期 20170801     

版次        1

印刷日期        20170701

印次        1

首版日期        20170801

印数        8000

每包册数        4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K

 

作者介绍


郑婉瑜(T.Grace

MP Masterpiece English Academy 校长

南阿拉巴马大学幼儿/儿童英语教育系 双硕士

幼教经验20年,最骄傲的事情是:“从来没有对学龄前的孩子动过怒!”

坚信 All Children Can Learn”(没有学不会的孩子),面对孩子捣蛋、闹脾气等行为,永远有方法突破孩子心防,沟通轻松搞定。

通过文章与演讲,让父母学习到,如何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进而培养出自信、有责任感、懂得感恩的孩子。 

特色

善解孩子的语言,了解孩子每句话背后代表的含义。

能够用孩子的逻辑,化解孩子的情绪。

善用绘本引导幼儿情绪,启发各项天分。

演讲主题

幼儿心理/家庭教养/绘本教养

 

幼教训练/美语幼教


内容提要        

 "作者T.Grace 20年幼教经验,与孩子的实战对话!教爸妈避开“我一直说,你一直不听”的恶性循环。用孩子的逻辑,化解孩子的情绪!一本像读故事一样的轻松教养书,看老师是如何通过亲子沟通话术,让孩子自己变乖!

 

编辑推荐       

1.范玮琪好评推荐!                                                                                                                     

2.幼教经验20年,从未对学龄前的孩子真正动怒过!

3.不再说教!与孩子的实战对话,教父母走出“我一直说,你一直不听”的恶性循环!

4.实验证明,常受负面情绪干扰的孩子,会影响大脑突触的发展,发生“思维窄化”现象,让人看事物增加非常多的个人价值判断,不利于情商发展。想让孩子不受情绪困扰,父母先要管好自己的情绪!

5.你很优雅,孩子就会很乖~

6.All Children Can Learn”(没有学不会的孩子)面对孩子捣蛋、闹脾气等行为,永远有方法突破孩子心防,沟通轻松搞定!

真正亲自带过小朋友的父母都知道,在似懂非懂的孩子面前始终保持理智、不动怒,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而作者进入幼教业20年,却从不曾因为孩子的行为而真正动怒过。其中的秘诀就是:跟孩子沟通,首先要让孩子卸下心防,他才有可能接受教导。

 

名人推荐        

书中有句话说得很好:“你很优雅、孩子就会很乖。”如果我们常常很暴躁地对待孩子,又要如何要求他们有耐心地面对我们呢?

孩子的个性养成取决于我们对待他们的方式!想要有个积极正面的孩子,就从不动怒的教养开始吧!让我们陪孩子一起优雅地成长!

——知名演员、艺人 六月    

        

看到Grace 老师用自己与幼儿园孩子们相处的生命历程写下的书,真的是为我们补足了许多学校没教的事、甚至父母都没教的事。从如何让大人心态建立的以身作则到与孩子的实战演练,Grace 老师写下了各种情境的教学攻略,十足精彩!                                                                                                                        相信这本满满Tips 的书,能够为更多家长打开希望之门,让他们成为优雅的家长。

——英国伦敦大学心理硕士、亲子作家、企业讲师 程大洲

                                                                                                                                     

很开心看到Teacher Grace 的书,书里有好多好实用的教导方式,从Grace 用孩子的逻辑,化解孩子的情绪,去了解孩子也让父母更了解自己的孩子,相信大家看完这本书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请把自己定位为孩子人生的导师,是帮他们的人生建立规矩态度最重要的启蒙者”,我非常赞同这个观念。

真想跟Teacher Grace 说:“你应该早点出书,实在是太实用了!”让我们优雅地跟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吧!                                                                                               

 ——时尚妈咪 妈咪速玲

 

目录       

chapter 1 当个优雅的大人 

01 以身作则的优雅

02 从收玩具训练“生活规矩” 


chapter2 用孩子的逻辑,化解孩子的情绪

01 让孩子一生受用的这句话,你一定要告诉他

02 生气、哭闹不止时,孩子最需要你这样对他说

03 不想开口叫人的时候,也可以这样打招呼……

04 最容易让孩子不开心的这句话,你常说吗?

05 不主动、不积极的孩子,一定要推他一把!

06 过度热心的小帮手,给别人造成困扰怎么办?

07 为了玩游戏,不顾一切打乱该有的作息,该怎么办?

08 出现暴力行为,男孩告诉我:“他不乖,我要惩罚他!”

09 她不是爱生闷气,只是情绪卡关,找不到出口

10 看到喜欢的东西,就忍不住放进自己的包包

11 告诉孩子“专心”,不如教他“如何专心”!

12 无时无刻都想说话的孩子,该怎么做能让他静下来?

13 家有林黛玉,一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哭……

14 小孩吵架,大人究竟该怎么插手?

15 “我不要,我不要,我就是不要!”孩子到底不要什么?

 

chapter3 转个说法,让孩子信服你也舒服

01 父母最常跟孩子说的话,有什么问题呢?

02 孩子的准头没抓好,“有主见”变成“任性”!

03 要求孩子负责、规律,根本不用开口说

04 孩子的回馈来自你的态度

05 换个想法、转个说法,让孩子信服你也舒服

06 一再犯同样的错,孩子需要的是你的引导,还是责骂?

 

前言/序言       

 

    在当老师的这几十年里,家长们最常问我的问题里排名第一的是:“你怎么会对小孩这么有耐心?”其实,从小我是个毫无耐心、容易分心、做事无组织章法的小孩。对大人的要求,我的态度总抱着“有做就好”,不管成果如何,觉得反正凡事差不多就行了,但对于自己有兴趣的事,我会有不睡觉都要完成的决心!这么两极化的我,也不晓得为什么对教育学生会这么有耐性,这种在外人看来“非比寻常的耐心”,对我来说,其实也经过了一番历练。

    我从“差不多小孩”到现在的拥有“无比坚持的耐心”,是我在美国念书时被教授耳濡目染的。我的指导教授是位非常乐天的拉丁籍美国女士,她非常爱小孩,自己有四个孩子,又领养了两个。平时我都会到办公室找她聊天,常常听到她和孩子们交谈,不管她的孩子们惹了什么麻烦,让她多么生气,她总是平和但坚定地跟他们说话,当然,每次的结果都是她的孩子被她驯服了。

    我早期在选课时非常没有定性,成绩呈现两极化,好玩的教具制作课我可以拿满分,但必修课程却因为我觉得无聊而常常搞砸。她知道了我的不足之处,跟我说了这样的话:“我们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很愉快的,但是如果因为做不喜欢的事而阻碍你继续做喜欢的事的话,你需要将你不喜欢的事情当作是通往你喜欢事情的阶梯,分一点喜欢给你不喜欢的事情,你心中自然会平定下来,把这些课通过。”

    教授没有说些不实际的虚话来安慰我,只是从平时与我的相处中,直接爽快地点出我的缺点。原本以为会遭到责备,教授却只给我“解决事情的处方”,不是穷追不舍地在已发生的事情上去指责。慢慢地,我在与自己学生相处中潜移默化地使用了这个方式,当他们在行为上犯错时,用孩子可以理解的方式来引导他们改正错误。

    确实,比起生气骂人,这样的沟通过程是比较漫长的,或许就是这样,养成了我的耐心。然而,当孩子做错事的核心原因没有找到时,小孩会一再地发生同样的错,孩子也会因为每次做错了事,认定大人不管事情的大小或背后有何原因,就只会生气骂人,长久下来孩子仍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有何不妥,重复选择错误行为之外还会将错误升级。

    面对孩子的情绪,现在的爸妈多数会试着用讲理或跟孩子做朋友的方法来处理。这种方式本身没错,只是与孩子讲道理、分析对错,如果流于长篇大论,会让孩子觉得“反正听完训话就没事了!”,而我最常见是孩子在大人的道理中养成言语早熟和爱顶嘴的习惯。不懂孩子的逻辑,就无法解决孩子问题的核心。

    本书所写的都是我几十年教小孩时所碰到的真实情况。在与孩子的互动中,我常常会把自己放在他们的处境去思考,也同时会思考:如果是我的教授,她会怎么做?

    在此将我的这本书献给在教学上影响我最深,一路上指导我、引导我的教授——Dr. Maranda Shiaw,一位让我一直战战兢兢地在教育上努力力行她所传授给我一切的人生导师。

 

文摘/试读(精彩段落)      

生气、哭闹不止时,孩子最需要你这样对他说

 

"我知道你在生气,你很难过,我会在这边陪你,等你哭完"

学龄前的父母,最容易崩溃的时候就是“孩子情绪崩溃”时。

几年前许多教养文章中流行这样一句话“别被孩子的情绪绑架了”,应该就是指这些跟着孩子一起崩溃的父母。

 

负面情绪解套锦囊

 

很多家长,甚至学校老师问我:“为什么他们这样哭闹你都不会生气?”

 

可是,我真的觉得没有什么好生气啊!

无论他们调皮捣蛋还是哭闹不止的时候,我都会很好奇他们行为背后的原因,当我知道之后只觉得好可爱、好好笑、好心疼,怎么会生气呢?

我倒是想问问经常崩溃的家长跟老师:“你们的人生经验比这些孩子多了这么多,怎么会被他们打败呢?”

 

特别是父母,应该最懂孩子的引爆点,这里整理一些面对孩子负面情绪的锦囊,在处理孩子生气或哭闹时,能够帮他们情绪解套。

 

第一招

先发制人

 

孩子会突然情绪爆发,通常是“想要的事情没有获得满足”或者是“被剥夺了拥有喜欢事物的权利”,因此“预告”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

 

进商场前,你可以告诉孩子“你今天可以选一个礼物,你可以自己决定‘一个’”,或“这个月你已经有新的玩具了,所以我们今天不会买东西”。

让孩子看电视前,你可以告诉孩子:“今天可以看三十分钟,电视就要关掉。”

 

让孩子提前有心理准备,有时间调整心情,相信我,“预告”可以帮助孩子减少一半以上的哭闹状况。

 

 

第二招

冷静应对

 

会崩溃大哭,是因为他无法掌握眼前的状况,不懂得控制自己受到刺激后产生的情绪。

父母情绪越稳定,越能抚平孩子的不安;可别跌入他的情绪陷阱,跟着一起崩溃得团团转。

 

 

第三招

事后检讨

 

冷静下来后,教导他们遇到这种情绪时,用什么样的方式去面对并处理。

例如:告诉孩子“下次怎么做就可以不用生气”“下次想要的时候可以怎么表达,可以不用哭”……

 

长时间下来,你会慢慢观察到,孩子真的会把你的话听进去,慢慢地改变自己。

 

当然,这个锦囊妙招还是不可能百分之百避免“不满你的意见而哭闹不休!”甚至“不知道他到底在哭什么”的状况,这个时候,有些话你一定要说,有件事情你却绝对不能做!

 

案例:不当处理孩子情绪,让他失去安全感

 

艾迪小班开始到幼儿园,一直到中班的时候,老师发现他动作变得特别慢,无论是吃饭、游戏、上厕所,他永远都是队伍的最后一个。老师平时虽试着鼓励他跟上大家脚步,但我们知道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发展的进度,只要确认他完成动作,也不需要太强迫他。

一天,轮到艾迪担任画画课的小帮手,老师请他先帮大家拿画笔到画画教室,艾迪原本开心的表情变得沉默,拿着画笔准备走出教室时,突然大哭起来,并且哭得相当厉害,老师安抚了好久,问他为什么哭:是不是身体不舒服?不喜欢帮老师拿东西吗?他只是哭着不愿意回答。之后的一阵子,老师更明显发现艾迪情绪管理出了问题,经常在找不到原因的状况下哭起来。

 

又有一天的数学课,艾迪突然又在下课之前哭了,恰好我经过,心想:“好吧,这次就让我亲自会会这个小子!”

 

在我们幼儿园里,我不希望孩子们一整天都待在固定的空间,因此不同类别的课,会在不同教室上课。我让老师先将小朋友们带到下一个上课的教室,请艾迪留下来,当他看到老师关上电灯,带着小朋友一个个走出教室,更是失控大哭了。艾迪其实是很稳重的孩子,我很少看到他这么激烈地反抗。

我蹲下来,跟他说:“艾迪,老师没有要骂你,你不要害怕!老师只是想陪你聊天。”当然,此时的他没这么容易安抚,我又跟他说:“我知道你现在在生气,你不开心,我会陪你。没关系,你先哭,你在生气,我会陪你!”大约哭了一分钟,我见他情绪仍是很激动,觉得应该改变一下环境,便走过去把灯打开,灯一亮,艾迪突然止住哭泣了,我知道了,他怕黑。

 

孩子正处于激动的情绪中,要让他平静下来,大人只能比他更冷静,并且说出能让他安心的话语。即使知道他怕黑,也不能在这时戳破他的自尊心,不要故意说破他害怕或让他难堪的话刺激他,这会让他更对你设下防线。

 

我说:“你不想哭了啊!那我们要不要一起去下一个教室。”他沉默。

我又问:“如果你不喜欢在最后一个,我会陪你啊!”他还是不回话。我换方式:“只有我们两个在这边好无聊,别的教室有好多小朋友,我们要不要一起去那边跟他们玩?”

 

艾迪:“你不会丢下我一个人在这里对吗?”嘿,很关键的问话!我说:“当然不会啊!我会陪你,等你想要去跟其他小朋友玩,我们再一起过去。”

 

艾迪又沉默了一下子,决定跟我一起去找其他人。

 

到了教室门口,我知道艾迪换教室前会哭,特别蹲下来跟他说:“艾迪,等画画课结束后,大家会一起回到刚刚的教室,知道吗?你会跟其他小朋友一起回来。”

 

这个预先告知的动作很重要,我已经知道他害怕“被丢下一个人”,所以要先消除他的担忧,让他知道“他不会一个人”。

 

那天下课,我特别到校门口等艾迪的爸爸,可能有些事情,我们需要沟通沟通……

 

我:“最近艾迪在学校情绪有点不稳,跟平时不太一样。”

爸爸:“是吗?他在家都很正常啊!他在家很皮耶!”

我:“我记得他以前都很乖,最近变得比较容易情绪化。”

爸爸:“老师,他在家很顽皮啦!常常怎么讲都不听。”

看来爸爸似乎没发现艾迪的变化。

 

我:“他是不是比较怕黑?”我直接问。

爸爸:“是吗……啊!可能因为我处罚他的时候,都会把他关在房间。”

我:“关在房间?”

发现问题了!

 

爸爸:“是啊,我看教养书上都说,小孩子在发脾气的时候,可以带他离开原来的空间,先把他隔离开来,让他自己冷静,所以他乱发脾气的时候,我会把他关到房间里。”

我:“关多久?”

爸爸:“关到他不闹为止。”

我:“他是自己一个人在房间吗?”

爸爸:“是啊,我要让他学习自己冷静。”

我:“嗯……小孩哭闹时隔离到一个空间是对的,但是,你可能需要陪着他。”

爸爸:“为什么呢?”

我:“今天艾迪在学校突然大哭,我也是跟他一起留在教室里,让他哭,发脾气、跺脚都可以,但我会在旁边陪他,那是一种安全感,让他知道他不是自己一个人。”

爸爸:“安全感?”

我:“是啊!这个年纪的小孩很需要大人陪伴的安全感,做错事应该被处罚,但处罚的目的是让他知道他做错事,而不是让他感到害怕。”

爸爸:“嗯…… 我知道了,我会想想看。”

我:“好的,不过艾迪现在会害怕在一个人的空间独处,建议爸爸要多注意喔!”

 

 

Teacher Grace's Time

 

训练孩子,但不要剥夺此时他最重要的需求!

 

现代的家长有很多教养信息来源,网络文章、书籍,或者是家长彼此间的意见交流,也许,将来有天你也会采用我建议的教养方式,但请务必记得:没有一个孩子的发展和情绪反应会是一模一样的,也许这个方法是多数适用的,但并不表示自己的孩子会百分之百地获得你期待的结果,适情适性绝对是关键!

学龄前的孩子处于感官敏感期,此时对于感官受到震撼的事物,会在心里留下很深的烙印,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曾经有一个五岁的小男孩告诉我,他长大一定要开飞机,因为小时候(五岁的小时候应该是三四岁的意思)爸妈带他去看飞机,他觉得好棒好棒!

大家记得近看飞机起飞时的情景吗?那是连大人第一次看到都会惊艳视觉和声音效果,更不用说对一个五岁都不到的儿童有多震撼了。而这个震撼他是惊喜的,所以从此的印象是飞机好棒!

或者,有的小朋友第一次吃到冰,被那种很冰冰刺刺的感觉吓到,是不舒服的感觉,所以从此讨厌棒冰了;但也有小朋友觉得这种感觉好新鲜、好好玩,从此爱上这种冰冰的感觉。

举这些例子是想让大家了解,同样的事情,每个孩子会有不同的反应,但感官刺激都会在他们小小的心灵中留下很大的威力。当艾迪的爸爸让生气中的艾迪独处在房间里,在他们这个年纪,只能感受自己存在的空间,无法想到爸妈就在外面,只意识到他是自己一个人,原本发脾气的情绪,变成害怕、恐惧,但对于爸妈来讲,也许只听到他哭声越来越大,猜想他是不服管教,为了让他知错、学习控制情绪,只能忍住心疼继续关着他,让他哭完哭累了。

面对孩子哭闹的状况,大人的直接反应往往是处理当下的情绪,也许方法没错,但却忽略了或许他年纪还太小,或时机点不对,例如:在他最需要安全感的时候,把他隔离在单独的空间;或者,在他在意的人面前指出他的错误!对的方法用错时机,会让原本想帮助他的心意伤害了他。

 

 

面对哭闹不止的小朋友,你可以这样做

1. 带他到一个单独的空间。

2. 安抚情绪:我知道你现在难过、生气,你可以哭,我在这边等你,等你哭完。

3. 让他说出自己哭的原因。

4. 告诉他,下次可以怎么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