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期:《抽屉里的糖》@喆妈公益阅读 综合分享会

分类: QQ群在线精华分享会 |
2017年9月18日 下午 14-15点
群号:喆妈公益阅读综合分享QQ群 239301149
主题:《抽屉里的糖》童书专场分享会
支持人:草莓妹妹
分享人:海豚传媒编辑 了了
赠书:活动抽取3人奖励海豚绘本1本
主持人-草莓妹妹
海峡两岸众多童书专家鼎力推荐
童年里没有完美的小孩
用温暖,呵护童年的秘密;用智慧,守护成长的岁月
揭秘最真实的儿童成长心理
直面每个家庭都会遇到的教育“困惑”
——在原则与关爱之间如何平衡
这是一个关于“童年秘密”的故事,献给每一个曾遇到内心冲突、寻求和期待理解的孩子。引导孩子顺利度过自我探索和自我认同阶段。本书为中国美院新生代画家刘娟根据童年经历改编,细腻、顽趣的笔触牵动每个人的童心。
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海豚王彦茗 老师给大家带来的精彩分享哦
海豚王彦茗
大家好,我是绘本编辑了了,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好书。
今天咱们聊的不仅仅是绘本欣赏,故事共读,核心话题应该是“秘密”“童心”“亲子关系”。
我想,应该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秘密吧!
作为家长,我们也会很好奇孩子的小秘密?
因为他们的心思总是那么难懂,他们的行为又常常让人费解!
那么这次给大家带来的就是一套关注儿童心理成长和变化的绘本,以刚刚上市的原创绘本《抽屉里的糖》为主打,把海豚绘本花园曾经出版过的和这个话题相关的绘本都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
孩子的成长不会一帆风顺,
家长总是会发现各种备受困扰的问题,
自卑、任性、妒忌、胆小、偷拿东西……
可是,大人真的了解孩子吗?
孩子不良行为和心理的背后,
究竟背后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心理轨迹?
发现问题又该如何沟通和化解?
大人的举动将对孩子的一生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他们的心理状态得到正确的疏导,
也许后面会解决很多问题。
很多时候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火星子会引起熊熊大火。
曹文轩老师说:一个人其实永远也走不出他的童年。
本套书将提供给所有孩子们一份理解共鸣,以及和自己内心对话的平台。
同时也给家长一次了解孩子心里世界的机会,让亲子之间沟通相处更有智慧。
咱们就先从原创绘本《抽屉里的糖》聊起,来自中国美院新生代画家刘娟回溯童心之作,根据自己的童年经历改编而成的绘本。背景是一个发生在80、90年代这样一个故事。
既然今天分享的故事和童年有关,在分享故事之前,我们来玩一个“猜一猜”的互动游戏。
大家都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
这两页估计会勾起很多爸爸妈妈的回忆吧!这可都是80后当年零食、游戏的爆款。
当年的游戏虽然没有什么高科技 都是很简单的小玩意儿 但是给我们儿童年留下的记忆是很深刻的。
童年的零食曾经伴着我们长大,但很多已经不属于这个时代。蓬松甜蜜的棉花糖、酸到舌头打颤的酸梅粉、活蹦乱跳的跳跳糖、香脆筋道的小浣熊干脆面……这些徜徉在儿时回忆里的美味,虽然廉价,却承载着70、80后的美好时光,承载着我们的好奇、渴望、憧憬和希望。现在看无比质朴的零食在那个时代看却是无比的诱人、斑斓耀眼,仿佛拥有了它,就像拥有了新世界。
回到咱们这边书
这本书的环衬设计,就以这些带有童年标志的符号作为设计元素。
果丹皮 、大白兔、大大卷
那么故事正式开始了……
娜娜的好朋友佳佳请她吃了一颗跳跳糖。
主人公正式登场,大家先被哪一部分吸引?
我第一次是被娜娜那张夸张的大嘴给震撼了。
在80年代, 跳跳糖刚兴起的时候还是挺稀罕的,相比较于传统的水果硬糖、牛奶糖,这个糖的口感绝对是相当酷炫。大家看图就能发现。娜娜那张奇大无比的嘴巴里,有无数个糖果精灵在跳跃。那是娜娜从未尝过的滋味,跳跳糖如在舌间跳舞一般,奇妙的体验让娜娜难以忘怀……
大家小时候应该都吃过跳跳糖
不知道群里的妈妈对于孩子吃糖是持有怎样的看法?
我非常想了解一下。
我有一个朋友,她的孩子5岁前一颗糖都没吃过。哪怕到了现在,有熟人递给她糖果,她都会小心地看着妈妈,然后躲在身后摇摇头。
娜娜回到家里还在想着刚刚那颗跳跳糖,
一个念头忽然窜进她的脑海里。
注意娜娜的动作。
作者用5个分镜画面,来描绘此时此刻娜娜的内心活动,表现她的渴望、慌张、寻找……
趴在窗户看有人来了没
跳跳糖的口感实在太神奇了!
没有一个孩子能轻易抵挡得住它的魅力,
每一颗糖果精灵都在对娜娜招手,
快来拥有我吧!
其实,娜娜的这一页的种种举动,多少能反映过一些她和父母之间的相处模式,我们也大概能猜到她的爸爸妈妈一般对于吃糖是个怎样的态度。
她为什么会偷偷摸摸呢?
虽然作者没有明说,却给了我们一些思考。

这一页特别有中国80年代家庭特色。
绘者采用细腻柔和的水彩上色,把老旧的柜子质感描绘得写实逼真,又充满时代的烙印。
两个小细节,一个快要踩翻的小板凳,
一本已经掉落的书,都把娜娜此刻慌张、莽撞的样子描绘得有声有色。
水彩的质地和年代感非常搭。
翻到这一页,大家应该都恍然大悟,明白娜娜到底在偷偷摸摸寻找什么。
小时候干过这种“小坏事”的有吗?
反正我是做过 也是拿家里的硬币去买巧克力 印象中是一块钱好大一块巧克力,小时候的我觉得好划算
(记忆力拿的是都是古董钱币,是很大的一元硬币,比现在的一元大很多,印象中老板还把钱币拿到嘴边一吹再放到耳边听声响,判断真假,要留在现在都是宝贝啊,现在想象后悔死……)
回到咱们的故事~
那些小小的、圆圆的、不起眼的糖果就像着了魔,
一直窜进娜娜的脑子,
猫着腰的小心,屏住呼吸的心跳,
都能从地板上弹回到耳朵。
好像一个人都没有,
但又好像全世界的人都在盯着她……
大家有注意到一个细节吗?
硬币全部变成了金色。
真实的硬币是什么颜色?
其实画家并没有给我刻意解释这里的硬币会变成一柜子的“黄金”,
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想象和理解。
也许这是孩子眼中和大人眼里事物的差异,
这些看似不起眼、不值钱的小硬币,
对于孩子来说,
又是怎样一种心理的投射呢?
有一种理解,我觉得挺有意思,
金色,象征着一种诱惑。
一定要去很远很远的小卖部!
家门口商店的老板总是和妈妈聊天,
万一告诉妈妈可就惨了。
不能让她知道……
我觉得这个细节真的会是孩子的小心思,
很多大人都会忽略的小细节。
娜娜一定坚持要跑到很远很远的小卖部,
而不是就近的商店。
一定是有她自己的小主意和小担忧。
就是这个糖!我要5颗。
熟悉的咪咪虾条、真知棒。
这是作者真实的故事 在场景里也处处有代入感
娜娜“费尽心思”终于吃到了心爱的跳跳糖,
那一刻,她感觉一切都不一样了。
娜娜闭上眼睛,跟着最爱的糖纸鹤,一起在天空自由翱翔,
那种简单的快乐也会让孩子有如此大的幸福感。
一个小小的糖果对于孩子来说 竟有如此大的魔力
其实我们曾经的小时候,也会被这种不起眼的小事物,
激发出大大的快乐幸福感。
就像前面有人说到的跳皮筋 梅子粉
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渐渐发现,快乐的阈值越来越高,
至少再也不如以前来的容易。
我们制止孩子吃糖,仅仅是从保护牙齿健康这种概念出发,
可是对于孩子,糖,可不仅仅一种甜味的零食而已。
连它美丽的包装糖纸,都是一种美丽的吸引和诱惑。
它是一种自我能掌控自由的需求,是对即将长大的内心诉求
很多家长把孩子的“收集癖”定义为“爱收垃圾”,
别忘了我们小时候也做过一样的事情~
回到家里,娜娜打开电视。
不知道怎么回事,
她突然觉得今天的动画片没有以前好看。
这会儿,好像一点也开心不起来了。
大家能看到电视里在放什么吗?
娜娜回家,开始看每天都会看的动画片《黑猫警长》,
以前她那么喜欢的动画,今天她却觉得一点都不好看!
为什么呢?
之前有人说黑猫警长出现得不是时候。其实,孩子虽然会被天性支配,但不意味什么他们什么都不懂。
其实她心理什么都知道,
可是她那一刻就是无法控制住自己。
她突然觉得今天的动画片没有以前好看。
这会儿,好像一点也开心不起来了。
爸爸妈妈生气的样子,一直在眼前晃动。
“拿钱买糖”,既是禁令,也是诱惑。
“妈妈不会突然回来吧?”“爸爸也会非常非常生气!”
良知并非与生俱来,幼小的孩子,还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内部控制系统,
无法适应外部世界的限制,无法抵御外部世界的诱惑,
能不能控制自己的冲动可能取决于大人是否在场;
会不会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可能取决于“试错”行为是否被大人发现,
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自我控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界力量——父母。
这个话题也非常想和大家聊一聊,
你们如何看待孩子偷拿东西这个事情。都是怎么解决的?
来看看故事接下来怎么发生……
娜娜再次打开抽屉,想了想,
从口袋里拿出了跳跳糖和彩色纸鹤,
用鼻子闻了闻,
看了好一会儿,
她还是决定放进抽屉。
这里有个举动,大家可以猜一猜。
娜娜把折好的纸鹤放回了拿钱的抽屉。
心又提起来了!
妈妈回来了。
娜娜在担心什么呢。
这一页的画面布局和娜娜的此刻心理状态完美匹配。
一般来说,父母下班,孩子都是怎样的状态?
应该都是欢呼雀跃的对吗?
可是今天的娜娜非常反常,
缩到墙角偷偷地瞄着。
娜娜做好了迎接暴风雨的准备。
可是,和往常一样,
妈妈煮好了晚饭,
爸爸看着报纸。
仿佛一切都没发生一样。
平时狼吞虎咽的娜娜,今天格外一本正经,饭点居然看起书来。算不算此地无银三百两。
想到前面有家长说 偷偷看电视
在听到爸妈回来的时候有没有立刻装作什么也没发生 到座位前装作写作业
爸爸妈妈倒是格外淡定,书中没有直接提他们是否发现了。
故事的结尾,依然没有出现爸爸妈妈正面的态度。
但是好像一切又都豁然开朗起来。
平时一贯严厉的妈妈,最后在桌子上放了整整一罐糖。
而不是一颗。
这是一种怎样的暗示?是彻底放纵吗?
面对一个遇到困难、内心冲突、正在寻求和期待理解的孩子,
爸爸妈妈有知识上、心理上的储备和技巧吗?
亲子关系能从婴儿期的依恋“成长”为心意相通和相互助益吗?
娜娜的妈妈给出了示范——娜娜做好了迎接暴风雨的准备,
可是,仿佛一切都没发生一样。
第二天早晨,娜娜醒来,一排纸鹤挂在窗台,
桌子上放了满满的一罐糖,还有一纸妈妈的留言。
爱,不一定要说出口,
但一定要看得见——娜娜看见了妈妈的爱和深切的理解!
更重要的是一种信任。
这封信里妈妈给娜娜说了什么呢~
这里也是作者留下来给家长和孩子的想象空间。
我最喜欢的是封底~
我拍的实物图 可能看的不太清晰
这是晚饭过后的那个夜晚
这幅图之前
发生的故事
原来是爸爸妈妈趁娜娜睡着,一起给娜娜将纸鹤挂起在窗户上……所以有了最后一幅图
这是封底讲述的背后的故事
纸鹤是用跳跳糖的纸折成的
一本好的绘本从蝴蝶页(也就是环衬页)到封底都是有内涵和故事的,大家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不要忽视了这些地方。
其实在这6册关于“秘密”的绘本中,
我们或多或少看到了孩子的各种“问题”:偷拿、任性、固执、焦虑……但是表象背后的心理动机,作为父母的我们是否真的看清?
是不是真的能随意用“坏孩子”“不懂事”给孩子贴上标签?
一个“好孩子”的成长,经常会以“坏孩子”的形式表现出来。
心理学家河合隼雄曾经拜访了一连串“富有创造性”的著名人物,
听每个人讲述自己的童年故事。
他发现,这些响当当的人物,没有一个人有着“乖宝宝”一样的孩童时代,哪一位都称不上是“好孩子”,相反,河合隼雄却在他们的童年叙述里收集到不少“坏孩子”的标签
——逃学、偷窃、欺负人、撒谎、孤僻、反抗,等等。
著名的童书评论家徐榕老师这样评价这本书:这个故事,不是讲述完美无憾的童年,
而是以“欠缺”的行为为镜像,映照孩子真实的内心矛盾与自觉;
这本书,不是“完美小孩”的示范,而是以“试错”的方式,
表现一个“好孩子”的成长。
童年的你,也曾有过这样的内疚吗?
因为做了错事而感到的羞愧,好像是一种警报信号,
帮助孩子自我控制和自觉纠错,就好像脱臼的手指需要复位一样,
所以,错误一旦出现,就会启动“矫正机制”。
吃了跳跳糖的娜娜,好像一点儿也开心不起来,
她再次打开抽屉,想了想,从口袋里拿出折成纸鹤的糖纸和剩下的糖,
用鼻子闻了闻,看了好一会儿,她还是决定放进抽屉。
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智的成长,孩子有了是非观和良知,
逐渐形成稳定的自我控制,就好像父母的管教有了一位“代理人”,
这位“代理人”驻扎在孩子的内心,对只追求快乐的目标加以调整,
使孩子的基本需求服从于约束,孩子必须能做到延迟满足。
这位“代理人”,就是在孩子的人格中已经发挥作用的健康适应机制。
这本书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孩子经历考验,达成自觉,
由父母导向朝着自我导向的转变,及其自我效能和适应机制的形成。
很多孩子小时候都有过偷偷拿家长钱的经历,
这和他偷偷多吃一块糖或打碎一个东西而不告诉家长一样,
是一种偶然的现象,是幼稚年龄阶段的正常现象。
如果家长给孩子的教育是正常的,孩子的心理发育是正常的,
即使这些“坏行为”没有被家长发现,也会自愈。
当然,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偷偷拿钱,不要假装不知道,
除了要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谈这件事,在钱的使用上和孩子达成共识,
还要反思自己哪里做错了,进行积极的修订。
对孩子控制太严,显而易见的潜台词是不信任孩子。
信任不会让孩子变坏,相反,家长看管得越紧,孩子越容易找机会偷钱。
如果你的孩子之所以没偷钱,仅仅是因为你把钱看管得紧,
不让他有机会拿到,你在孩子的道德教育上至少失败了一半。
孩子如果能在自主消费上和父母取得共识,他就不需要偷偷摸摸。
父母不是高高在上的“生活导师”,不是孩子的建设者,而是守护者,
需要体察和守护孩子内心的真实感受,尊重和保护孩子的秘密,
为他们提供退避的空间。
所以这套书,希望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变成一个交流、分享的机会,
让孩子和爸爸妈妈聊一聊那些曾经没有说出口的秘密。
让沟通更走心,而不仅仅只停留在教育的层面。
《抽屉里的糖》刚刚上市在几大电商平台上架了,希望大家多多支持80后的回忆,支持中国原创绘本。
当当:http://product.dangdang.com/25123128.html
京东:https://item.jd.com/12146481.html
让我们和孩子的关系更加亲密无间。
喜欢的家长可以从上面的链接直接购买。
最后的最后给大家两个提前预告:
新闻一:海豚绘本花园的大型家长教养类绘本脱口秀节目《家长会了没》正在个大网络平台(优酷、爱奇艺、腾讯)上线啦。
你也许看过爸爸去哪! 看过爸爸回来了! 奇葩说!但你有绝对没有看过结合了绘本和亲子教养的综艺节目!给大家安利一波~
新闻二:下个月海豚绘本花园的重磅新书《罗力小恐龙》系列的第二本《我想有个宠物嘛》即将上市。 记得第一本《我和老爸》吗
一部iPhone X,可以买到626册绘本。如果每两天为孩子读一册绘本,足够TA两年的精神食粮。一部手机的使用时间大约为两年,而绘本带给孩子的精神财富,是整个人生。同样都是“低头”,你会选择陷入一个潮流电子产品,还是选择一本终身受益的纸质书籍?
送给每一位今天听分享的亲们~
主持人-草莓妹妹
感谢大家的陪伴和聆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福利
恭喜以下几位获得试读书一册,辽宁萱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