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期:《神奇的喷嚏》上@喆妈公益阅读 童书分享会

标签:
qq群分享 |
分类: QQ群在线精华分享会 |
2017年5月31日
群号:喆妈公益阅读童书分享QQ群
主题:《神奇的喷嚏》系列童书专场分享会
赠书:活动抽取3人奖励图书1本
分享人:海豚传媒编辑
内容:《神奇的喷嚏》系列3册
主持人-蜜桃姐姐
各位亲下午好,今天的分享会由我来做主持人!我感到很荣幸!
为了让分享会可以圆满完成,也请大家多多配合!谢谢!
海豚传媒张张
哈喽!大家下午好,我是海豚传媒的编辑张张~
很高兴再次来到这里,跟各位爸爸妈妈分享好书。
我们先来说说今天故事的主角吧。
就是这个熊猫宝宝了。
说起熊猫,可能你会联想到很多关键词:四川、国宝、功夫、黑眼圈、萌萌哒……
不过,如果你认识了熊猫阿秋,一定会给它贴上新的标签。那就是——
我们今天要分享的绘本《神奇的喷嚏》,讲的就是一个会大喷嚏的熊猫小不点的故事。
《神奇的喷嚏》系列有3本,分别是《喷嚏大王阿秋》《学校里的惊喜》《阿秋的海边奇遇》,都是由幻想奇才尼尔•盖曼创作的。
如果咱们群里有科幻迷,应该会对尼尔•盖曼的大名很熟悉了。
他是新一代幻想文学的代表,名列《文学传记词典》“十大后现代作家”之一。
创作范围横跨漫画、幻想小说、儿童小说等多个领域,且均表现不凡。
多才多艺的种子选手~
从27岁以漫画《睡魔》系列成名起,
尼尔•盖曼先后4次获得雨果奖、2次星云奖,这是科幻界的最高荣誉。
还获得过英国卡内基奖、纽伯瑞儿童文学奖——这是儿童文学界的重量级奖项,分别与“凯特•格林威奖”“国际安徒生奖”齐名。
不过,由于他之前的创作多以青少年为目标读者,如果我们本身对科幻作品了解不多,可能最熟悉的一部,就是他的《卡洛琳》了。
这部幻想小说后来被改编为动画电影《鬼妈妈》,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提名奖。
2011年,因为一次成都拜访,曾有一只熊猫宝宝坐在盖曼腿上吃竹子。
于是,他的脑海中浮现了“能打大喷嚏的熊猫小不点儿”形象,《神奇的喷嚏》系列由此诞生。
这次的书适合小童了吧
海豚传媒张张
嗯嗯,适合2-4岁的孩子。
这是盖曼首次为小小孩创作,他曾经表示:“这是我创作过的最短的故事,却有可能是迄今为止最满意的作品。”
阿秋发音就跟喷嚏声比较像。
先看扉页。新的一天开始了,阿秋伸个大大的懒腰起床啦。
每当阿秋打喷嚏的时候,就会有糟糕的事发生。有多“糟糕”呢?先留个悬念。
早上,阿秋和妈妈一起去图书馆。
前台的长颈鹿馆员正在接受咨询,门口的穿山甲在自助还书,鸭嘴兽爬在梯子上,应该是刚刚把图书上架。
桌子这一边,兔子、青蛙和大象在静静地看书,虫子一家也挤在一起研读着什么。
再看看左边,这一层层的抽屉就像是多媒体阅览室,小白鼠们一只一间在里面上网呢!
在阿秋之前进来的,还有一条戴礼帽的蛇和一只小小的蜗牛。记住这只蜗牛哦,它会在很多地方出现的。
阿秋到处逛着。路过大象身边时,大象的鼻息喷在旧书上,扬起一阵阵灰尘。
妈妈看到了,一脸紧张的样子,问:“你是不是想打喷嚏?”
看,阿秋戴上了飞行员眼镜,嘴巴也越张越大。是喷嚏要来了吗?
谁知,打了个大雷,却没见下雨。阿秋得意地摇摇头,说:“不打。”
中午,阿秋和爸爸一起去餐厅。
招牌上写着“莫比餐厅”,有个白鲸的图案。
看到下图我们就知道,哦,这是白鲸厨师开的店呐。
店里已经有些顾客了。邻座位子上,一只鹰和一只南美貘边吃边聊,前面台子前,红色的章鱼正悠闲地扬着一只触角,和白鲸厨师说着什么。
阿秋在位子上坐定,开始东张西望。袋鼠服务员走过,一股很冲的胡椒味儿弥漫在空气中……
爸爸也开始紧张了,连忙问:“你是不是要打喷嚏?”
阿秋又戴上了飞行员眼镜,表情越来越夸张。这次是要来真格的吧?
没想到故技重施,还是什么都没有。阿秋摸摸肚子抬抬腿,回答说:“不打”。
晚些时候,阿秋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马戏!
马戏团里人山人海。这里有玩“空中飞龟”的,有一层层叠罗汉的。
精彩的节目让大家目不转睛,爸爸妈妈也完全沉醉其中了。
这时,阿秋突然说:“我要告诉你们一件事。”
“你们猜怎么着?”阿秋接着说,想卖个关子。
可是这里太吵了,节目又正到高潮环节,没人听他说话。
“我想我要打喷嚏了。”
透过右边那个金色的圆圈,我们可以看到,阿秋戴上了他的飞行员眼镜。前兆预警!
话音才落,
一个喷嚏出来,发生了什么?
这时,作者已经停止了描述,书中一个文字都没有,只上图。
这是刚才的马戏团。几秒钟之前还热闹非凡,对不对?
现在,一阵大风把马戏团的帐篷吹得鼓鼓的,透过缝隙可以看到,观众席上空空如也,中间场地上的演员也都不见了。
外面的火车被刮得偏离了轨道,卡车飞起,大树也快被压弯了。
喷嚏的威力仅限于郊区的马戏团吗?当然不。它还波及到了远方的城区。
镜头又回到了阿秋中午吃饭的餐厅和早上到过的图书馆。
餐厅里,门玻璃被震碎,桌椅乱成一团。袋鼠服务员明显被吓了一跳,握紧了手中的胡椒研磨器;
红色的章鱼还在这里,他“手脚”并用,紧紧地固定好自己。我猜,他如果有内心独白,一定是:“幸好我有8只触角!”
一段时间后,喷嚏波终于平息了,镜头又回到了马戏团。
“劫后余生”的动物们又回到了观众席上,只不过躺得乱七八糟,估计内心是崩溃的。
这时候我们可以想想:刚才马戏团不是空了吗?那会儿观众去哪儿了?
不知道。不过我猜,是不是全都震到顶上,被帐篷布挡住,后来又落下了
再看看这个事件的“罪魁祸首”阿秋。
面对这场轩然大波,他只是冒出一句“啊哦”,好像只是不小心推翻了个瓶子。
看完马戏,阿秋上床睡觉。爸爸妈妈来说晚安,阿秋回想了这一天,说:“嗯,这个喷嚏还不错。”
看来,他自己对这个喷嚏还是挺满意的!就像是个闯了祸的小朋友,完全不自知,还对自己干了件大事儿得意洋洋。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情节很简单,便于2-4岁宝宝理解。但是还是有很多画面细节,可以在一次次翻阅中,等待孩子和爸爸妈妈去发现的。
比如,
喷嚏前,精神抖擞的狮子。
喷嚏后,失魂落魄的狮子.
前后一对比,是不是很有喜感呢?
还有杂技表演的这幅画面,
驴上面叠着狗,狗上面站着猫,猫上面立着鸡,马戏团的演员们看着有点儿眼熟?
没错,它们来自经典童话《不莱梅的音乐家》。
还有,画面里出现了许多不同地区的特有物种,比如熊猫、穿山甲、鸭嘴兽、金丝猴、南美貘……
这些差异性极大的动物,就像不同肤色的人种一样,交融在一起,构成了小小的动物社会。
还有,阿秋去吃饭的餐厅叫“莫比”餐厅,是大块头白鲸开的。
巧了,海洋文学经典之作《白鲸》中
当然,不要忘了开头我们提到的那只小蜗牛。
他先是进了图书馆,
经过了事发现场,
又在餐厅里酱油飘过,
在马戏团里默默蹲后排看杂耍
最后,咦?又到了熊猫爸爸的帽子上。
它的个头儿虽小,但绝对逃不过孩子们的眼睛。也许你在看故事,孩子在一门心思找蜗牛呢!
这些饱含巧思的设计,全都要归功于本书的绘者——亚当•雷克斯。
雷克斯本身是一名备受赞誉的插画家,但同时,他也是出色的幻想小说作家。
其作品《弗兰肯斯坦制作三明治》荣登畅销书榜;《斯麦克节的真正意义》由美国梦工厂改编为动画巨制《疯狂外星人》。
也许正因为雷克斯在故事构想和绘画呈现上的双重才华,才使得他能更好地理解尼尔•盖曼的意图,并加以细节丰富,让本书图画妙趣横生。
书中复古造型与场景的油画肌理感,让画面细腻而精致。角色的表情、动作充满趣味而又前后呼应,可以让孩子们长时间专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