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103期:《火车头》@喆妈公益阅读 童书分享会

(2017-03-11 16:20:19)
标签:

qq群分享

童书群

北斗童书

分类: QQ群在线精华分享会

群号:喆妈公益阅读童书分享群

主题:《火车头》童书专场分享会

赠书:3

分享人:北斗童书编辑 小兜QQ 307014052

分享时间:2017.03.07  1400

主持人-西瓜妹妹

不知道您家里的小朋友喜欢不喜欢火车呢?

西瓜家的宝贝也喜欢火车啊

还特喜欢模仿火车的声音叫呢

今天下午的分享老师是是我们的老朋友@北斗童书馆小兜 老师带我们一起开始火车旅行

北斗童书馆小兜

很高兴今天在这儿跟大家一起分享故事

火车是我们现在很平常的一个交通工具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本气势恢宏、精装、大开本、展示震撼火车秘闻,浪漫童年叙事的科普绘本——《火车头》!

第103期:《火车头》@喆妈公益阅读 <wbr>童书分享会

我准备了很多内容,今天分享的信息量有点大,大家做好准备

这本书是2014年凯迪克金奖

说起火车,我们都知道,速度带给了我们方便和快乐。

在古代,战国竹简《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乘坐八匹马拉的大车,去昆仑山来回花掉五年。总行程约合今天的3400公里。3400公里相当于从哈尔滨到广州。

今天,从北京到广州,乘坐高铁只需9小时,全程约2300公里。

《火车头》这本书讲述了令人震撼的火车秘闻,再现人类交通史上的伟大时刻。现在我为大家展示一下本书12开的大开本。

第103期:《火车头》@喆妈公益阅读 <wbr>童书分享会

和我们刚出的《德国经典专注力亲子游戏书》比较一下,就是我们上次分享过的,能锻炼孩子专注力、观察力、想象力的《奇怪真奇怪》《离谱不离谱》《哪里不对劲》。

这三本书都是16开大书,《火车头》12开,还是像个老大哥一样罩着他们。

第103期:《火车头》@喆妈公益阅读 <wbr>童书分享会

再和打开的现代汉语词典比较一下,注意,词典可是open状态啊

第103期:《火车头》@喆妈公益阅读 <wbr>童书分享会

全方位展示一下  就像照镜子一样 臭美臭美

第103期:《火车头》@喆妈公益阅读 <wbr>童书分享会

第103期:《火车头》@喆妈公益阅读 <wbr>童书分享会

第103期:《火车头》@喆妈公益阅读 <wbr>童书分享会

所以总结一下,《火车头》——大开本、大画面,大历史、大情怀,是火车迷的床头书。

《火车头》它有好多荣誉、好多奖项,这本《火车头》是2014年美国凯迪克金奖图画书,一举横扫美国8大图书奖。我们来领略一下。

 2014年美国凯迪克金奖图画书

 2014年罗伯特 F. 赛伯特奖

 美国图书馆协会年度好书

 纽约公共图书馆2013年度“阅读与分享”100本书

 《》2013年度插画作品TOP 10

 《华尔街日报》2013年度童书TOP 10

 《学校图书馆》杂志2013年年度好书

 《出版人周刊》2013年度好书

大部分家长都知道,凯迪克奖是很有含金量的,它是美国最具权威的绘本奖,相当于童书界的“诺贝尔”。大家了解凯迪克的来历吗?

凯迪克大奖距今已有80多年历史了。这个奖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获得一致推崇,主要在于评选标准全面、创新,它看重作品的艺术价值、特殊创意,尤其是每一本得奖作品都必须有“寓教于乐”的功能,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开发另一个思考空间。

凯迪克是美国大奖,但却是为了纪念19世纪一位英国绘本画家而设立的,他就是伦道夫•凯迪克。

伦道夫 凯迪克是英国19世纪末最受欢迎的插画家之一,比他的同行(当然也是朋友),凯特•格林威、沃尔特•克兰更受人们青睐。

著名的《彼得兔》作者波特小姐——她所创作的童书直到今天依然深受大小读者喜爱,不断重印——她就是凯迪克的忠实崇拜者。波特的父亲曾为女儿买了很多凯迪克的画稿,这些画稿后来成为她创作的灵感来源。

第103期:《火车头》@喆妈公益阅读 <wbr>童书分享会

第103期:《火车头》@喆妈公益阅读 <wbr>童书分享会

这是北斗童书馆的出版的《彼得兔》,内赠涂画本

凯迪克本人之所以在美国家喻户晓,是因为他在儿童图画书方面的卓越成就,美国图书馆协会在1937年以他的名字设立了美国本土儿童图画书大奖——凯迪克奖。

奖章上的图案就取自于凯迪克自己的作品《约翰•吉尔品外史》——吉尔品骑在马背上飞驰,旁边是惊慌失措的鹅、狗和村民。

第103期:《火车头》@喆妈公益阅读 <wbr>童书分享会

我们再看看凯迪克金、银奖章,和上面的插图对比一下。

第103期:《火车头》@喆妈公益阅读 <wbr>童书分享会

第103期:《火车头》@喆妈公益阅读 <wbr>童书分享会

第103期:《火车头》@喆妈公益阅读 <wbr>童书分享会

还有一个小朋友很喜欢凯迪克奖作品,他自己也画了一个凯迪克大奖,上杰作了——

第103期:《火车头》@喆妈公益阅读 <wbr>童书分享会

再回到《火车头》,这本书作者是美国童书作家、插画家——布莱恩•弗洛卡。他1991年毕业于闻名遐迩的常春藤联盟成员校之一——布朗大学,获视觉艺术学院硕士学位,是一位集学识、才华与容貌于一体的高产作家。他曾在著名的罗德岛设计学院研修,并结识了大卫•麦考利(David Macaulay)这样的大师,这些经历一定也促成了他今天的这些成就。

第103期:《火车头》@喆妈公益阅读 <wbr>童书分享会

 荣登美国《学校图书馆杂志》封面

第103期:《火车头》@喆妈公益阅读 <wbr>童书分享会

集智慧、才华、容貌于一体,高学历、高智商、高才华,简直……

perfect

肯定也多金  出版多种书 版权卖到全国各地

这本书是一部科普书,文与图全部出自弗洛卡。作者既写出了严谨和趣味的文字,又画出了图画的精致与气势,可谓文图俱佳。他真是有一种文武双全的感觉,常青藤毕业就是厉害! 

弗洛卡擅长用水彩晕染的画法展现世界,本书中他描绘了震撼的火车秘闻,浪漫的童年叙事,再现人类交通史上的伟大时刻。他将自己的情怀融入其中,向人类历史文明致敬。

大家会给孩子讲科普绘本吗?

说起给孩子讲科学绘本,有的家长还是比较头痛的。这首先可能源于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空白区,对某部分科学知识缺乏了解;其次,对于很多科学绘本,我们大多数是引进的,所以在文化上也是有着天然的隔阂。

所以,今天我主要从科普、绘画两个角度和大家聊聊这本书,我们一起探讨下如何给孩子讲解这类绘本。

我们共同探讨 一起学习交流 我也是一枚正在成长的妈妈

好了 故事开始了——

这里的主角是一个硕大的火车头,它牵引着身后的火车启程。1869年的夏天,美国历史上第一条洲际铁路通车,火车运载的第一批乘客怀揣着对新生活的向往,踏上了划时代的旅程。通过这本书,你将和他们一起,聆听、感受、见证这段划时代的旅程。

第103期:《火车头》@喆妈公益阅读 <wbr>童书分享会

让我们从头开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护封,这本书的封面包了一个护封,把护封拿掉是封面和封底。封面、封底共同构成了一幅震撼的野生画面——大批的美国野牛。

第103期:《火车头》@喆妈公益阅读 <wbr>童书分享会

第103期:《火车头》@喆妈公益阅读 <wbr>童书分享会

封面和封底为什么是野牛场景呢?

美国太平洋铁路修建之前,美国中部生活着大量的野生动物。这些动物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留下的痕迹,也就形成了最初的“路”。

大家有没有想到鲁迅先生《故乡》中说过的那句有关“路”的名言?我们也可以适当改编一下“美国本没有路,走的牛多了也便成了路”。

其实随着铁路的修建 势必会破坏环境大自然 把野牛赶走 把当地印第安人驱逐  这也是文明的发展 文明的发展就伴随着不文明 哎说不清。。。

总之,这些牛儿才是探险家和开拓者,它们的足迹为人类铁路路线的设计提供了很多灵感。

铁路是如何修的?我们来看前环衬,这个前环衬的信息量很大。

第103期:《火车头》@喆妈公益阅读 <wbr>童书分享会

在这条横贯大陆的铁路修建之前,美国东部与加利福尼亚之间的旅行,陆上交通靠坐马车长途跋涉,海上乘船要么绕行南美洲最南端的合恩角,要么徒步横穿巴拿马地峡。行程长达六个月,花费不菲,困难重重,而且常常充满危险。

第103期:《火车头》@喆妈公益阅读 <wbr>童书分享会

这本书地理、历史、科技、生活无所不包!全能科普书!

政府允许铁路从公有土地上通过,并将沿线的土地慷慨地赠予两家公司(中央太平洋公司;联合太平洋公司),同时以发行公债的形式为工程筹措资金。两家公司同时从东西两头向汇合点进发,必须在187411日前完成全线工程。

今天的分享,我会补充并适当扩充一些本书的点,这样家长讲起来更得心应手。或者知道自己需要补充哪方面,或者可以指导孩子注意哪方面

当然 有些内容可以给孩子大概讲一讲。如果觉得孩子小,这部分内容又偏知识性,家长可以根据自家孩子的年龄和接受程度,适当增减内容,其实这本书只看图画就已经美得无法形容了。

空间纵深感

翻开这本书,开篇只见一道铁轨,垂直正对着视线开阔的地平线,这一纵一横,增强了画面的空间纵深感,预示着这条路充满着未知与希望。

第103期:《火车头》@喆妈公益阅读 <wbr>童书分享会

这是一个工字型铁轨,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看到,作者非常细心的画出了铁道的分割线,所以火车开起来“咣当咣当”。

第103期:《火车头》@喆妈公益阅读 <wbr>童书分享会

家长可以查阅一下,给孩子讲讲工字铁轨。因为我也是门外汉,所以就和大家简单说,钢轨断面的工字形,由轨头、轨腰、轨底三大部份组成。这个看似简单的“工”型,有着受力好、省材料,具有最佳抗弯性能。

第103期:《火车头》@喆妈公益阅读 <wbr>童书分享会

第103期:《火车头》@喆妈公益阅读 <wbr>童书分享会

其实很多内容我们大人也不了解 所以是一个和孩子一起学习的机会。我也是拿到这套书 要和爸爸妈妈做分享 要给自己的宝宝讲 也是做了很多功课呢

另外,在这一页我们还可以借机进行安全教育,告诉孩子不可以随便接近铁轨,在站台候车时要注意安全线,更不可以在铁轨上放东西,会威胁到行车安全,严重了还会导致列车出轨,造成惨痛事故。

翻到下一页。

我们可以从图中看出,当时务工人员有白人、黑人,还有大量华人。

第103期:《火车头》@喆妈公益阅读 <wbr>童书分享会

于是,一段历史又被挖掘出来了。当时去美国修建铁路的华人是广东人。

这是华工为去美国谋生借款买船票的契约。

第103期:《火车头》@喆妈公益阅读 <wbr>童书分享会

1869510日,美国太平洋大铁路东、西两段铁路合龙,这条被称为“19世纪世界铁路建筑奇迹”的交通大动脉宣告竣工。在合龙仪式上,首先倡议招募筑路华工的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董事E. B. 克罗克曾经说了一句在华人看来还算“有良心”的话:“我希望提醒诸位,我们建造的这条铁路能早日完成,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贫穷而受鄙视的中国劳动阶级——归功于他们表现出来的忠诚和勤劳。”

第103期:《火车头》@喆妈公益阅读 <wbr>童书分享会

第103期:《火车头》@喆妈公益阅读 <wbr>童书分享会

据记载,当时有超过1.2万华工远赴美国修铁路,其中九成来自广东当时的四邑一带,至少占到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劳动力80%。四邑是全国著名的侨乡,就是指广东省四个县:新会、开平、台山、恩平。修建铁路时,尽管华工的吃苦耐劳程度远远超过西方劳工,但是他们的地位还是很低的,当时西方人把我们的同胞当成外星人来看待,他们迥异的生活习惯、饮食文化,比如喝茶等都大大地惊讶了西方世界。

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家长可以赶紧恶补一下,讲给宝宝听。

第103期:《火车头》@喆妈公益阅读 <wbr>童书分享会

左侧的站台上我们能看到一些车站建筑和设施,比如装卸货物的车库,流动货物的仓库,可以避雨的顶棚。我们还能看到很多人,有乘客以及负责搬运行李的人。搬行李的人在当时靠着为乘火车的人服务,成为一个新的行业。每一个行业的兴起和衰落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可以和孩子说,我们现在火车站的便民“小红帽”也是由此而来的。

给孩子讲故事是,要联系实际,联系身边 。这种具象的、和孩子经验相关的内容,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加深他们的理解。

侧面烘托

火车作为当时的新生事物带给人们新奇的感觉。为了展现她的庞大、力量与速度,弗洛卡除了在使用传统的恢宏大图同时,还穿插以一个小小的配角——一匹马来反衬。他用几组小图将马受惊吓,弃主人而逃的过程描绘得淋漓尽致,从侧面烘托出火车驶过的震撼。这种符号语言既形象又幽默,非常迎合我们的大小读者。

第103期:《火车头》@喆妈公益阅读 <wbr>童书分享会

动静相辅

文中有动有静,动静相辅。有呼啸而过的火车,有稍事休憩的乘客。

第103期:《火车头》@喆妈公益阅读 <wbr>童书分享会

我们再来看另一种,同一图画中给人动和静的两种感受。

第103期:《火车头》@喆妈公益阅读 <wbr>童书分享会

动:火车喷着浓烟行驶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我们仿佛听到了“隆隆”的轰鸣声;

:但是在湛蓝、透明、云朵簇拥的天空下,我们看着远远驶过的火车,心里却很舒适和平静。

再看这幅,站台上有惬意的绅士,奔走的行人,乖巧的小狗,但是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四双切慕的眼睛,四个微微前倾的身躯,他们难掩内心的兴奋,焦急地等待着火车的到来。尤其是小男孩,摘下帽子,双手扶腿,努力猫着腰,向左前方一探究竟。他激动、新奇地看着前方,这可是妈妈领着他们姐弟俩第一次坐火车,和远方的爸爸团聚!

第103期:《火车头》@喆妈公益阅读 <wbr>童书分享会

从这四个人物形象中,我们仿佛看到了远远驶来的火车头。在这个小小的站台上,每个人都怀揣着不同的期待,表面看似平静,内心却暗涌着阵阵狂潮。

以这两幅图做例子,我们能看到作者这种似静而实动,外动而内静的安排,非常之巧妙。

接着看,此时一个巨大的火车头映入眼帘。

第103期:《火车头》@喆妈公益阅读 <wbr>童书分享会

在车头上,我们可以看到红色镂空条纹的板子,这是除障板。它的高度设计很巧妙,比它矮的障碍物会被后面的车轮弹飞,不会对列车造成严重影响,而比它高的,会直接被它阻挡并弹开,当然除障板依然不能防止所有障碍物事故。

当时的火车头颜色鲜艳,还有各种样式的装饰,造型复杂,这看起来和现在的火车有非常大的不同。毕竟科技在不断进步,当时的火车速度在今天看来并不高,当然没有考虑根据空气动力学设计外形,所以显得厚重,很有年代感。我们现在的动车当然都是流线型的。

第103期:《火车头》@喆妈公益阅读 <wbr>童书分享会

我们看下一页

第103期:《火车头》@喆妈公益阅读 <wbr>童书分享会

注意列车长手里的怀表

第103期:《火车头》@喆妈公益阅读 <wbr>童书分享会

美国本土统一的时区,可以说火车扮演了重要角色。美国本土现在用的时区是四个标准时,西五——西八区。

在四大时区出现前,美国有几百个地方时间。以前,各地的时钟是根据太阳运行各自调整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是,刚刚出现的铁路公司挑战了千年不变的自然法则,因为,如果各自为政,火车的运营将错乱不堪。

1853812日,美国东部罗德岛州,两辆火车迎头相撞,14人死亡。事故原因在今天看来难以置信——两车工程师的手表差了2分钟。

幅员广阔的美国,对标准时的要求更加迫切,18831118日,美国第一个全国统一的铁路时刻表由此诞生了。

张力十足

打开这一跨页,我们直面感受到一股强劲的视觉冲击力:跨页左侧,疾驰的火车与书脊中线呈30°锐角;在跨页右侧,作者则用细腻而简练的笔触,在黄色的广袤大地描绘出火车急速飞驰的张力。

第103期:《火车头》@喆妈公益阅读 <wbr>童书分享会

巨大的火车头与路前方渐渐淡出视野的电线杆,这样大小比例的对比,远近关系的安排,营造出一种强烈的画面立体感。 如此视觉的张力和运动感,让读者有一种每一个毛孔都舒张开的畅快。疾驰的火车,飞速的心跳,跃然纸上。

“运镜”动感

弗洛卡创作的镜头不断变化,有远景、近景、超大特写、仰视、俯瞰……平添了阅读的许多乐趣,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电影一般跟随火车踏上了一段划时代的旅程。

第103期:《火车头》@喆妈公益阅读 <wbr>童书分享会

接下来的画面描绘了铁路上的娱乐和休息,枯燥无味的久坐,可以通过看书、读报来缓解,不过在晃动的列车上读报可能会晕车。这些画面都很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

第103期:《火车头》@喆妈公益阅读 <wbr>童书分享会

天气冷了有暖炉,还可以上厕所,因为火车不能停下来让旅客下车上厕所。肯定有小孩子会问,火车上的便便去哪了?

——是时候告诉宝宝了。

便便没做处理。火车的厕所与外界是相通的,排泄物通过管道直接漏到外面。

可能小朋友又会问:便便为啥又看不见呢?

火车的时速几百公里,漏下的粪便高速撞击在外面的碎石上,立刻就成粉末状,靠惯性力分解,就基本不见了。再几股风一过或下雨一冲刷,就啥也没有了。

这时大人可以接着问“火车进站停在站里怎么办?”

这样回答  所以这几分钟内,厕所就关闭,所以停车时,不允许使用厕所。

为了环保,现在已经有火车增加成本安装设备来储存粪便、排气打包、到车库后由环卫工人取出进行处理的火车了。这样可以防止疾病的流行和传染,还有利于火车沿线的环境卫生,同时也增加了乘客的安全性,人们不至于如厕时掉了贵重物品而望车兴叹了。

第103期:《火车头》@喆妈公益阅读 <wbr>童书分享会

和孩子讲讲公共场所的文明行为。和孩子一起举例、探讨哪些行为是好的,哪些不好?自己做过哪些好行为、不好的行为。这样告诉孩子,每个小宝贝都能成为文明环保小卫士。

大家说的铁轨婚纱照 一般都是废弃的铁轨 真的在铁轨照相很危险 火车站肯定不允许的 照相馆也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吃喝拉撒乃人之常情,刚说完“嗯嗯嗯”,现在到了另一个话题,饿了怎么办?那当然是“吃吃吃”了。好,我们来看下一页。

第103期:《火车头》@喆妈公益阅读 <wbr>童书分享会

如果在车上饿了,当时的美国人只好在固定的时间下车吃饭,为什么不在餐车吃呢?因为餐车直到1963年才出现,还没有普及。现在的我们饿了怎么办?

我们饿了——当然吃泡面呗。

还有很多推着小车的工作人员:啤酒饮料矿泉水,香烟瓜子八宝粥。还有一个横批,你们知道吗?

啤酒饮料矿泉水,

香烟瓜子八宝粥。

让一让,让一让

大家回去跟孩子们对个对联哈

下面是火车事故。

第103期:《火车头》@喆妈公益阅读 <wbr>童书分享会

大家觉得我这样讲有趣吗?这本科普书我就怕把大家讲“睡”了。互相交流,下次可以改进嘛

出轨和压力过高会引发爆炸,列车的车轮实际是嵌在铁轨中间的,但在早期由于铁轨上有异物,转弯半径不合适,入弯速度高等问题会发生出轨。列车转弯是个非常复杂的事情,需要对铁轨的形状或者机械结构,车轮进行精心的调整。

火车出轨很危险 所以不论司机还是铁路检修工都要认真负责。

所以,要告诉孩子认真负责不光是性格,更是多么高尚的品德。在学习中,不要再给自己马虎找借口了。

到这里,我们已经看过很多震撼的画面了,如果说弗洛卡的图画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有一种看记录大片的感觉,那么他生动有趣的文字同样很有魔力。

趣味拟声词

孩子对于各种声音天生都有着特殊的敏感。书中运用了多种形象的拟声词,非常贴合孩子的喜好。这些有趣的文字不仅在表达故事内容,还演奏着声音韵律,“叮当叮当、哐啷哐啷、丝丝、突突”……如此一来,小读者文在图共赏时,不知不觉地沉浸在一个奇妙世界。

第103期:《火车头》@喆妈公益阅读 <wbr>童书分享会

文字“图像化”

在绘本中,文图的编排是互相配合的。作者将许多文字的排列打破常规,字体时而增大、突出,时而虚晃、歪斜。这种编排可以理解为是文字的“图像化”,它在表达基本语义的同时,也是一张情感的彰显,带给读者一种直击心灵的冲击与震撼。

第103期:《火车头》@喆妈公益阅读 <wbr>童书分享会

例如下面这幅图,“全部上车”这四个字不仅个头足够大,还采用手写,更给人一种亲近感,仿佛这位列车长就在我们身边“摇旗呐喊”。

再看这幅图,虚晃的文字和人物,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乘车体验,仿佛自己也随着列车颠簸,看着窗外迷人的景致,身体晃来晃去。

第103期:《火车头》@喆妈公益阅读 <wbr>童书分享会

作者以小写大,“大题小做”,准确地捕捉到伟大时刻的动人细节,以丰富绝妙的画面语言,浪漫抒情的童年叙事,细致传神地描绘出第一批乘客的旅行体验。

第103期:《火车头》@喆妈公益阅读 <wbr>童书分享会

这本书恢宏的画面让孩子看得愉快过瘾。在文字部分,如果是亲子阅读,需要家长借机锻炼自己的朗读功力,尤其是那些拟声词。如果能讲出记录片的感觉,那就太赞了 .

如果水平不够,只要好好陪伴孩子,和他度过那段和美的亲子时光也就够了。松居直的这句话很打动人:“一本书给孩子们留下的是读给他们听的人的语言和表情,这体现了图画书最重要的意义。”那就让我们把这些美好留给自己和孩子吧。

我们返回头再看几张大帅哥+学霸——弗洛卡的照片。

第103期:《火车头》@喆妈公益阅读 <wbr>童书分享会

弗洛卡博学多识,他的绝妙文字、精彩画风让人过目难忘,今年上半年我们还会陆续推出他的新书《登月计划》和《灯船》,敬请期待!

第103期:《火车头》@喆妈公益阅读 <wbr>童书分享会

第103期:《火车头》@喆妈公益阅读 <wbr>童书分享会

第103期:《火车头》@喆妈公益阅读 <wbr>童书分享会

《火车头》《登月计划》《灯船》都在其中哦。

《火车头》目前正在各大网站团购促销中,大家可以前往京东、大V店购买。

欢迎大家关注北斗童书馆微信

第103期:《火车头》@喆妈公益阅读 <wbr>童书分享会

也欢迎大家专注我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小兜绘本生活馆”。

第103期:《火车头》@喆妈公益阅读 <wbr>童书分享会

里面有小兜讲故事(当然是我讲喽)、书评鉴赏(比如这本《火车头》)、教育感悟(比如孩子要不要背古诗&孩子霸凌)、绘本推荐、生活体验等等,还有其他不为人知的各种……

比如我和我家宝大合唱之类的哈。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下次再见!

嗯嗯我尝试了一次讲故事,在我的微信公号里 @冬冬妈微子 名字叫做  春困秋乏夏打盹 睡不醒的东仨月-青蛙醒醒,可以去听哦

主持人-西瓜妹妹(2977951371) 15:06:24

一场分享,让我们看到了老师背后精心的准备和付出。谢谢@北斗童书馆小兜 为我们带来的精彩分享

@@抚琴赏鹤 @安徽阿宝妈2GB @全心爱 恭喜三位

让我们期待和@北斗童书馆小兜 老师的下一次相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