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说话,我所经历的几种帆船靠泊

标签:
航海靠泊 |
在驾驶帆船度假过程中,天气风力是很重要的因素,决定着整个航程的计划。再有就是整个航程过程中的餐饮起居,做到整个CREW科学营养的配餐,整个假期下来,健健康康的再回到上班上学回家的日常轨迹,这些也是我这个BOOTFRAU(德语,字面意思:船上女人。我自己的解释,是船上保姆http://www.7zyd.com/tribe/static/image/smiley/default/biggrin.gif)的最大心愿。
但是总结自己这么多年来的航海点滴,觉得帆船的靠泊也是整个度假过程中很很重要的环节。
如果风和日丽,微风习习,那么无论是那种靠港似乎都小菜一碟,但是恰恰帆船航海人最最不爽的又是水平如镜,微风佛面的天气。如果赶上20几节的风,驶入陌生的码头,那么这个码头的靠港方式我感觉就尤为重要。
在这里,看图说话,回忆一下我经历过的几种靠泊方式。
http://s6/middle/8dbcc03agc82dbc793305&690
这种就是BOX后面有两根固定柱,这样的是最多见,也是我个人最喜欢的。
我们一般的操作是我负责迎风后缆绳,扔fender,跳下船,上码头,系两根前缆绳。我先生负责掌舵,和背风的后缆绳。
理论上操作起来其实很简便,但是在多风的情况下,准确及时的套好迎风的后缆绳,迅速的跳上岸,固定好船头,系好迎风前缆绳,在短时间内要快速准确。
如果泊位很长,风又很猛的情况下,船会被吹到下风向的泊位,这样就会发生不期望的碰撞事情。为了避免,可以用船上配备的拉杆,拉住上风的邻船船舷索,避免船过多漂移到下风泊位。
为了帮助舵手了结船头距离码头PIER的距离,在距离3米位置向舵手示意,3米,2米,1米。STOP,这个时候就是距离恰当,自己可以跳上岸了。
这些靠喊是不行的,因为如果风大的时候,根本听不见,要举起手,用手指示意3 2 1,我是用握拳表示停。
这个停,大家都知道帆船没有像汽车一样的踩刹车,不是说刹就能刹住的。
我们的操作是用后缆绳制动。
http://s7/middle/8dbcc03agc82dc009c656&690
这张照片是从网上找的,比较小。带浮臂的浮码头我个人不是很喜欢,因为一个BOX两个泊位,可是中间是敞开的,也就是说少了一个后固定杆,在制动的时候有了一点难度。所以上岸后稳定船头的工作就更加重要,如果风大的时候,是真的很需要体力的。
还有浮臂上得固定牛角可是五花八门,有的是一根柱子,有的是牛角,有的则是一个固定环。一根柱子的还好,缆绳套上就好了,牛角的也好,挂上去,这个固定环的就比较讨厌。我们虽然买了那个穿绳器,但是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有些时候也是力不从心。比如德国北部fehmarn岛上的BURG码头,就是这种固定环的,而且环设的位置很低不说,而且直径很小,如果邻船正好用了粗的缆绳,而且不死心的打了两个结,那么自己的缆绳再想穿过,就像“穿绣花针”一样了。
再有这种泊位的弊病在于,浮臂一般短于帆船,所以依靠后缆绳制动就做不到,只能用船身中央的固定牛角来系,然后作为前牵引绳来固定。
注:我不知道我这样说,大家能不能明白,如果不明白,先原谅我笨拙的表达能力,然后再赐教我正确的中文用词,大家一起探讨才好。
我是觉得各种泊位的靠泊都是根据情况,具体对待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经历和经验,交流才好。
但是总结自己这么多年来的航海点滴,觉得帆船的靠泊也是整个度假过程中很很重要的环节。
如果风和日丽,微风习习,那么无论是那种靠港似乎都小菜一碟,但是恰恰帆船航海人最最不爽的又是水平如镜,微风佛面的天气。如果赶上20几节的风,驶入陌生的码头,那么这个码头的靠港方式我感觉就尤为重要。
在这里,看图说话,回忆一下我经历过的几种靠泊方式。
1. BOX
最常见的应该是这种BOX,一条长长的码头桥,分布不同的泊位,每个泊位后面两根固定杆。不过根据码头的不同,后面的固定杆方式又不同。传统的是水中埋入的两根固定杆。浮码头的多是两个泊位一个BOX,两边的浮臂上有固定牛角。
http://s6/middle/8dbcc03agc82dbc793305&690
这种就是BOX后面有两根固定柱,这样的是最多见,也是我个人最喜欢的。
我们一般的操作是我负责迎风后缆绳,扔fender,跳下船,上码头,系两根前缆绳。我先生负责掌舵,和背风的后缆绳。
理论上操作起来其实很简便,但是在多风的情况下,准确及时的套好迎风的后缆绳,迅速的跳上岸,固定好船头,系好迎风前缆绳,在短时间内要快速准确。
如果泊位很长,风又很猛的情况下,船会被吹到下风向的泊位,这样就会发生不期望的碰撞事情。为了避免,可以用船上配备的拉杆,拉住上风的邻船船舷索,避免船过多漂移到下风泊位。
为了帮助舵手了结船头距离码头PIER的距离,在距离3米位置向舵手示意,3米,2米,1米。STOP,这个时候就是距离恰当,自己可以跳上岸了。
这些靠喊是不行的,因为如果风大的时候,根本听不见,要举起手,用手指示意3 2 1,我是用握拳表示停。
这个停,大家都知道帆船没有像汽车一样的踩刹车,不是说刹就能刹住的。
我们的操作是用后缆绳制动。
http://s7/middle/8dbcc03agc82dc009c656&690
这张照片是从网上找的,比较小。带浮臂的浮码头我个人不是很喜欢,因为一个BOX两个泊位,可是中间是敞开的,也就是说少了一个后固定杆,在制动的时候有了一点难度。所以上岸后稳定船头的工作就更加重要,如果风大的时候,是真的很需要体力的。
还有浮臂上得固定牛角可是五花八门,有的是一根柱子,有的是牛角,有的则是一个固定环。一根柱子的还好,缆绳套上就好了,牛角的也好,挂上去,这个固定环的就比较讨厌。我们虽然买了那个穿绳器,但是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有些时候也是力不从心。比如德国北部fehmarn岛上的BURG码头,就是这种固定环的,而且环设的位置很低不说,而且直径很小,如果邻船正好用了粗的缆绳,而且不死心的打了两个结,那么自己的缆绳再想穿过,就像“穿绣花针”一样了。
再有这种泊位的弊病在于,浮臂一般短于帆船,所以依靠后缆绳制动就做不到,只能用船身中央的固定牛角来系,然后作为前牵引绳来固定。
注:我不知道我这样说,大家能不能明白,如果不明白,先原谅我笨拙的表达能力,然后再赐教我正确的中文用词,大家一起探讨才好。
我是觉得各种泊位的靠泊都是根据情况,具体对待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经历和经验,交流才好。
2. 侧面靠泊 如果在码头允许的情况下,能侧面靠泊,感觉也不错,上下岸也比较方便。 侧面靠泊就是依据风的方向,来决定船头先靠泊,还是船尾先靠泊,FENDER都集中系到一边,如果有球状FENDER,系到船头船尾。在船身靠近码头的合适位置,拉着前后两根缆绳跳上岸,这样两根缆绳都控制在岸上人的手里了,剩下的就比较好调控。 如果码头岸过高,不容易跳上去(注意不是跳下岸,跳下一般都比较简单),也就是说人员上岸比较困难。那么这个时候,可以考虑系两个大的套环结,用船上的伸拉杆把两个套环套到一个岸上固定牛角,或者柱子上,然后船上的人员调整前后缆绳,做到最终固定。 最简单的一种窍门方法,用一条短的缆绳,系成一条两头套环结的绳子,两个套环之间50厘米-1米的长度。两个套环一头套在船中间的牛角上,另外一头在船靠近岸边的时候套在岸上的牛角上。船身用FENDER做好防护,无论怎样,船都不会在漂动了。剩下来的时间可以慢慢调整固定其他固定缆绳。 当然这种仅仅使用于:1,岸上是牛角或者柱子,如果是环,就办不到了。2,船身有中间牛角,不是所有的帆船都有中间牛角。 另外一种变相了的侧面靠泊,就是排泊,就是靠泊在其他船上。http://s7/middle/8dbcc03agc82d8f621756&690 在丹麦的SAMSOE岛的BALLEN码头,这种靠泊是寻常的不能再寻常的靠泊了,一字排开排出去6-7条船都是有的。 这种的缺点就是,如果里面的船第二天要起早,那么大家都要跟着起早咯。
|
后一篇:2012年0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