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小组 陈亚莹 蒂丝黛尔《独居者》赏析
(2012-01-01 21:47:04)
标签:
杂谈 |
原文:
My heart has grown rich with the passing of years,
I have less need now than when I was young
To share myself with every comer
Or shape my thoughts into words with my tongue.
It is one to me that they come or go
If I have myself and the drive of my will,
And strength to climb on a summer night
And watch the stars swarm over the hill.
Let them think I love them more than I do,
Let them think I care, though I go alone;
If it lifts their pride, what is it to me
Who am self-complete as a flower or a stone.
译文:
独居者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的心渐渐地充实
现在应酬少了,不用象年轻的时候
与每一个来访的人分享我自己
心里有什么话,也不用再把它说出来
他们来了,走了,都是一样的
只要我自立,自强,还拥有力量
在一个夏夜爬上山巅
看成群的星星朝我涌来
让他们相信,我爱,比我做的更多
让他们相信,我在意,尽管我一个人走
假如这让他们更骄傲,也没什么了不起
我还是完整的,象一朵花或一块石头
蒂丝黛尔,美国女诗人,自小成长于传统保守家庭,受到父母过度的保护。她在大学时期开始写诗,于1907年发表首篇诗作。1904到1907年间,蒂丝黛尔曾和一群朋友创办了一份颇获好评的文学月刊《陶匠的转轮》。她游踪广阔,并多次前往芝加哥,后来成为哈丽叶.孟若所办《诗刊》的成员,结识不少诗人。蒂丝黛尔的第一本诗集《给杜斯的十四行诗及其它》于1907年出版,之后陆续出版了《奔流入海的河流》,《恋歌》,《火焰与阴影》,《月亮的黑暗面》,和《奇异的胜利》等诗集。1918年,《恋歌》为她赢得美国诗协会年度诗人奖,以及哥伦比亚大学诗协会奖(这是普立兹诗奖的前身)。
该首诗描写了作者心态的改变。在作者年少时还是为自己的人际交往而忧愁的。年轻的时候,她有许多应酬。游踪广阔的她在世界各地难免遇到许许多多的人要与其打交道,所以使人年轻的时候应酬多,要分享自己的观点以显得合群健谈。随着时光的流逝,她学会享受孤独,保留自己的所思所想。不再致力于与他人交往,不被他人的去留所影响,坚守本心。认为只要自己独立就不惧怕他人的孤立,即使自身一人也能感到世界一切的美好。诗人要像他人证明我爱我在意,可以让“我”走得更好更远,就算一个人也能享受生活。也许诗人证明不了她是对的,反而会让别人嘲笑。可是诗人觉得并没有关系,因为在那时她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完整的不依附于他人。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女性意识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