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作业 第二小组 邵晓雁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130首 赏析
(2011-09-25 15:26:45)
标签:
杂谈 |
Sonnet
(William
My
Coral
If
If
I
But
And
Than
I
That
I
My
译文一:梁宗岱
我情妇的眼睛一点不像太阳;
珊瑚比她的嘴唇还要红得多;
雪若算白,她的胸就暗褐无光,
发若是铁丝,她头上铁丝婆娑。
我见过红白的玫瑰,轻纱一般;
她颊上却找不到这样的玫瑰;
有许多芳香非常逗引人喜欢,
我情妇的呼吸并没有这香味。
我爱听她谈话,可是我很清楚
音乐的悦耳远胜于她的嗓子;
我承认从没有见过女神走路,
我情妇走路时候却脚踏实地;
可是,我敢指天发誓,我的爱侣
胜似任何被捧作天仙的美女。
译文二:屠岸
我的爱人的眼睛绝不像太阳;
红珊瑚远远胜过她嘴唇的红色;
如果发是丝,铁丝就生在她头上;
如果雪算白,她胸膛就一味暗褐。
我见过玫瑰如缎,红里透白,
但她的双颊,赛不过这种玫瑰;
有时候,我的爱人吐出气息来,
也不如好几种熏香更教人沉醉。
我挺爱听她说话,但我很清楚
乐器会奏出更加悦耳的和音;
我注视我的爱人在地上举步,——
同时我承认没见到女神在行进;
可是天哪,我认为我爱人比那些
被瞎比一通的美人儿更加超艳。
译文三:
我情人的眼睛不象太阳那么光明,
她的嘴唇不象珊瑚那么红艳,
她棕色的胸脯哪能比白雪晶莹,
她头上的发丝黑得象铁丝一般。
我见过锦缎般的玫瑰,柔红嫩白,
在她双颊上我却不见这样的玫瑰;
比起我情人吐出的气息来,
有些香精的香气更加熏人欲醉。
我爱听她说话,可是我很懂得;
音乐的声音更加悦耳,悠扬;
我承认我从来未见过女神飘然走过,
我情人走路时,脚踩在土地上。
可是我敢对天起誓,我情人绝不亚于
那些被比喻得天花乱坠的美女。
赏析: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诗人。其全部诗歌的中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或者说是人道主义,而莎士比亚自称这便是“爱”。而其作品就是对“爱”的多方位表现手段。
这首诗作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一首,第130首,同样韵体是采用莎士比亚体式。五音步抑扬格,韵式是abab
对于诗歌所写的对象,现今比较流行的看法是,从第1首至第126首,是诗人写给一位貌美的贵族男性青年的。据悉,莎士比亚有同性恋倾向。在此不作展开讨论。从第127首至第152首,是写给一位黑肤女郎的。本诗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130首。这首诗大抵是写给一位皮肤黝黑的女郎的。
在莎士比亚所处的那个时代,世俗的审美观念是“金发、碧眼、白肤”,而莎士比亚却一反常规,偏要去欣赏一位黑肤女郎,可见他独特的审美观。另外,莎士比亚这种以黑为美的审美观实质上也表现了他反对种族歧视的思想观念。在莎士比亚眼里,最真实的才是最美的。美人儿无需太阳般的嘴唇,珊瑚般的嘴唇,白雪般的胸脯,玫瑰般的脸颊,美人儿需要的只是最最本真的东西,哪怕是黑发,哪怕没有花样的芳香,乐音样的嗓音,她也是鼎鼎美的。
这是一首抒情短诗,诗人对爱人的美的描绘是真实不加以渲染的。即使自己的爱人不似仙女儿般,自己也非常非常爱她真实的美以及她真实的人,就如诗末两句的直截了当:“可是,我敢指天发誓,我的爱侣/胜似任何被捧作天仙的美女。”这样的爱恋真是有点动人的,可能就如中国俗语那样,情人眼里见西施,而西方国家,爱人眼里见海伦。
整首诗最显著的修辞手法是对比,从第一行至第十四行,行行有对比。前十二句诗人直言自己的情人眼睛比不上太阳,嘴唇比不上珊瑚,胸脯不是上白雪,脸颊比不上玫瑰,呼吸比不上花香,嗓音比不上音乐等等,诗人用如此多的比不上,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衬托结尾的一个比得上。自己的情人比得上任何被捧作仙女的美人。通过这一系列的对比来体现诗人的创作意图,诗人就是要告诉世人他的审美观,他爱的是黑妞。人们在感叹世人不同凡响的审美观时,也深深被诗人对情人灼热的爱深深动容了。

加载中…